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年輕時的事

有一年的早春時節, 公社聚集了各個大隊的青壯勞力, 在董古家子修建水利排灌工程。 一時間工地上人頭攢動紅旗飛揚, 一派熱火朝天的大幹景象。

在這熱熱鬧鬧的大幹社會主義的場面下, 也暗流湧動著不和諧因素。

相鄰兩個大隊作業場地, 因為疆界問題發生摩擦, 該你清理的土方你沒有清, 你們的人又出言不恭蔑視了我。 開始是唧唧歪歪的埋怨, 繼而是互不相讓的舌槍唇劍。 最終雙方撂開場地, 拉好架勢準備惡鬥一場。 本來鄉鄰之間的矛盾, 一般是打不起來的, 只逞一時口舌之快而已。 看似吵得臉紅脖子粗, 擼胳膊挽袖子, 唾沫橫飛, 這廂邊你準備進場干預了, 那廂邊仍是乾打雷不下雨, 使人看得心焦。

大家都心照不宣, 奉行的是, 你一打我就倒, 好漢不打躺漢吆。 然後就準備訛上你, 有一句口頭禪是:“上哪找這養老的方式去。 ”因此詐唬的越凶越沒事,

人們樂得在一旁看熱鬧消遣, 並不擔心會傷及無辜。 哪知道這回看似真來狠的了。 雙方約定, 要各自推出一個代理人進行決鬥。 我們大隊幾個挑頭鬧事的社員, 緊急聚攏成一圈, 圈裡圍著兩個知青。 大家商議後推舉出一人, 代表我大隊出頭挑戰對方。

人們閃身讓開一條路, 懷著幾分敬畏, 目送他走進角鬥場。 乍一看這人是個高挑個兒, 竟比那些惹是生非、鼓動出戰的人高出半頭, 此人長方面龐, 白淨皮膚, 相貌清秀, 眼神透露些煞氣, 戴一頂米色前進帽, ——這不是緒章嗎?我那顆看客的心立刻懸了起來。 你倒找一個能打之人哪, 知底怕老鄉, 難道是為了延續“好漢不打躺漢”, 為他找一個養老之地不成?如此則我們大隊的顏面何在?看著這一表人才、風度翩翩卻不知愁的傢伙,

神情泰然地度進場裡, 我不免暗暗叫苦:論身板、論力氣、論拳腳、論摔跤全都一般般 , 在這藏龍臥虎之地怎就把你給顯露出來了?只見那廂邊也出來一人應戰, 此人生的是魁梧雄壯、虎背熊腰, 舉手投足全是跤場老手的架式, 按照江湖習俗, 拱手抱拳巡視一圈, 之後兩人施禮, 一步三晃走入中央。

兩人先進行語言交鋒, 互指對方行為無禮, 以便爭得出師有名。 兩人正在激辯, 哪想對方的武士正往我這裡頻頻搭看, 眼神終於落到我的身上, 我倆同時眼睛放出光來, 他立刻揚手招呼道:“這不馬架子的哥們兒嗎?咱們都是朋友啊!”這人是董古家子的知青, 當年修清河橋的時候相識,

為人仗義。 人家很精明的, 本不想給誰當槍使, 有機會當然要借坡下驢。

立時氣氛祥和, 雙方握手言歡, 凶煞之氣全泄。 見事已如化干戈為玉帛了, 方才還在鼓勁兒爭鋒的那幾個人, 一時垂頭喪氣又無可奈何。 緒章沒費一槍一彈就露了大臉, 在全公社的知青中, 必將名聲鵲起, 擁躉者日眾。 自然興高采烈, 況又結識了一個勇武的新朋友, 兩人勾肩搭背, 一副惺惺相惜的模樣。 事已平息, 我對緒章倒有了新的認識, 此人膽大豪爽, 勇於出頭, 入了道能做大事也。 那時身邊淨是這種又刺激又好玩的事兒, 比起回城以後的呆板單調, 要新鮮活泛許多。

在一個“特殊時期”, 以糧為綱, 全黨大辦農業。 學生們下鄉了, 是一種擔當精神,

用自己的汗水換來更多的糧食, 也是一種貢獻。

作者:明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