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租金持續漲 京滬人均房屋出租收入2016年增長均超20%

由於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升溫, 房屋出租價格持續上漲, 也直接帶動了上海居民財產淨收入的增長。 上海市統計局發佈資料顯示, 2016年上海居民財產淨收入中的出租房屋收入同比增長兩成左右。

3月29日, 上海統計局發佈抽樣調查數據稱, 2016年上海市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為7684元, 比上年增長7.1%, 拉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0個百分點。 這一增長, 就包括出租房屋收入提高所帶來的影響。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居民生活水準的一個重要指標, 按照收入的來源, 可支配收入包含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四項。

其中, 工資性收入仍然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來源。

據對6000戶抽樣調查資料顯示, 2016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4305元, , 遠高於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821元。 其中, 得益於上海的經濟發展, 服務業從業人員收入較快增長, 以及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和企業工資指導線, 帶動了居民工資性收入的增長。

資料顯示, 2016年, 上海市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32718元, 比上年增長7.3%, 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4.5個百分點。

而在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中, 上海城鎮常住居民的此項收入要遠高於農村常住居民。 資料顯示, 上海城鎮常住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為8487元, 增長7.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為859元, 增長10.9%。

相對於全國其他省份, 上海和北京2016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了5萬大關。 其中上海以54305元居首, 北京以52530元緊隨其後, 排在第二位。

而在北京市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中, 人均出租房屋收入也出現了超過20%的增長。

北京市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6年北京房屋租賃市場穩定,

居民獲得的出租房屋淨收入穩步增長。 2016年, 北京市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8230元, 同比增長9.7%。 分城鄉看, 農村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1350元, 同比增長12.1%, 其中, 人均出租房屋淨收入673元, 同比增長22.1%。 城鎮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9310元, 同比增長9.6%, 其中人均出租房屋淨收入同比增長24.4%。

為促進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 上海市統計局也建議稱, 要積極創造條件, 拓寬城鄉居民收入管道方面。 這其中就包括提高居民家庭財產性收入。 促進上海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引導城鄉居民獲得合法有序的租金收益, 多管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此外還要提高居民家庭經營性收入。 通過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落實好國家金融支持和稅收優惠相關政策, 形成全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 不斷增加居民經營性收入。

2016年上海市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為1399元, 比上年增長6.0%。 原因在於上海市居民從事交通運輸業、房地產業及批發和零售業的經營淨收入增長較快,帶動居民從事第三產業經營淨收入的增長。

還要獲取合理投資收益。 加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金融投資市場和商品投資市場。

與此同時, 上海市統計局稱, 也要繼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目前上海市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為44.1%, 與歐美發達國家占比60%左右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 因此, 應在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勞動報酬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並加強收入分配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科學的收入分配格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