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媒體革了傳統媒體的命,現在也該自己破繭了

聽朋友抱怨:剛才某平臺短信通知帳號被扣分了, 處罰原因是含有廣告推廣內容, 現在就剩下這原創+打賞了, 想想都不願意繼續更新。

自媒體平臺的蓬勃發展是一個大機遇, 對於一些人來說可以是做全職, 是個人品牌製造地帶, 是賺取外快來源地, 是作品發佈的視窗, 是分享點滴的平臺。 可是對於一些靠推廣吃飯的媒體人來說, 失去了軟文與連結, 意義就不大了, 用他們的話說還不如回到微信公眾號上。

有人說今日頭條起了個大晚卻趕了個早集, 難道萬事萬物不正如此嗎?原來大家都各自在自己的領域裡安分守己默默耕耘, 如今發展進入了天花板, 怎麼辦?唯有跨界奪食。 用雷軍的話說站在風口上, 豬都能飛起來。

在今日頭條開通微頭條以後, 原本不是作者的廣大用戶突然也可以發文發圖發視頻了, 本來使用者群體就龐大的今日頭條一下子更是火遍朋友圈, 其推出的火山小視頻更是火得不要不要的, 短時間裡就遠遠的甩了視頻對手十萬里八千里。

曾經有人唱衰今日頭條, 說發展到天花板了遇到增長瓶頸了, 而小視頻這樣的風口連我這樣的吃瓜群眾都看得出大有機會, 他們靠這個吃飯的專業人士難道不知道?

還有人黑今日頭條用戶大多數都是屌絲群體, 可是自認為高大上的你在別人眼裡難道就不是一文不值嗎?生活方式不同, 需求就不同, 關注點也就不一樣, 這才有了活生生不一樣的每個人。

簡單與碎片雖不是最佳的閱讀體驗, 卻是最理想的資訊與內容獲取方式, 滿足了廣大辛勞謀生者缺少時間而有機會去閱讀, 有思考的空間, 找到了愛好領域, 也是一個很大的貢獻。

推薦機制雖說有弊端, 卻實現了輕鬆操作, 比如像筆者母親這種大齡不識字的群體也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視頻來看。

與其互相攻擊作繭自縛, 不如忍痛破繭, 從人人敬畏與遠離的一條毛毛蟲變成讓人喜歡欣賞的美麗蝴蝶, 有了這樣的思路和突破點, 離逆襲就不遠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