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工程測量中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3.1 工程測量概要

§3.2 工程控制網建立

§3.3 工程地形圖測繪

§3.4 城鄉規劃與建築工程測量

§3.5 線路與橋樑、水利、市政工程測量

§3,6 礦山與隧道工程測量

§3.7 地下管線測量

§3.8 工程竣工測量

§3.9 變形與形變監測

§3. 10 精密工程測量

考試內容涉及:控制測量方案設計 外業測量技術 內業資料處理 儀器的使用方法等

考題:難度適中, 內容大家應該比較熟悉, 涉及內容 水平角測量 儀器使用 規範條文的記憶

涉及規範:《工程測量規範》(gb 50026—2007)*

3.1.1工程測量含義與分類

3.1.1.1 工程測量含義

工程一般分為規劃(設計)、

建設(施工或生產)

和運營(管理或使用)3個階段。

工程測量是為各種工程在規劃設計階段、建築施工階段和運營管理階段, 應用測繪學理論和方法所進行的各種測量工作。

3.1. 1.2工程測量分類

按照物件:工程測量可分為工業與民用建設測量、鐵路測量、公路測量、橋樑測量、隧道與地下工程測量、水利工程建設測量、輸電線路與輸油管道測量、城市建設測量等。

3.1.2工程測量任務與工作內容

3.1.2.1 工程測量任務

1.工程規劃階段:工程勘測

為工程設計用圖需要而測繪各種比例尺地形圖;

為工程地質勘探、水文地質勘探以及水文測驗等進行輔助測量;

對於重要工程或地質條件不良地區, 還要進行地層穩定性監測。

2.工程建設階段 施工測量和監理測量。

施工測量:建立施工控制網、施工放樣,

變形監測、設備安裝測量、竣工測量等工作。

監理測量是檢查並審核施工測量資料, 以確保工程品質, 主要開展施工。

3.工程運營階段:安全監測。

大型工程和重要工程, 進行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週期監測, 建立監測網、變形監測;

工程資料庫、工程執行資訊系統建設。

工程測量考試的內容就是三個階段的測量工作涉及的內容

3.1.2.2工程測量工作內容

(1)控制網建立。 工程各階段的測圖、施工、安裝控制網和變形監測網建立。

(2)地形圖測繪。 工程規劃階段的類比或數位形式地形資料提供。

(3)施工放樣。 工程建設階段的建築物測設, 大型精密設備的安裝和調試測量;工程驗收時的竣工測量。

(4)品質檢測。 工程建設階段的品質檢測;工業產品生產中的品質檢測。

(5)變形監測。 工程建設、運營階段的建築物變形及與工程有關的地質病害的監測、機理解釋和預報。

3.1.3工程測量發展特點

(1)測繪方案追求科學化和合理化;

(2)測繪過程趨向自動化、智慧化、集成化、動態化和(准)即時化;

(3)測繪成果呈現數位化、視覺化和多樣化;

(4)應用領域更加廣泛化。

工程控制網建立

本節是本章考試的重點之一, 應重點關注:

控制網特點:測圖控制網 施工控制網 變形監測

控制網的施測: 控制網分級極其測量方法 主要技術要求 gps 導線 水準

注意和大地測量的差別

控制網的優化設計方法

品質控制(精度準則 )

成果歸檔

3.2.1概述

工程控制網是針對某項具體工程建設的測圖、施工或管理需要, 在一定區域內佈設的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

工程控制網為在工程建設範圍內提供統一的座標和高程基準, 並控制測量誤差積累。

作用:

工程控制網具有控制全域、提供基準和控制測量誤差積累的作用。

3.2.1.3工程控制網特點

1-測圖控制網:

測圖控制網具有控制範圍較大, 點位分佈儘量均勻, 點位選擇取決於地形條件, 精度取決於測圖比例尺等特點。

2-施工控制網

施工控制網具有控制範圍較小, 點位元密度較大, 精度要求較高, 點位使用頻繁, 受施工干擾大等特點。 具體而言, 施工控制網的特點包括:

(1)控制網大小、形狀、點位元分佈應與工程範圍、建築物形狀相適應, 點位佈設要便於施工放樣, 如隧道控制網的點位佈設要保證隧道兩端都有控制點;

(2)控制網不要求精度均勻, 但要保證某方向或某幾點的相對精度較高

(3)投影面的選擇應滿足“控制點座標反算的兩點間長度與實地兩點間長度之差應盡可能小”的要求,

(4)平面坐標系可採用獨立坐標系, 其坐標軸與建築物的主軸線平行或垂直。

3.變形監測網

變形監測網除具有施工控制網的特點外, 還具有精度要求高、重複觀測等特點。

3.2.1.4工程控制網建立過程

工程控制網建立過程如下:

(1)設計

(2)選點埋石

(3)觀測

(4)平差計算

3.2.2工程控制網方案設計

3.2.2.1工程控制網設計步驟

工程控制網的設計步驟如下:

(1)根據控制網建立目的、要求和控制範圍, 經過圖上規劃和野外踏勘, 確定控制網的圖形和參考基準(起算數據);

(2)根據測量儀器條件,擬定觀測方法和觀測值先驗精度;

(3)根據觀測所需的人力、物力,預算控制網建設成本;

(4)根據控制網圖形和觀測值先驗精度,估算控制網成果精度,改進佈設方案;

(5)根據需要,進行控制網優化設計。

3.2.2.2工程控制網坐標系選擇

在滿足工程精度的前提下,工程控制網一般採用國家統一的3°帶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直角坐標系的選擇是投影帶和投影面的選擇,應滿足投影長度變形小於施工測量要求。

當不能滿足工程對高斯投影長度變形的要求(通常不大於2.5 cm/km)時:自訂中央子午線和投影基準面,建立任意帶的獨立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但應與國家坐標系銜接,建立雙向的座標轉換關係。

根據工程需要,也可假定參考基準,建立假定平面直角坐標系。

如下5種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供工程控制網選用:

(1)國家統一的3°帶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

(2)抵償投影面的3°帶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

(3)任意帶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

(4)選擇通過測區中心的子午線作為中央子午線,測區平均高程面作為投影面,按高斯投影計算的平面直角坐標系;

(5)假定平面直角坐標系。

3.2.2.3工程控制網佈設原則

工程控制網的佈設原則如下:▲

(1)分級布網,逐級控制;

(2)要有足夠的精度和可靠性;

(3)要有足夠的點位元密度;

(4)要有統一的規格

3.2.2.4工程控制網佈設

1、測圖控制網

平面控制網的精度要能滿足1:500比例尺地形圖測圖要求,四等以下(含四等)平面控制網最弱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超過圖上±0.1mm,即實地±5 cm,這一數值可作為平面控制網精度設計的依據。

2.施工控制網

施工控制網一般基於施工坐標系(假定坐標系)佈設成獨立網。

施工控制網通常分二級佈設,第一級做總體控制,第二級直接用於施工放樣。

平面控制網通常採用gps網的形式佈設,也可採用導線網、邊角網、方格網等常規形式佈設;

高精度的平面控制網可採用gps網與三角形網(邊角網)構成的混合網形式佈設。

高程控制網通常採用水準網形式佈設。

施工控制網的精度:由工程性質決定,

一般要求精度不必具有均勻性,而應具有方向性,

有時次級網的相對精度不低於首級網。

3.安裝控制網

一般基於獨立坐標系佈設成獨立網。

通常一次布網,直接佈設成高精度的全面網。

通常佈設為微型邊角網形式。根據設備形狀或分佈,網形可佈設成直線形、環形、輻射狀。

精度由設備關鍵部位安裝定位的容許誤差決定,通常精度、可靠性要求很高,有時精度要達到計量級。部分工程的安裝控制網也要求精度具有方向性。

4.變形監測網

變形監測網儘量一次布網,也可將參考點布成首級網,再佈設監測網。

平面控制網通常採用gps網、導線網、三角形網形式佈設。

高程控制網採用水準網佈設。

變形監測網的精度一般由變形體的允許變形值決定,要求其變形觀測點的中誤差不超過允許變形值的 1/10 ~ 1/20 或 1 ~ 2 mm。變形監測網還要求有高可靠性和高靈敏度。

3.2.3控制網優化設計

3.2.3.1控制網優化設計含義

控制網優化設計是指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條件下,設計出精度高、可靠性強、靈敏度最高(對變形監測網而言)、經費最省的控制網佈設方案。

控制網優化設計的目的是在一定條件限定下使控制網具有較高品質。

3.2.3.2控制網優化設計分類

控制網優化設計分為如下4類:

1.零類設計(基準設計)

零類設計是在控制網的圖形和觀測值的先驗精度已定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參考基準(起始資料)使網的精度最高。

2.一類設計(網形設計)

一類設計是在控制網成果要求精度和觀測手段可能達到的精度已定的情況下,選擇最佳的點位佈設和最合理的觀測值數量。

3.二類設計(權設計)

二類設計是在控制網的網形和控制網成果要求精度已定的情況下,設計各觀測值的精度(權),使觀測工作量最佳分配。

4.三類設計(改進設計、加密設計)

三類設計是對現有網或現有設計進行改進,通過增刪部分觀測值、改變部分觀測值的精度(權),以及增刪和移動部分點位元來改善控制網成果精度。

3.2.3.3控制網優化設計方法

1.解析法

解析法是通過數學方程的表達,用最優化方法解算。

零類設計採用s一變換法;

3.2.3控制網優化設計

2、模擬法(也稱試驗修正法)

該法適用於一、二、三類設計。

優點為數學模型簡單,易於編制設計程式,操作靈活,適用性好;

缺點為反復試驗改進的計算量較大

3.2.4工程控制網施測

工程控制網等級:

平面控制測量:gps網、邊角網精度等級分為二、三、四等和一、二級。

導線、導線網精度等級:分為三、四等和一、二、三級。

高程控制測量精度等級:分為二、三、四、五等。

高程控制測量一般採用水準測量方法,四等及以下可採用測距三角高程測量,五等也可採用gps擬合高程測量。

控制網施測資料處理 :

內容:座標未知數的最佳估值,

評定總體精度、

點位精度、

相對點位元精度以

未知數函數精度。

方法:條件平差 間接平差;

準則:最小二乘;

1)邊角控制網平差

邊角控制網平差的方法通常有

條件平差法

間接平差法。

2)gps工程控制網資料處理

預處理

基線解算

無約束平差計算

坐標系統的轉換 與地面聯合平差

3)高程控制測量資料處理

(1)水準測量

平差基本方法:條件平差法、間接平差法

單一水準路線平差法、單結點水準網平差法、等權代替法

(2)三角高程測量

水準網的計算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其定權方法不同

(3)gps水準

gps水準資料處理通常根據測區分佈均勻的gps/水準公共點,求解測區高程異常模型參數。

由gps大地高和高程異常確定未知點的正常高。

3.2.5 品質控制與成果歸檔▲

3.2.5.1 工程控制網品質準則

評價工程控制網的品質一般有精度、可靠性、靈敏度、經濟(費用)4項指標。

1.精度準則

控制網的精度主要分為總體精度、點位精度和相對點位元精度、未知數函數的精度、

2.可靠性準則

控制網的可靠性是指發現或探測觀測值粗差的能力(內部可靠性)和抵抗觀測值粗差對平差結果影響的能力(外部可靠性)。

(1)內部可靠性反映控制網發現觀測值中粗差的能力。

(2)外部可靠性用來衡量未被發現的模型誤差對控制網點位元座標或其函數的影響情況。

3.靈敏度準則

控制網的靈敏度是指在給定的顯著水準和檢驗功效下,通過對週期觀測的平差結果進行統計檢驗,所能發現的某一位移向量的下界值。靈敏度準則是針對變形監測網提出的,只適用於變形監測網。

4.費用準則

費用準則是網的品質滿足要求而建網費用最小。

控制網的費用一般包括設計、造標埋石、交通運輸、儀器設備、觀測、計算、檢查等項費用。

控制網精度、可靠性越高,則建網費用越大

3.2.5.2工程控制網品質檢驗

工程控制測量成果品質檢驗的基本要求如下:

(1)平面控制測量以點為單位成果。

(2)高程控制測量一般以測段為單位成果,不便以測段為單位成果時,以點為單位成果。

(3)抽樣方式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分層隨機抽樣。

(4)成果品質元素包括資料品質、點位元品質、資料品質。其中,資料品質包括數學精度、觀測品質、計算品質3個品質子元素;

點位品質包括選點品質、埋石品質兩個品質子元素;資料品質包括整飾品質、資料完整性兩個品質子元素。

(5)成果檢驗方法包括比對分析、核查分析、實地檢查、實地檢測等方法。

3.2.5.3工程控制網成果整理歸檔一般應包括如下內容:

(1)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

(2)觀測記錄及資料;

(3)概算或資料預處理資料,平差計算資料;

(4)控制網展點圖、成果表、點之記;

(4)儀器檢定和檢校資料;

(5)檢查報告,驗收報告。

工程地形圖測繪▲▲▲

本節考試分析:

圖根控制與外業測量

地形圖測繪與應用

碎步測量

品質檢驗

成果提交

3.3.1.1、地形測量與地形圖

一、地形圖:是指按一定程式和方法,用符號、注記及等高線表示地物、地貌及其他地理要素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圖。

涉及規範:

《工程測量規範》、《城市測量規範》、

《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圖圖式》

《1:5 000 1:10 000地形圖圖式》作為技術標準。

二、地形圖內容

地形圖基本內容包括數學要素、地形要素、圖內注記要素和圖廓整飾要素。▲

數學要素:成圖比例尺、座標格網、控制點座標等。

地形要素分為地物要素和地貌要素,各種地物以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或半比例符號表示,地貌以等高線表示。

圖內注記要素即為地形圖內的各種注記、說明。

圖廓整飾要素:即地形圖的整飾,如圖名、圖幅編號、比例尺、外圖廓、坐標系統、高程系統、測圖方法、測圖單位、圖幅接合表等。

三、等高線

等高線是表示地貌的符號之一,它是一定高度的水平面與地面相截的截線。等高線分為首曲線、計曲線、間曲線和助曲線。

等高線特性有:在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的高程都相等 ;

等高線是閉合曲線;除了陡崖和懸崖處之外,等高線既不會重合,亦不會相交;等高線與山脊線和山谷線成正交;

等高線平距的大小與地面坡度大小成反比。

四 工程地形圖測繪過程

地形圖的測繪過程一般為:

(1)踏勘與設計。在踏勘的基礎上編制技術設計書、生產實施方案。

(2)圖根控制測量。在基本控制網的基礎上佈設、連測圖根控制點(簡稱圖根點)。

(3)地形碎部測量。利用圖根點測量地形碎部點(簡稱碎部點)的位置、高程及其屬性資料。

(4)地形圖繪製。根據碎部測量獲得的地形資料編繪地形圖。

3.3.2工程地形圖測繪方案設計

3.3.2.1、測圖比例尺選擇

工程地形圖的測圖比例尺根據工程設計、規模大小和運營管理需要選擇

3.3.2.3地形圖精度指標

1.平面精度

工程地形圖上,地物點相對於鄰近圖根點的點位中誤差,城鎮建築區和工礦區不應超過圖上±0.6 mm,

一般地區不應超過圖上±0.8 mm,

水域不應超過圖上±1.5 mm。

隱蔽或施測困難的一般地區可放寬50%。

2.高程精度

工程地形圖上,等高線插求點相對於鄰近圖根點的高程中誤差根據地形類別確定

隱蔽或施測困難的一般地區可放寬50%。當作業困難、水深大於20 m或工程精度要求不高時,水域測圖可放寬1倍。

3.3.3工程地形圖測繪

3.3.3.1、地形圖測繪方法

地形圖測繪方法地面數位測圖和數位攝影測量方法。

對於大面積地形圖測繪可採用數位攝影測量方法。

攝影測量方法除生成數字線劃圖(dlg)外,還可生成數位正射影像圖(dom)、數位高程模型(dem)及三維景觀模型。

圖根平面控制採用圖根導線、gps rtk加密,

高程控制採用圖根水準、圖根三角高程導線加密。

1.數位地面測圖

大比例尺工程地形圖測繪的主要方法

全站儀測圖

gps rtk測圖

2.數位攝影測量與遙感測圖

數位攝影測量與遙感測圖是利用航攝影像、高解析度衛星遙感影像或機載雷射雷達掃描系統( lidar)獲取的資料,經過數位攝影測量系統或遙感影像處理系統處理

生成數位線劃圖(dlg)

數字正射影像圖(dom)

數位高程模型(dem)資料以及三維景觀模型。

數位攝影測量與遙感測圖常用於大面積工程地形圖測繪。

3.車載移動測圖系統測圖

車載移動測圖系統(mms,移動道路測圖系統)測圖是以車輛為移動平臺,集成gps接收機、視頻系統(ccd)、慣性導航系統(ins)等感測器和設備的測圖系統

車載移動測圖系統測圖方法可用于道路沿線帶狀工程地形圖測繪。

3.3.3.2圖根控制測量

圖根點是直接供測圖使用的測圖控制點。

圖根控制在基本控制網下加密,一般不超過2次附合。

圖根平面控制常採用圖根導線、gps rtk等方法施測;

圖根高程控制常採用圖根水準、圖根三角高程導線等方法施測。

圖根點相對於基本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應超過圖上±0.1 mm

高程中誤差不應超過基本等高距的1/10。

數位成圖圖根點密度要求(每平方千米)

1︰2000 為 4 個,

1︰1000 為 16 個,

1︰500 為 64 個。

地面數位測圖採用全站儀、gps rtk 進行野外資料獲取(地物和地貌測繪),圖形資訊編碼,經電腦編輯生成數位地形圖。

3.3.3.3碎部測量與繪圖

數位測記模式的全站儀測‘圖工作內容如下:

1.資料獲取

(1)儀器設置。已知點校核要求,平面位置較差不得超過圖上0.2 mm,高程較差不得超過1/6基本等高距。

(2)資料獲取。

(3)資料記錄。使用電子手簿記錄碎部點三維座標資料及其編碼、點號、連接點和連接線型等繪圖資訊,同時繪製工作草圖。

2.資料處理與成圖(地形圖編繪)

(1)資料預處理。

(2)資料編輯。

(3)地形圖製作。採用正方形或矩形分幅(常見標準分幅有50 cm×50 cm和40 cm×50 cm),裁切編輯完成的圖形資料,經圖幅整飾,製作分幅地形圖。

3.3.4水下地形圖測繪

3.3.4.1 水下地形圖測繪方法

水下地形圖:豎向基準為高程基準面,採用等高線表示水體底面地形;

水深圖、海圖:豎向基準為深度基準面,採用等深線表示水體底面地形。

1.傳統測圖方法

利用gps測定水底測點的平面位置,利用測深儀測定水底測點的水深值,輔之以暫態潮位資料進行水位改正,獲得水底測點的高程,編輯成圖。

2.無驗潮模式測圖方法

利用gps測定換能器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利用測深儀測定水底測點的水深值,輔之以姿態測量和補償,直接獲得水底測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編輯成圖。

3.3.4.2、水下地形圖測繪

水下地形圖測繪的工作內容包括定位、測深、繪圖等。

定位方法主要包括無線電定位、全站儀定位、gps差分定位、水下聲學定位等。

目前,定位主要採用gps測量方法。

測深方法主要包括測深杆和測深錘測深、回聲測深儀測深、多波束測深系統測深、機載鐳射測深系統測深等。

目前,主要採用回聲測深儀或多波束測深系統測深方法。

3.3.5品質控制與成果歸檔▲

3.3.5.1、地形圖品質檢驗

基本要求如下:

(1)檢驗樣本以幅為單位,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

(2)成果品質元素包括數學精度、資料結構正確性、地理精度、整飾品質、附件品質5個。

數學精度:數學基礎、平面精度、高程精度3個品質子元素。

數字地面測圖成圖品質檢驗方法:

數學精度的實地檢測形式一般為每幅圖選取20~50個點。採用散點法:按測網站精度實地檢測點位中誤差和高程中誤差;

每幅圖選取不少於20條邊,採用量距法實地檢測相鄰地物間的相對誤差。

平面檢測點應為均勻分佈、隨機選取的明顯地物點。

3.3.5.2、地形圖成果歸檔

工程地形圖成果的整理歸檔一般應包括如下內容:

(1)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

(2)圖根觀測資料、計算資料、成果表;

(3)地形圖成果,圖幅接合表;

(4)儀器檢定和檢校資料;

(5)檢查報告,驗收報告。

3.4城鄉規劃與建築工程測量▲

3.4.1.概述

3.4.1.1、城鄉規劃測量

工作內容主要包 括

定線測量

撥地測量

日照測量

規劃監督測量▲

規劃道路定線測量(簡稱定線測量)是根據城鄉建設規劃要求,實地確定規劃道路中線或道路邊線(規劃道路紅線)的測量活動。

其任務是規劃道路線的測設。規劃定線測量為城鄉詳細規劃、撥地測量和建設工程定線提供依據,起控制和保障作用。

建築用地界址撥定測量(簡稱撥地測量)是根據土地轉讓或劃撥審批的用地位置,實地確定用地邊界的測量活動。

任務:建設用地界樁測設。

撥地測量確定的界樁作為建築物定位、施工放線和驗線的控制樁,是建設工程施工和土地管理的法律依據。

建築日照測量(簡稱日照測量)是為規劃管理日照分析提供測繪資料的測量活動。

日照分析一般是指在特定時間段內利用技術手段,對相互遮擋陽光的建築物的光照條件進行分析的活動。日照測量提供的測繪資料,是進行日照分析和科學規劃管理的重要依據。

規劃監督測量是根據規劃許可證件,實地驗證建築物位置、高程等與規劃核准資料符合性的測量活動。

建築規劃監督測量包括規劃放線測量、規劃驗線測量和規劃驗收測量★。

3.4.1.2建築工程測量

1-建築施工放樣是以控制點為基礎,將設計圖上設計的建(構)築物的位置在實地標定。

2-建築施工平面位置放樣方法:採用直角坐標法、極座標法、直接座標法、距離交會法、角度交會法和角邊交會法等。

3-建築施工高程放樣方法:採用水準測量法、三角高程測量法及鋼尺實量法等。

建築施工空間點放樣:採用全站儀極座標法,先確定儀器中心的三維座標,按放樣點的三維座標

4-定出放樣點的空間位置。高精度點位放樣採用歸化法放樣,即直接放出點位後,再精確測定其位置,然後調整。

3.4.2規劃定線與撥地測量

3.4.2.1、技術方案設計

1.基本技術要求

定線、撥地測量應按照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定線、撥地設計條件進行。

規劃用地拔地紅線圖是拔地測量工作的唯一依據。

定線測量的中線點、撥地測量的界址點相對於鄰近基本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應超過±5cm。

定線、撥地測量宜採用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圖作為展繪底圖。

3.4.2.2、定線測量

1.定線方法

(1)解析實釘法。

(1)解析實釘法。根據定線條件中所列規劃道路中線與指定地物的相對關係,實地用儀器測設出道路中線位置,然後用導線連測中線端點、轉角點、交叉點等主要點及長直線加點的條件座標,再計算確定各分段的距離和方位角。

(2)解析撥定法。

3.4.2.3撥地測量

1.撥地方法

撥地測量方法與定線測量類似。

(1)解析實釘法。根據撥地條件中用地邊界與規劃道路或指定地物的相對關係,按給定的距離、夾角等測設各界樁,然後利用導線採用極座標法校核各樁點座標。

(2)解析撥定法。首先用導線測定撥地條件中指定地物點的座標,或利用臨近原有撥地界樁的座標,計算各界樁的條件座標,然後根據計算的測設資料用導線將界樁測設於實地並校核。

3.4.2.4品質控制與成果歸檔

1.校核測量

在定線、拔地測量過程中,應進行校核測量。

校核測量包括控制點校核、圖形校核和座標校核。

定線、撥地測量時,直接利用的已有控制點應進行角度、邊長等校核;撥地測量時,利用的規劃道路中線轉角、交角與邊長也應校核,直線上相鄰3點應驗直,確保點位無誤後方可使用。

2.成果歸檔

定線、拔地測量成果的整理歸檔一般應包括如下內容:

(1)定線條件或撥地條件;

(2)外業觀測、計算資料;

(3)點之記(定線測量資料);

(4)條件座標成果表;

(5)工作說明(或技術總結)、略圖。

3.4.3日照測量

1.基本技術要求

測量範圍必須明確(一般由規劃管理部門或相關設計部門提出),測量範圍內的所有建築物應統一編號。

應充分利用已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圖、建築物竣工驗收資料等。

平面控制:三級導線或導線網,或採用gps技術佈設相應等級的控制點;

高程控制:水準測量方法,採用三角高程測量方法。

測量精度:參照《城市測量規範》中界址點的精度要求執行。

測量成果:為autocad等格式的專題圖資料。

2.測量內容

目的:滿足日照分析的三維建模需要,測量內容包括:

(1)建築物平面位置:建築物拐點座標、建築結構、層數等。

(2)建築物室內地坪、室外地面高程。

(3)建築物高度(室內地坪至遮陽點的垂直距離)。

(4)建築層高,一般只量取1~3層的層高。

(5)建築物向陽面的窗戶及陽臺位置。

3.作業過程

日照測量的作業過程一般包括

踏勘與設計

控制測量

建築物測量

資料處理

專題圖製作等

3.4.3.2建築物日照測量建築物測量主要是平面位置測量與高度測量,方法如下:

(1)建築物平面位置一般採用全站儀極座標法測量;

(2)建築物室內地坪、室外地面高程一般採用幾何水準方法測量;

(3)建築物及其窗戶、陽臺高度一般採用三角高程測量、懸高測量方法測量;

(4)建築物窗戶、陽臺寬度、層高一般採用鋼尺或手持測距儀測量。

3.4.4規劃監督測量

3.4.4.1技術方案設計

規劃監督測量應依據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規劃管理部門的要求作業。

規劃管理部門可在規劃放線測量和灰線驗線測量中選擇一種作為規劃監督測量。

規劃監督測量的具體方法及要求同規劃定線測量。

規劃監督測量一般採用現行《城市測量規範》作為技術標準。

3.4.4.2放線測量

放線測量通常包括建築物定位測量、施工放線測量兩項內容:

(1)建築物定位測量根據建築規劃定點陣圖,在施工現場測設出建築物外廓軸線(灰線)交點的定位樁(角樁),作為施工放線的依據。規劃放線測量通常是指該項工作。

(2)施工放線測量是根據定位樁和建築物底層施工平面圖,測設出所有建築物軸線定位樁,該項工作一般由施工單位實施。

規劃放線測量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前期準備、控制測量、條件點測量、建築物放線樁條件座標計算、實地釘樁與校核測量。

3.4.4.3驗線測量

規劃驗線測量分為如下兩個階段:

1.灰線驗線測量

灰線驗線測量是在建築工程完成施工放線後,基坑開挖前,為確保建設單位放線正確無誤,對施工放線是否符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要求進行的檢驗;

灰線驗線測量應按規劃管理部門審批的放線附圖和建築施工圖,結合擬建建築物與四周主要建築物、道路中線的距離,對擬建建築物的灰線進行測量,判斷建築物位置與施工圖的位置是否一致。

2.±0驗線測量

土0驗線測量是在建築工程施工至底層地面設計標高後(管線工程覆土、線路工程澆築前),為確保建設單位按灰線驗線結果正確施工,對建築物外廓軸線位置及±0標高進行的檢驗。

±0驗線測量應直接測量建築物基礎主要角點座標和±0層地坪高程,與規劃放線或灰線驗線成果、規劃管理部門審批的建築施工圖進行比對,判斷建築物基礎部分與施工圖的位置和地坪高程是否一致。

規劃驗線測量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條件點測量、驗測點測量、建築物四至距離計算、建設工程測量成果報告書編制。

3.4.4.4驗收測量

規劃驗收測量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建築物外部輪廓線測量、主要角點距四至距離測量、建築物高度測量等。根據需要,可包括地形圖測繪、地下管線探測、建築面積測量等內容。

建築物外部輪廓線測量包含輪廓線本身及規劃許可證附圖中標注的建築外輪廓點位測量,具體測量方法及精度要求同定線條件點測量。

主要角點距四至的距離測量可採用實量法或解析法,實量或計算的資料應與規劃許可證附圖中標注的位置、資料一一對應。

建築物高度測量包括高度、層數及建築物室外地坪高程測量,可採用三角高程測量法或實量法。

3.4.4.5品質控制與成果歸檔

規劃監督測量成果應進行外業抽查和100%內業檢查,做好品質檢查記錄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規劃驗收測量成果的整理歸檔一般應包括如下內容:

(1)規劃許可證附件;(2)工程竣工測量成果報告書;

(3)工作說明及略圖;(4)條件座標計算簿;

(5)計算簿、外業測算簿;(6)檢查報告和附圖。

3.4.5建築施工測量

3.4.5.1技術方案設計

控制網:為施工測量的方便,建築工程的施工控制網通常佈設為施工坐標系下的獨立網。

平面控制:

建築基線建築方格網導線網

3.4.5.2建築施工控制測量

1.平面控制測量

當建築物占地面積不大、結構簡單時,只需佈設一條或幾條基線作為施工測量的平面控制,稱為建築基線。

當建設大、中型建築物時,一般佈設成方格網形式的控制網作為施工測量的平面控制,稱為建築方格網。

建築方格網的測設過程可分為3步:測設主軸線、測設輔軸線、測設方格網點。

2.高程控制測量

在建築物附近採用水準測量和測距三角高程測量等方法佈設高程控制點

3.4.5.3建築施工放樣

1.基礎施工放樣

平面位置和孔樁的放樣。

在地形較平坦地段,可使用經緯儀和鋼尺進行放樣;在地形起伏較大地段,可使用gps採用直接座標法進行放樣。

2.上部結構施工放樣

建築物地下部分完工後,根據建築方格網,檢校、測設建築物主軸線控制樁,將各軸線放樣到完工的地下結構頂面和側面上,將±0標高線放樣到地下結構頂部的側面上。首層主體結構依據主軸線和標高線進行放樣。

建築施工層的平面位置放樣,一般使用鐳射經緯儀或鐳射鉛直儀進行軸線投測。

建築施工層的高程放樣,一般採用懸掛鋼尺代替水準尺的水準測量方法進行高程傳遞。

3.高層建築施工放樣

按照層數,建築物一般劃分為5類:4層以下為~般建築物;、5~9層為多層建築物;10~16層為小高層建築物;17~40層為高層建築物;40層以上為超高層建築物。

高層建築物施工放樣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建築物位置放樣、基礎放樣、軸線投測和高程傳遞等。

高層建築物的垂直度要求高。軸線投測的常用方法有全站儀或經緯儀法、垂准儀法、垂准經緯儀法、吊線墜法、鐳射經緯儀法、鐳射垂准儀法等。

高程傳遞的主要方法有皮數杆傳遞法、鋼尺直接測量法、懸吊鋼尺法、全站儀天頂測高法等。

3.4.5.4建築施工放樣方法

1.施工放樣及其原理

將設計圖上建築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一定精度標定到實地,作為施工依據的測量過程稱為施工放樣(簡稱放樣或測設)。工程施工以放樣資料和放樣出的標樁為依據。

放樣首先由控制點和放樣點的已知數據計算出放樣元素,再以控制點為基礎,根據放樣元素,通過實地測量來確定放樣點的實地位置。

2.平面位置放樣方法

建築物平面位置常用的直接放樣法有以下幾種:

(1)直角坐標法。

(2)極座標法。利用點位之間的邊長和角度關係進行點位放樣。

(3)直接座標法。根據點位元設計座標以全站儀或gps測量技術直接進行點位放樣。與極座標法不同的是,該法不需事先計算放樣元素,且操作方便。

(4)距離交會法。利用點位之間的距離關係通過交會的方式進行點位元放樣。

(5)角度交會法(方向交會法)。利用點位之間的角度或方向關係進行點位放樣。

(6)角邊交會法。利用點位之間的角度、距離關係進行點位放樣。

3.高程放樣方法

高程放樣:

主要採用水準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有時也採用鋼尺實量法。

水準測量法一般採用視線高法進行高程放樣。當高程控制點與放樣點之間的高差超過水準尺高度時,可用懸掛鋼尺來代替水準尺放樣。

三角高程測量:

一般是指全站儀高程放樣法。對於橋樑構件、廠房屋架、體育館鋼架等起伏較大的工程,水準測量法放樣困難,可採用全站儀高程放樣法。

4.空間點位放樣方法

空間點位放樣通常採用全站儀極座標法。

放樣步驟為:全站儀在已知控制點上設站,輸入測站資料(三維座標、儀器高、目標高和後視方位角)和目標點數據(三維座標),全站儀自動計算出目標點的放樣資料(方位角、斜距和天頂距),指揮棱鏡接近目標點並跟蹤測量,直到觀測資料與放樣資料差值為0,即可確定目標點的實地位置。

(2)根據測量儀器條件,擬定觀測方法和觀測值先驗精度;

(3)根據觀測所需的人力、物力,預算控制網建設成本;

(4)根據控制網圖形和觀測值先驗精度,估算控制網成果精度,改進佈設方案;

(5)根據需要,進行控制網優化設計。

3.2.2.2工程控制網坐標系選擇

在滿足工程精度的前提下,工程控制網一般採用國家統一的3°帶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直角坐標系的選擇是投影帶和投影面的選擇,應滿足投影長度變形小於施工測量要求。

當不能滿足工程對高斯投影長度變形的要求(通常不大於2.5 cm/km)時:自訂中央子午線和投影基準面,建立任意帶的獨立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但應與國家坐標系銜接,建立雙向的座標轉換關係。

根據工程需要,也可假定參考基準,建立假定平面直角坐標系。

如下5種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供工程控制網選用:

(1)國家統一的3°帶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

(2)抵償投影面的3°帶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

(3)任意帶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

(4)選擇通過測區中心的子午線作為中央子午線,測區平均高程面作為投影面,按高斯投影計算的平面直角坐標系;

(5)假定平面直角坐標系。

3.2.2.3工程控制網佈設原則

工程控制網的佈設原則如下:▲

(1)分級布網,逐級控制;

(2)要有足夠的精度和可靠性;

(3)要有足夠的點位元密度;

(4)要有統一的規格

3.2.2.4工程控制網佈設

1、測圖控制網

平面控制網的精度要能滿足1:500比例尺地形圖測圖要求,四等以下(含四等)平面控制網最弱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超過圖上±0.1mm,即實地±5 cm,這一數值可作為平面控制網精度設計的依據。

2.施工控制網

施工控制網一般基於施工坐標系(假定坐標系)佈設成獨立網。

施工控制網通常分二級佈設,第一級做總體控制,第二級直接用於施工放樣。

平面控制網通常採用gps網的形式佈設,也可採用導線網、邊角網、方格網等常規形式佈設;

高精度的平面控制網可採用gps網與三角形網(邊角網)構成的混合網形式佈設。

高程控制網通常採用水準網形式佈設。

施工控制網的精度:由工程性質決定,

一般要求精度不必具有均勻性,而應具有方向性,

有時次級網的相對精度不低於首級網。

3.安裝控制網

一般基於獨立坐標系佈設成獨立網。

通常一次布網,直接佈設成高精度的全面網。

通常佈設為微型邊角網形式。根據設備形狀或分佈,網形可佈設成直線形、環形、輻射狀。

精度由設備關鍵部位安裝定位的容許誤差決定,通常精度、可靠性要求很高,有時精度要達到計量級。部分工程的安裝控制網也要求精度具有方向性。

4.變形監測網

變形監測網儘量一次布網,也可將參考點布成首級網,再佈設監測網。

平面控制網通常採用gps網、導線網、三角形網形式佈設。

高程控制網採用水準網佈設。

變形監測網的精度一般由變形體的允許變形值決定,要求其變形觀測點的中誤差不超過允許變形值的 1/10 ~ 1/20 或 1 ~ 2 mm。變形監測網還要求有高可靠性和高靈敏度。

3.2.3控制網優化設計

3.2.3.1控制網優化設計含義

控制網優化設計是指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條件下,設計出精度高、可靠性強、靈敏度最高(對變形監測網而言)、經費最省的控制網佈設方案。

控制網優化設計的目的是在一定條件限定下使控制網具有較高品質。

3.2.3.2控制網優化設計分類

控制網優化設計分為如下4類:

1.零類設計(基準設計)

零類設計是在控制網的圖形和觀測值的先驗精度已定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參考基準(起始資料)使網的精度最高。

2.一類設計(網形設計)

一類設計是在控制網成果要求精度和觀測手段可能達到的精度已定的情況下,選擇最佳的點位佈設和最合理的觀測值數量。

3.二類設計(權設計)

二類設計是在控制網的網形和控制網成果要求精度已定的情況下,設計各觀測值的精度(權),使觀測工作量最佳分配。

4.三類設計(改進設計、加密設計)

三類設計是對現有網或現有設計進行改進,通過增刪部分觀測值、改變部分觀測值的精度(權),以及增刪和移動部分點位元來改善控制網成果精度。

3.2.3.3控制網優化設計方法

1.解析法

解析法是通過數學方程的表達,用最優化方法解算。

零類設計採用s一變換法;

3.2.3控制網優化設計

2、模擬法(也稱試驗修正法)

該法適用於一、二、三類設計。

優點為數學模型簡單,易於編制設計程式,操作靈活,適用性好;

缺點為反復試驗改進的計算量較大

3.2.4工程控制網施測

工程控制網等級:

平面控制測量:gps網、邊角網精度等級分為二、三、四等和一、二級。

導線、導線網精度等級:分為三、四等和一、二、三級。

高程控制測量精度等級:分為二、三、四、五等。

高程控制測量一般採用水準測量方法,四等及以下可採用測距三角高程測量,五等也可採用gps擬合高程測量。

控制網施測資料處理 :

內容:座標未知數的最佳估值,

評定總體精度、

點位精度、

相對點位元精度以

未知數函數精度。

方法:條件平差 間接平差;

準則:最小二乘;

1)邊角控制網平差

邊角控制網平差的方法通常有

條件平差法

間接平差法。

2)gps工程控制網資料處理

預處理

基線解算

無約束平差計算

坐標系統的轉換 與地面聯合平差

3)高程控制測量資料處理

(1)水準測量

平差基本方法:條件平差法、間接平差法

單一水準路線平差法、單結點水準網平差法、等權代替法

(2)三角高程測量

水準網的計算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其定權方法不同

(3)gps水準

gps水準資料處理通常根據測區分佈均勻的gps/水準公共點,求解測區高程異常模型參數。

由gps大地高和高程異常確定未知點的正常高。

3.2.5 品質控制與成果歸檔▲

3.2.5.1 工程控制網品質準則

評價工程控制網的品質一般有精度、可靠性、靈敏度、經濟(費用)4項指標。

1.精度準則

控制網的精度主要分為總體精度、點位精度和相對點位元精度、未知數函數的精度、

2.可靠性準則

控制網的可靠性是指發現或探測觀測值粗差的能力(內部可靠性)和抵抗觀測值粗差對平差結果影響的能力(外部可靠性)。

(1)內部可靠性反映控制網發現觀測值中粗差的能力。

(2)外部可靠性用來衡量未被發現的模型誤差對控制網點位元座標或其函數的影響情況。

3.靈敏度準則

控制網的靈敏度是指在給定的顯著水準和檢驗功效下,通過對週期觀測的平差結果進行統計檢驗,所能發現的某一位移向量的下界值。靈敏度準則是針對變形監測網提出的,只適用於變形監測網。

4.費用準則

費用準則是網的品質滿足要求而建網費用最小。

控制網的費用一般包括設計、造標埋石、交通運輸、儀器設備、觀測、計算、檢查等項費用。

控制網精度、可靠性越高,則建網費用越大

3.2.5.2工程控制網品質檢驗

工程控制測量成果品質檢驗的基本要求如下:

(1)平面控制測量以點為單位成果。

(2)高程控制測量一般以測段為單位成果,不便以測段為單位成果時,以點為單位成果。

(3)抽樣方式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分層隨機抽樣。

(4)成果品質元素包括資料品質、點位元品質、資料品質。其中,資料品質包括數學精度、觀測品質、計算品質3個品質子元素;

點位品質包括選點品質、埋石品質兩個品質子元素;資料品質包括整飾品質、資料完整性兩個品質子元素。

(5)成果檢驗方法包括比對分析、核查分析、實地檢查、實地檢測等方法。

3.2.5.3工程控制網成果整理歸檔一般應包括如下內容:

(1)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

(2)觀測記錄及資料;

(3)概算或資料預處理資料,平差計算資料;

(4)控制網展點圖、成果表、點之記;

(4)儀器檢定和檢校資料;

(5)檢查報告,驗收報告。

工程地形圖測繪▲▲▲

本節考試分析:

圖根控制與外業測量

地形圖測繪與應用

碎步測量

品質檢驗

成果提交

3.3.1.1、地形測量與地形圖

一、地形圖:是指按一定程式和方法,用符號、注記及等高線表示地物、地貌及其他地理要素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圖。

涉及規範:

《工程測量規範》、《城市測量規範》、

《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圖圖式》

《1:5 000 1:10 000地形圖圖式》作為技術標準。

二、地形圖內容

地形圖基本內容包括數學要素、地形要素、圖內注記要素和圖廓整飾要素。▲

數學要素:成圖比例尺、座標格網、控制點座標等。

地形要素分為地物要素和地貌要素,各種地物以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或半比例符號表示,地貌以等高線表示。

圖內注記要素即為地形圖內的各種注記、說明。

圖廓整飾要素:即地形圖的整飾,如圖名、圖幅編號、比例尺、外圖廓、坐標系統、高程系統、測圖方法、測圖單位、圖幅接合表等。

三、等高線

等高線是表示地貌的符號之一,它是一定高度的水平面與地面相截的截線。等高線分為首曲線、計曲線、間曲線和助曲線。

等高線特性有:在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的高程都相等 ;

等高線是閉合曲線;除了陡崖和懸崖處之外,等高線既不會重合,亦不會相交;等高線與山脊線和山谷線成正交;

等高線平距的大小與地面坡度大小成反比。

四 工程地形圖測繪過程

地形圖的測繪過程一般為:

(1)踏勘與設計。在踏勘的基礎上編制技術設計書、生產實施方案。

(2)圖根控制測量。在基本控制網的基礎上佈設、連測圖根控制點(簡稱圖根點)。

(3)地形碎部測量。利用圖根點測量地形碎部點(簡稱碎部點)的位置、高程及其屬性資料。

(4)地形圖繪製。根據碎部測量獲得的地形資料編繪地形圖。

3.3.2工程地形圖測繪方案設計

3.3.2.1、測圖比例尺選擇

工程地形圖的測圖比例尺根據工程設計、規模大小和運營管理需要選擇

3.3.2.3地形圖精度指標

1.平面精度

工程地形圖上,地物點相對於鄰近圖根點的點位中誤差,城鎮建築區和工礦區不應超過圖上±0.6 mm,

一般地區不應超過圖上±0.8 mm,

水域不應超過圖上±1.5 mm。

隱蔽或施測困難的一般地區可放寬50%。

2.高程精度

工程地形圖上,等高線插求點相對於鄰近圖根點的高程中誤差根據地形類別確定

隱蔽或施測困難的一般地區可放寬50%。當作業困難、水深大於20 m或工程精度要求不高時,水域測圖可放寬1倍。

3.3.3工程地形圖測繪

3.3.3.1、地形圖測繪方法

地形圖測繪方法地面數位測圖和數位攝影測量方法。

對於大面積地形圖測繪可採用數位攝影測量方法。

攝影測量方法除生成數字線劃圖(dlg)外,還可生成數位正射影像圖(dom)、數位高程模型(dem)及三維景觀模型。

圖根平面控制採用圖根導線、gps rtk加密,

高程控制採用圖根水準、圖根三角高程導線加密。

1.數位地面測圖

大比例尺工程地形圖測繪的主要方法

全站儀測圖

gps rtk測圖

2.數位攝影測量與遙感測圖

數位攝影測量與遙感測圖是利用航攝影像、高解析度衛星遙感影像或機載雷射雷達掃描系統( lidar)獲取的資料,經過數位攝影測量系統或遙感影像處理系統處理

生成數位線劃圖(dlg)

數字正射影像圖(dom)

數位高程模型(dem)資料以及三維景觀模型。

數位攝影測量與遙感測圖常用於大面積工程地形圖測繪。

3.車載移動測圖系統測圖

車載移動測圖系統(mms,移動道路測圖系統)測圖是以車輛為移動平臺,集成gps接收機、視頻系統(ccd)、慣性導航系統(ins)等感測器和設備的測圖系統

車載移動測圖系統測圖方法可用于道路沿線帶狀工程地形圖測繪。

3.3.3.2圖根控制測量

圖根點是直接供測圖使用的測圖控制點。

圖根控制在基本控制網下加密,一般不超過2次附合。

圖根平面控制常採用圖根導線、gps rtk等方法施測;

圖根高程控制常採用圖根水準、圖根三角高程導線等方法施測。

圖根點相對於基本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應超過圖上±0.1 mm

高程中誤差不應超過基本等高距的1/10。

數位成圖圖根點密度要求(每平方千米)

1︰2000 為 4 個,

1︰1000 為 16 個,

1︰500 為 64 個。

地面數位測圖採用全站儀、gps rtk 進行野外資料獲取(地物和地貌測繪),圖形資訊編碼,經電腦編輯生成數位地形圖。

3.3.3.3碎部測量與繪圖

數位測記模式的全站儀測‘圖工作內容如下:

1.資料獲取

(1)儀器設置。已知點校核要求,平面位置較差不得超過圖上0.2 mm,高程較差不得超過1/6基本等高距。

(2)資料獲取。

(3)資料記錄。使用電子手簿記錄碎部點三維座標資料及其編碼、點號、連接點和連接線型等繪圖資訊,同時繪製工作草圖。

2.資料處理與成圖(地形圖編繪)

(1)資料預處理。

(2)資料編輯。

(3)地形圖製作。採用正方形或矩形分幅(常見標準分幅有50 cm×50 cm和40 cm×50 cm),裁切編輯完成的圖形資料,經圖幅整飾,製作分幅地形圖。

3.3.4水下地形圖測繪

3.3.4.1 水下地形圖測繪方法

水下地形圖:豎向基準為高程基準面,採用等高線表示水體底面地形;

水深圖、海圖:豎向基準為深度基準面,採用等深線表示水體底面地形。

1.傳統測圖方法

利用gps測定水底測點的平面位置,利用測深儀測定水底測點的水深值,輔之以暫態潮位資料進行水位改正,獲得水底測點的高程,編輯成圖。

2.無驗潮模式測圖方法

利用gps測定換能器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利用測深儀測定水底測點的水深值,輔之以姿態測量和補償,直接獲得水底測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編輯成圖。

3.3.4.2、水下地形圖測繪

水下地形圖測繪的工作內容包括定位、測深、繪圖等。

定位方法主要包括無線電定位、全站儀定位、gps差分定位、水下聲學定位等。

目前,定位主要採用gps測量方法。

測深方法主要包括測深杆和測深錘測深、回聲測深儀測深、多波束測深系統測深、機載鐳射測深系統測深等。

目前,主要採用回聲測深儀或多波束測深系統測深方法。

3.3.5品質控制與成果歸檔▲

3.3.5.1、地形圖品質檢驗

基本要求如下:

(1)檢驗樣本以幅為單位,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

(2)成果品質元素包括數學精度、資料結構正確性、地理精度、整飾品質、附件品質5個。

數學精度:數學基礎、平面精度、高程精度3個品質子元素。

數字地面測圖成圖品質檢驗方法:

數學精度的實地檢測形式一般為每幅圖選取20~50個點。採用散點法:按測網站精度實地檢測點位中誤差和高程中誤差;

每幅圖選取不少於20條邊,採用量距法實地檢測相鄰地物間的相對誤差。

平面檢測點應為均勻分佈、隨機選取的明顯地物點。

3.3.5.2、地形圖成果歸檔

工程地形圖成果的整理歸檔一般應包括如下內容:

(1)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

(2)圖根觀測資料、計算資料、成果表;

(3)地形圖成果,圖幅接合表;

(4)儀器檢定和檢校資料;

(5)檢查報告,驗收報告。

3.4城鄉規劃與建築工程測量▲

3.4.1.概述

3.4.1.1、城鄉規劃測量

工作內容主要包 括

定線測量

撥地測量

日照測量

規劃監督測量▲

規劃道路定線測量(簡稱定線測量)是根據城鄉建設規劃要求,實地確定規劃道路中線或道路邊線(規劃道路紅線)的測量活動。

其任務是規劃道路線的測設。規劃定線測量為城鄉詳細規劃、撥地測量和建設工程定線提供依據,起控制和保障作用。

建築用地界址撥定測量(簡稱撥地測量)是根據土地轉讓或劃撥審批的用地位置,實地確定用地邊界的測量活動。

任務:建設用地界樁測設。

撥地測量確定的界樁作為建築物定位、施工放線和驗線的控制樁,是建設工程施工和土地管理的法律依據。

建築日照測量(簡稱日照測量)是為規劃管理日照分析提供測繪資料的測量活動。

日照分析一般是指在特定時間段內利用技術手段,對相互遮擋陽光的建築物的光照條件進行分析的活動。日照測量提供的測繪資料,是進行日照分析和科學規劃管理的重要依據。

規劃監督測量是根據規劃許可證件,實地驗證建築物位置、高程等與規劃核准資料符合性的測量活動。

建築規劃監督測量包括規劃放線測量、規劃驗線測量和規劃驗收測量★。

3.4.1.2建築工程測量

1-建築施工放樣是以控制點為基礎,將設計圖上設計的建(構)築物的位置在實地標定。

2-建築施工平面位置放樣方法:採用直角坐標法、極座標法、直接座標法、距離交會法、角度交會法和角邊交會法等。

3-建築施工高程放樣方法:採用水準測量法、三角高程測量法及鋼尺實量法等。

建築施工空間點放樣:採用全站儀極座標法,先確定儀器中心的三維座標,按放樣點的三維座標

4-定出放樣點的空間位置。高精度點位放樣採用歸化法放樣,即直接放出點位後,再精確測定其位置,然後調整。

3.4.2規劃定線與撥地測量

3.4.2.1、技術方案設計

1.基本技術要求

定線、撥地測量應按照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定線、撥地設計條件進行。

規劃用地拔地紅線圖是拔地測量工作的唯一依據。

定線測量的中線點、撥地測量的界址點相對於鄰近基本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應超過±5cm。

定線、撥地測量宜採用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圖作為展繪底圖。

3.4.2.2、定線測量

1.定線方法

(1)解析實釘法。

(1)解析實釘法。根據定線條件中所列規劃道路中線與指定地物的相對關係,實地用儀器測設出道路中線位置,然後用導線連測中線端點、轉角點、交叉點等主要點及長直線加點的條件座標,再計算確定各分段的距離和方位角。

(2)解析撥定法。

3.4.2.3撥地測量

1.撥地方法

撥地測量方法與定線測量類似。

(1)解析實釘法。根據撥地條件中用地邊界與規劃道路或指定地物的相對關係,按給定的距離、夾角等測設各界樁,然後利用導線採用極座標法校核各樁點座標。

(2)解析撥定法。首先用導線測定撥地條件中指定地物點的座標,或利用臨近原有撥地界樁的座標,計算各界樁的條件座標,然後根據計算的測設資料用導線將界樁測設於實地並校核。

3.4.2.4品質控制與成果歸檔

1.校核測量

在定線、拔地測量過程中,應進行校核測量。

校核測量包括控制點校核、圖形校核和座標校核。

定線、撥地測量時,直接利用的已有控制點應進行角度、邊長等校核;撥地測量時,利用的規劃道路中線轉角、交角與邊長也應校核,直線上相鄰3點應驗直,確保點位無誤後方可使用。

2.成果歸檔

定線、拔地測量成果的整理歸檔一般應包括如下內容:

(1)定線條件或撥地條件;

(2)外業觀測、計算資料;

(3)點之記(定線測量資料);

(4)條件座標成果表;

(5)工作說明(或技術總結)、略圖。

3.4.3日照測量

1.基本技術要求

測量範圍必須明確(一般由規劃管理部門或相關設計部門提出),測量範圍內的所有建築物應統一編號。

應充分利用已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圖、建築物竣工驗收資料等。

平面控制:三級導線或導線網,或採用gps技術佈設相應等級的控制點;

高程控制:水準測量方法,採用三角高程測量方法。

測量精度:參照《城市測量規範》中界址點的精度要求執行。

測量成果:為autocad等格式的專題圖資料。

2.測量內容

目的:滿足日照分析的三維建模需要,測量內容包括:

(1)建築物平面位置:建築物拐點座標、建築結構、層數等。

(2)建築物室內地坪、室外地面高程。

(3)建築物高度(室內地坪至遮陽點的垂直距離)。

(4)建築層高,一般只量取1~3層的層高。

(5)建築物向陽面的窗戶及陽臺位置。

3.作業過程

日照測量的作業過程一般包括

踏勘與設計

控制測量

建築物測量

資料處理

專題圖製作等

3.4.3.2建築物日照測量建築物測量主要是平面位置測量與高度測量,方法如下:

(1)建築物平面位置一般採用全站儀極座標法測量;

(2)建築物室內地坪、室外地面高程一般採用幾何水準方法測量;

(3)建築物及其窗戶、陽臺高度一般採用三角高程測量、懸高測量方法測量;

(4)建築物窗戶、陽臺寬度、層高一般採用鋼尺或手持測距儀測量。

3.4.4規劃監督測量

3.4.4.1技術方案設計

規劃監督測量應依據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規劃管理部門的要求作業。

規劃管理部門可在規劃放線測量和灰線驗線測量中選擇一種作為規劃監督測量。

規劃監督測量的具體方法及要求同規劃定線測量。

規劃監督測量一般採用現行《城市測量規範》作為技術標準。

3.4.4.2放線測量

放線測量通常包括建築物定位測量、施工放線測量兩項內容:

(1)建築物定位測量根據建築規劃定點陣圖,在施工現場測設出建築物外廓軸線(灰線)交點的定位樁(角樁),作為施工放線的依據。規劃放線測量通常是指該項工作。

(2)施工放線測量是根據定位樁和建築物底層施工平面圖,測設出所有建築物軸線定位樁,該項工作一般由施工單位實施。

規劃放線測量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前期準備、控制測量、條件點測量、建築物放線樁條件座標計算、實地釘樁與校核測量。

3.4.4.3驗線測量

規劃驗線測量分為如下兩個階段:

1.灰線驗線測量

灰線驗線測量是在建築工程完成施工放線後,基坑開挖前,為確保建設單位放線正確無誤,對施工放線是否符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要求進行的檢驗;

灰線驗線測量應按規劃管理部門審批的放線附圖和建築施工圖,結合擬建建築物與四周主要建築物、道路中線的距離,對擬建建築物的灰線進行測量,判斷建築物位置與施工圖的位置是否一致。

2.±0驗線測量

土0驗線測量是在建築工程施工至底層地面設計標高後(管線工程覆土、線路工程澆築前),為確保建設單位按灰線驗線結果正確施工,對建築物外廓軸線位置及±0標高進行的檢驗。

±0驗線測量應直接測量建築物基礎主要角點座標和±0層地坪高程,與規劃放線或灰線驗線成果、規劃管理部門審批的建築施工圖進行比對,判斷建築物基礎部分與施工圖的位置和地坪高程是否一致。

規劃驗線測量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條件點測量、驗測點測量、建築物四至距離計算、建設工程測量成果報告書編制。

3.4.4.4驗收測量

規劃驗收測量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建築物外部輪廓線測量、主要角點距四至距離測量、建築物高度測量等。根據需要,可包括地形圖測繪、地下管線探測、建築面積測量等內容。

建築物外部輪廓線測量包含輪廓線本身及規劃許可證附圖中標注的建築外輪廓點位測量,具體測量方法及精度要求同定線條件點測量。

主要角點距四至的距離測量可採用實量法或解析法,實量或計算的資料應與規劃許可證附圖中標注的位置、資料一一對應。

建築物高度測量包括高度、層數及建築物室外地坪高程測量,可採用三角高程測量法或實量法。

3.4.4.5品質控制與成果歸檔

規劃監督測量成果應進行外業抽查和100%內業檢查,做好品質檢查記錄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規劃驗收測量成果的整理歸檔一般應包括如下內容:

(1)規劃許可證附件;(2)工程竣工測量成果報告書;

(3)工作說明及略圖;(4)條件座標計算簿;

(5)計算簿、外業測算簿;(6)檢查報告和附圖。

3.4.5建築施工測量

3.4.5.1技術方案設計

控制網:為施工測量的方便,建築工程的施工控制網通常佈設為施工坐標系下的獨立網。

平面控制:

建築基線建築方格網導線網

3.4.5.2建築施工控制測量

1.平面控制測量

當建築物占地面積不大、結構簡單時,只需佈設一條或幾條基線作為施工測量的平面控制,稱為建築基線。

當建設大、中型建築物時,一般佈設成方格網形式的控制網作為施工測量的平面控制,稱為建築方格網。

建築方格網的測設過程可分為3步:測設主軸線、測設輔軸線、測設方格網點。

2.高程控制測量

在建築物附近採用水準測量和測距三角高程測量等方法佈設高程控制點

3.4.5.3建築施工放樣

1.基礎施工放樣

平面位置和孔樁的放樣。

在地形較平坦地段,可使用經緯儀和鋼尺進行放樣;在地形起伏較大地段,可使用gps採用直接座標法進行放樣。

2.上部結構施工放樣

建築物地下部分完工後,根據建築方格網,檢校、測設建築物主軸線控制樁,將各軸線放樣到完工的地下結構頂面和側面上,將±0標高線放樣到地下結構頂部的側面上。首層主體結構依據主軸線和標高線進行放樣。

建築施工層的平面位置放樣,一般使用鐳射經緯儀或鐳射鉛直儀進行軸線投測。

建築施工層的高程放樣,一般採用懸掛鋼尺代替水準尺的水準測量方法進行高程傳遞。

3.高層建築施工放樣

按照層數,建築物一般劃分為5類:4層以下為~般建築物;、5~9層為多層建築物;10~16層為小高層建築物;17~40層為高層建築物;40層以上為超高層建築物。

高層建築物施工放樣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建築物位置放樣、基礎放樣、軸線投測和高程傳遞等。

高層建築物的垂直度要求高。軸線投測的常用方法有全站儀或經緯儀法、垂准儀法、垂准經緯儀法、吊線墜法、鐳射經緯儀法、鐳射垂准儀法等。

高程傳遞的主要方法有皮數杆傳遞法、鋼尺直接測量法、懸吊鋼尺法、全站儀天頂測高法等。

3.4.5.4建築施工放樣方法

1.施工放樣及其原理

將設計圖上建築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一定精度標定到實地,作為施工依據的測量過程稱為施工放樣(簡稱放樣或測設)。工程施工以放樣資料和放樣出的標樁為依據。

放樣首先由控制點和放樣點的已知數據計算出放樣元素,再以控制點為基礎,根據放樣元素,通過實地測量來確定放樣點的實地位置。

2.平面位置放樣方法

建築物平面位置常用的直接放樣法有以下幾種:

(1)直角坐標法。

(2)極座標法。利用點位之間的邊長和角度關係進行點位放樣。

(3)直接座標法。根據點位元設計座標以全站儀或gps測量技術直接進行點位放樣。與極座標法不同的是,該法不需事先計算放樣元素,且操作方便。

(4)距離交會法。利用點位之間的距離關係通過交會的方式進行點位元放樣。

(5)角度交會法(方向交會法)。利用點位之間的角度或方向關係進行點位放樣。

(6)角邊交會法。利用點位之間的角度、距離關係進行點位放樣。

3.高程放樣方法

高程放樣:

主要採用水準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有時也採用鋼尺實量法。

水準測量法一般採用視線高法進行高程放樣。當高程控制點與放樣點之間的高差超過水準尺高度時,可用懸掛鋼尺來代替水準尺放樣。

三角高程測量:

一般是指全站儀高程放樣法。對於橋樑構件、廠房屋架、體育館鋼架等起伏較大的工程,水準測量法放樣困難,可採用全站儀高程放樣法。

4.空間點位放樣方法

空間點位放樣通常採用全站儀極座標法。

放樣步驟為:全站儀在已知控制點上設站,輸入測站資料(三維座標、儀器高、目標高和後視方位角)和目標點數據(三維座標),全站儀自動計算出目標點的放樣資料(方位角、斜距和天頂距),指揮棱鏡接近目標點並跟蹤測量,直到觀測資料與放樣資料差值為0,即可確定目標點的實地位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