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靠“作假”打入歐美市場,從0到60億,他是第一人

他打小就跟假髮打交道, 拿下美國, 進軍非洲, 沖進歐洲, 22年他靠鬥智鬥勇, 把中國發製品賣到世界各地, 一舉創造出10個億的產值, 他就是瑞貝卡的創始人鄭有全。

1954年, 鄭有全出生于許昌小宮村。 許昌自一百多年前就有收購頭髮的傳統, 而且頭髮一水出口到歐美, 用來製作假髮。 為什麼會有這個傳統?

這要從頭髮的發質說起, 歐美人的頭髮自來卷, 總是打結, 不易打理, 再加上飲食的差異, 所以, 脫髮的人很多。

直到1900年, 一個德國商人走到許昌境內, 發現當地人發多而厚, 而且不易脫髮斷發, 於是覺得大有文章可做, 他就在當地辦了一個頭髮收購站。

自此, 許昌成了國內外聞名的頭髮集散市場, 國際銷路一片光明。 上百年來, 很多許昌人紛紛扔下鋤頭, 變成收貨郎, 鄭有全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 正是靠著收購頭髮, 一家人的日子逐漸好轉起來。

不過, 到了鄭有全這一代,

正好趕上文革, 收頭髮成了資本主義尾巴。 所以, 鄭有全高中畢業後, 只能在村裡做民辦教師。

直到1979年,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神州大地, 許昌的頭髮市場才逐步復蘇。 就在那個時候, 鄭有全繼承了父親的衣缽, 加入到收購頭髮的隊伍中去。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鄭有全不想學父親走街串巷, “經常飽一頓饑一頓不說, 根本收不到頭髮。 ”於是, 他于1983年成立了手藝毛髮廠, 也算有了自己的地盤。

不過, 村裡的裙帶關係不少, 一些親戚送來的頭髮明明很差, 卻非要按最好的價收購, 質檢員不好駁面子, 只能眼睜睜看到頭髮裡面摻了很多的兔毛、馬毛。

根據規定, 頭髮是按照長度、發質分檔的, 純度達不到80%的就是次品。 所以, 碰到那種情況,

鄭有全只能銷毀, 打落牙往肚裡吞, “即使賠錢也不能壞了自己的名聲。 ”

但是, 其他的個體戶可不這麼想, 經常在頭髮中弄虛作假。 直到有一次, 一個商戶被外商發現摻了一半的馬毛, 老外極為震怒。 結果, 一粒老鼠屎, 壞了一鍋湯, 許昌頭髮的信譽一落千丈, “只要是許昌的頭髮, 堅決不收。 ”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青島出口的頭髮, 絕大部分靠許昌提供, 外商一拒購, 青島出口頭髮的生意只好歇業。

北方的青島關閉了, 而南方的深圳卻剛剛開始。 不過, 外商趁機把頭髮收購價格壓低了30%。 “賠總比壓手裡好“, ”很多許昌的生意人選擇了低價甩賣。 不過, 鄭有不甘心, 他在深赤灣碼頭轉悠了一個星期後, 想出了對策, “賠錢不賠貨”。

什麼意思?就是同樣出50萬元就能買到78噸貨,

“是平時的一倍多”。 而在碼頭, 鄭有全看到的依舊是車水馬龍, 他感覺外商不可能長期壓低價格, “市場需求沒有變, 用不了半年價格一定反彈。 ”

於是, 就在別的商戶大規模甩賣的時候, 他傾家蕩產收購, 忙得不亦樂乎。 果然, 3個月後, 深圳就湧過來十多家老外, 價格一舉反彈50%, 鄭有全把囤貨全部甩出, 一把就賺了50萬 。

賺錢事小, 他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老外收購頭髮是作為生產假髮的原材料, 運往日本、韓國加工。 ”

是可忍孰不可忍!老外一旦深加工成發套後, 反過來賣到國內, 利潤確實幾十倍的增長, “祖祖輩輩用了近百年的時間, 原來只是掙個零頭。 ”

鄭有全就開始琢磨, “許昌號稱中原之中,

交通便利, 原料充足, 為什麼不能自己做假髮賺老外的錢呢?”

剛好國家輕紡投資公司也相中了許昌, 決定在當地扶持發製品行業。 於是, 1990年6月, 鄭有全帶著30名老鄉來到縣城, 成立了許昌發製品總廠, 也就是瑞貝卡的前身。

生產假髮的核心設備叫三連機, 鄭有全在青島一家中韓合資見過, 只知道長得像縫紉機, 但裡面有什麼零部件就不清楚了。 想去取經, 結果那企業口風緊得很。

沒辦法, 鄭有全就深圳請了一位退休的老師傅, 最後憑著印象, 花了一個月時間畫出來一張圖紙, 並經過20多次的反復試驗和修改, 才造出了符合要求的三連機。

有了核心設備, 其他的工藝就不是事, “沒吃過豬肉, 還沒見過豬跑嗎?”再說, 毛髮深加工也就涉及脫鱗、染色等10多道工序, 鄭有全前前後後折騰3個月,也知道了個八九不離十一。

但是,制假髮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工人,小宮村親戚倒有的是,不過都是農民,“吃苦沒問題,但接受能力不行。”

到勞務市場招?成本高不說,主要是不好管理,不像一個村的,都認識,不敢亂來,於是鄭有全就委託許昌學院為公司搞了個學制兩年的中專班,“每期招收100人”雖然慢點,但是一勞永逸。

半年後,第一批參加培訓的效果就出來了,“80%的假髮髮式,能夠照圖紙製作出來了。”

產品搞定了,人才也有了,但是管道是個問題。當時大部分頭髮產品繞道香港,不過很多中間商吃裡扒外,沒幹好事,而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想要拿到自營出口權比登天還難。

最後,鄭有全想出一招,“借船出海。”1992年盛夏,他借公司改制成瑞貝卡公司的時候,引入了一家美國股東。

話說前腳公司剛成立,鄭有全就帶了一路人馬去了美國。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原來老外的錢那麼好賺,“20人民幣一個的頭套,到了美國立馬賣到30美元,”鄭有全當即把人馬全部留在了美國。

做什麼呢?當然是開拓市場。剛開始,美國人根本不信任中國貨,因為整個經銷商、製造商都在韓國人手裡,除此之外,韓國還通過美國商會,千方百計阻撓中國發製品進入美國市場。

怎麼辦?鄭有全首先想到了價格戰!韓國雖說是發製品大國,但自從1988年開了漢城奧運會後,物價就蹭蹭上漲,勞動力成本也水漲船高。

再看國內,勞動力要多少有多少,“農村就是一個巨大的蓄水池,敞開供應,”而且中國人吃苦耐勞慣了,只要能夠養家糊口,三班倒、兩班倒都不是問題!關鍵那時,鄭有全手裡已經握著自營進出口權的王牌,“可以直接面對客戶,不用從港商周轉”。

所以,鄭有全決定發動價格戰。

想想看,品質差不多,價格卻連韓國的一半都不到。老外能是傻子?當即就來了洛杉磯、紐約的兩張訂單。

不過,天有不測風雲。半個月後,洛杉磯的那家客戶發來傳真,說發的那批貨物遭到海水浸泡,超過三分之一發製品受潮。

照理講,保險公司應該賠,偏偏那家船運公司由於瀕臨倒閉,能省就省,乾脆沒有買保險。鄭有全知道後,二話沒說,立即致電航運公司,“放棄索賠,重新發貨。”自此那家航運公司成為了鄭有全的鐵杆!

沒有想到,半年後,那家航運公司時來運轉,因為中國鐵礦石進口成幾何倍數遞增而一舉發達,“洛杉磯搞不定的,儘管說。“”

就這樣,靠著低價+信譽,瑞貝卡走進了美國市場。

再看韓國的進口協會不停地開會,桌子上放著聖經,發誓不能在中國工廠買貨。沒有想到,出了會場,很多客戶買上飛機票就去了許昌,“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到了1998年年底,瑞貝卡在美國的銷售收入已經達到歷史性的600萬美元。一時間,鄭有全躊躇滿志,“做生意不過如此。”

不過,等他到紐約的時裝週一看,馬上發現了情況。以前人們戴假髮是為了彌補脫髮或者少發的缺陷,但是最新的趨勢是追求美觀,假髮也不叫假髮了,叫“頭上時裝。”

更有意思的是,鄭有全發現曼哈頓第五大道買假髮的很多都是黑人。怎麼回事呢?原來,黑人發質非常軟卷,長得超慢,可女孩子偏偏又喜歡編長髮。不過,單靠自然生長,可能一輩子頭髮也不過夠做髮型的,所以會經常換假髮。

2000年,鄭有全在芝加哥逛街時,無意中很多黑人戴小辮頭套,“女孩子看起來陽光活潑,很美。”他當即將樣品寄回公司。

一個月後,小辮頭套樣品出來了,分為長短兩種,長的由100多條小辮組成,短的多達1000多條,“全用手工編制,蓬鬆度適中,一般人根本分不出真假來。”

結果,一投入市場,立刻受到美國黑人的追捧,鄭有全足足賺了一個億。

此後,鄭有全一下開竅了,工藝發、女裝假髮、化纖發、男套發塊、教習頭5大系列2000多個新產品,紛紛走進了美國市場。

不過,2001年美國突然爆發了9.11事件,假髮市場增速馬上放緩,鄭有全意識到了單一市場的風險。

這時候,他把目標投向了非洲大陸。2001年開齋節,鄭有全在非洲待了足足一個月,走訪了奈及利亞、迦納、肯亞等六七個國家,最後發現假髮很歐市場,尤其是奈及利亞首都阿布加,幾乎所有的門店,全是大大小小的假髮攤點。

於是,鄭有全當即決定在非洲建廠,“中高檔的中國產非洲銷,物美價廉的當地產當地銷。”不過,奈及利亞確實不太安生,如同戰狼2電影裡描述的一樣,在市中心送貨的路上,突然傳來槍機聲,人群四處逃竄。

好在各個部落對中國人都非常友好,要知道,當年五六十年代,多少中國人因為修鐵路、修水壩長眠在了非洲大陸,中非友誼不是一代人發展起來的。

天道酬勤,瑞貝卡很快佔領了非洲假髮產品65%的市場份額。

2003年6月,瑞貝卡在上交所成功掛牌上市,我國發製品第一股就此誕生。

打贏了外部市場,鄭有全開始把精力放在國內,他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建立門店,在哈爾濱、西安、義烏等地建立批發市場,一年的銷售額達到6000萬元。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很多韓國、日本發製品受到巨大的衝擊,紛紛倒閉,可瑞貝卡公司卻逆勢實現了淨利潤2.21億。那麼,鄭有全到底做對了什麼?

第一,嗅覺敏銳,2006年以來,發製品價格在歐美漲了52%,導致產品有價無市,鄭有全覺得不太對勁。

再就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過之後,傳遞出貨幣政策從緊、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出口退稅降低和取消、人力資源成本大幅提高、各種能源及生產材料大幅漲價等五大不利因素。

這更堅信了鄭有全“危機要到來”的判斷。於是,到了2007年,鄭有全減少了400噸原材料的收購,一個舉動就少占壓了一個億!

第二,調整產品和市場部署

美國市場下滑,通過非洲市場彌補,尤其非洲市場,化纖產品由2007年的710萬條上升到2008年的1500萬條,女裝假髮由原來的190萬套達到350萬套。

事後回過頭來看,2008年非洲市場上升了將近50%,無形中就對沖了歐美市場下滑造成的衝擊。

第三,未雨綢繆,保存實力

當時,很多同行一看沒什麼訂單就停產了,但鄭有全因為資金充足,所以不但不裁員,反而擴招了1500個員工。

到了2009年,市場回暖,大額訂單自然落入了鄭有全的懷中。當年3月,瑞貝卡出口創匯達2250萬美元,創建廠以來的最高紀錄,“不僅非洲市場大幅增長,歐美訂單也開始上升。”

如今,瑞貝卡在全國30家城市開始上百家門店,產品暢銷北美、西歐、非洲和亞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年銷售收入接近10個億,瑞貝卡的市值也穩定在60億以上。

大風大浪見多了,鄭有全多很多事情都有獨到的見解,我們來聽聽。

一、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最應當堅持的是什麼?

“現金為王,剩者為王。”

二、對於年輕人創業有何建議?

“任何事都面臨著風險,不去冒風險,沒有做成事的可能性。在創業時要把風險降到最低。”

三、對自己的評價是什麼?

“做什麼事都應該低調一點,勤奮一點,胸懷大一點。天樣的胸懷做天樣的事,家樣的胸懷,那你就回你家做事吧。”

鄭有全前前後後折騰3個月,也知道了個八九不離十一。

但是,制假髮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工人,小宮村親戚倒有的是,不過都是農民,“吃苦沒問題,但接受能力不行。”

到勞務市場招?成本高不說,主要是不好管理,不像一個村的,都認識,不敢亂來,於是鄭有全就委託許昌學院為公司搞了個學制兩年的中專班,“每期招收100人”雖然慢點,但是一勞永逸。

半年後,第一批參加培訓的效果就出來了,“80%的假髮髮式,能夠照圖紙製作出來了。”

產品搞定了,人才也有了,但是管道是個問題。當時大部分頭髮產品繞道香港,不過很多中間商吃裡扒外,沒幹好事,而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想要拿到自營出口權比登天還難。

最後,鄭有全想出一招,“借船出海。”1992年盛夏,他借公司改制成瑞貝卡公司的時候,引入了一家美國股東。

話說前腳公司剛成立,鄭有全就帶了一路人馬去了美國。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原來老外的錢那麼好賺,“20人民幣一個的頭套,到了美國立馬賣到30美元,”鄭有全當即把人馬全部留在了美國。

做什麼呢?當然是開拓市場。剛開始,美國人根本不信任中國貨,因為整個經銷商、製造商都在韓國人手裡,除此之外,韓國還通過美國商會,千方百計阻撓中國發製品進入美國市場。

怎麼辦?鄭有全首先想到了價格戰!韓國雖說是發製品大國,但自從1988年開了漢城奧運會後,物價就蹭蹭上漲,勞動力成本也水漲船高。

再看國內,勞動力要多少有多少,“農村就是一個巨大的蓄水池,敞開供應,”而且中國人吃苦耐勞慣了,只要能夠養家糊口,三班倒、兩班倒都不是問題!關鍵那時,鄭有全手裡已經握著自營進出口權的王牌,“可以直接面對客戶,不用從港商周轉”。

所以,鄭有全決定發動價格戰。

想想看,品質差不多,價格卻連韓國的一半都不到。老外能是傻子?當即就來了洛杉磯、紐約的兩張訂單。

不過,天有不測風雲。半個月後,洛杉磯的那家客戶發來傳真,說發的那批貨物遭到海水浸泡,超過三分之一發製品受潮。

照理講,保險公司應該賠,偏偏那家船運公司由於瀕臨倒閉,能省就省,乾脆沒有買保險。鄭有全知道後,二話沒說,立即致電航運公司,“放棄索賠,重新發貨。”自此那家航運公司成為了鄭有全的鐵杆!

沒有想到,半年後,那家航運公司時來運轉,因為中國鐵礦石進口成幾何倍數遞增而一舉發達,“洛杉磯搞不定的,儘管說。“”

就這樣,靠著低價+信譽,瑞貝卡走進了美國市場。

再看韓國的進口協會不停地開會,桌子上放著聖經,發誓不能在中國工廠買貨。沒有想到,出了會場,很多客戶買上飛機票就去了許昌,“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到了1998年年底,瑞貝卡在美國的銷售收入已經達到歷史性的600萬美元。一時間,鄭有全躊躇滿志,“做生意不過如此。”

不過,等他到紐約的時裝週一看,馬上發現了情況。以前人們戴假髮是為了彌補脫髮或者少發的缺陷,但是最新的趨勢是追求美觀,假髮也不叫假髮了,叫“頭上時裝。”

更有意思的是,鄭有全發現曼哈頓第五大道買假髮的很多都是黑人。怎麼回事呢?原來,黑人發質非常軟卷,長得超慢,可女孩子偏偏又喜歡編長髮。不過,單靠自然生長,可能一輩子頭髮也不過夠做髮型的,所以會經常換假髮。

2000年,鄭有全在芝加哥逛街時,無意中很多黑人戴小辮頭套,“女孩子看起來陽光活潑,很美。”他當即將樣品寄回公司。

一個月後,小辮頭套樣品出來了,分為長短兩種,長的由100多條小辮組成,短的多達1000多條,“全用手工編制,蓬鬆度適中,一般人根本分不出真假來。”

結果,一投入市場,立刻受到美國黑人的追捧,鄭有全足足賺了一個億。

此後,鄭有全一下開竅了,工藝發、女裝假髮、化纖發、男套發塊、教習頭5大系列2000多個新產品,紛紛走進了美國市場。

不過,2001年美國突然爆發了9.11事件,假髮市場增速馬上放緩,鄭有全意識到了單一市場的風險。

這時候,他把目標投向了非洲大陸。2001年開齋節,鄭有全在非洲待了足足一個月,走訪了奈及利亞、迦納、肯亞等六七個國家,最後發現假髮很歐市場,尤其是奈及利亞首都阿布加,幾乎所有的門店,全是大大小小的假髮攤點。

於是,鄭有全當即決定在非洲建廠,“中高檔的中國產非洲銷,物美價廉的當地產當地銷。”不過,奈及利亞確實不太安生,如同戰狼2電影裡描述的一樣,在市中心送貨的路上,突然傳來槍機聲,人群四處逃竄。

好在各個部落對中國人都非常友好,要知道,當年五六十年代,多少中國人因為修鐵路、修水壩長眠在了非洲大陸,中非友誼不是一代人發展起來的。

天道酬勤,瑞貝卡很快佔領了非洲假髮產品65%的市場份額。

2003年6月,瑞貝卡在上交所成功掛牌上市,我國發製品第一股就此誕生。

打贏了外部市場,鄭有全開始把精力放在國內,他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建立門店,在哈爾濱、西安、義烏等地建立批發市場,一年的銷售額達到6000萬元。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很多韓國、日本發製品受到巨大的衝擊,紛紛倒閉,可瑞貝卡公司卻逆勢實現了淨利潤2.21億。那麼,鄭有全到底做對了什麼?

第一,嗅覺敏銳,2006年以來,發製品價格在歐美漲了52%,導致產品有價無市,鄭有全覺得不太對勁。

再就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過之後,傳遞出貨幣政策從緊、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出口退稅降低和取消、人力資源成本大幅提高、各種能源及生產材料大幅漲價等五大不利因素。

這更堅信了鄭有全“危機要到來”的判斷。於是,到了2007年,鄭有全減少了400噸原材料的收購,一個舉動就少占壓了一個億!

第二,調整產品和市場部署

美國市場下滑,通過非洲市場彌補,尤其非洲市場,化纖產品由2007年的710萬條上升到2008年的1500萬條,女裝假髮由原來的190萬套達到350萬套。

事後回過頭來看,2008年非洲市場上升了將近50%,無形中就對沖了歐美市場下滑造成的衝擊。

第三,未雨綢繆,保存實力

當時,很多同行一看沒什麼訂單就停產了,但鄭有全因為資金充足,所以不但不裁員,反而擴招了1500個員工。

到了2009年,市場回暖,大額訂單自然落入了鄭有全的懷中。當年3月,瑞貝卡出口創匯達2250萬美元,創建廠以來的最高紀錄,“不僅非洲市場大幅增長,歐美訂單也開始上升。”

如今,瑞貝卡在全國30家城市開始上百家門店,產品暢銷北美、西歐、非洲和亞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年銷售收入接近10個億,瑞貝卡的市值也穩定在60億以上。

大風大浪見多了,鄭有全多很多事情都有獨到的見解,我們來聽聽。

一、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最應當堅持的是什麼?

“現金為王,剩者為王。”

二、對於年輕人創業有何建議?

“任何事都面臨著風險,不去冒風險,沒有做成事的可能性。在創業時要把風險降到最低。”

三、對自己的評價是什麼?

“做什麼事都應該低調一點,勤奮一點,胸懷大一點。天樣的胸懷做天樣的事,家樣的胸懷,那你就回你家做事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