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國防工業」解析2016年世界軍工百強

2017年7月下旬, 美國防務新聞網發佈2016年全球軍工百強榜。 此次為防務新聞網發佈的第17份軍工百強榜單, 根據軍品收入額對各企業進行了排名。 本文通過分析上榜企業的變化情況, 解讀軍工企業防務業務的發展。

一、百強企業軍品總收入止跌回升, 對軍品業務依賴度繼續提高, 壟斷格局依舊

2016年, 百強企業的總收入為10699.9億美元, 延續前幾年的下降趨勢, 較2015年跌幅為4.3%。 造成總收入持續下降的原因是民品收入繼續大幅下跌, 較2015年減少7.4%;而軍品收入達到3650.5億美元, 比2015年增加83.7億美元, 增幅2.3%, 結束持續5年的下降趨勢。

百強企業中, 有60家的軍品收入出現增長。 相應的, 百強企業對軍品業務的總體依存度有所提升, 軍品收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從2015年的31.9%提高到2016年的34.1%, 這也是該指標連續第四年提高。

圖 1 全球軍工百強企業收入

圖 2 百強企業軍品收入趨勢

2016年有4家企業新入百強榜單, 分別為美國的一家全球性工程設計、建築施工和服務公司KBR公司(第46位)和美國政府高級網路及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LGS創新公司(第99位)、日本聯合造船公司(第97位)以及土耳其導彈製造商洛克桑公司(第98位)。

與去年相比, 十強企業前後排名略有變化,

但入圍企業與去年完全一致, 依次為:洛馬公司、波音公司、BAE系統公司、雷聲公司、諾格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空客集團、L3技術公司、萊昂納多公司、泰勒斯公司。 其中有6家企業軍品銷售額出現增長;10家企業軍品收入為1969.6億美元, 占百強軍品總收入的54%, 這一資料與2015年一致, 軍工市場的壟斷格局依舊明顯。

表 1 十強企業軍品收入情況(單位:億美元)

十強企業中除波音和空客以外, 其餘8家企業的軍品收入占比均在50%以上, 超過80%的有5家, 分別為洛馬、BAE、雷聲、諾格、L3技術公司, 其中雷聲公司的軍品收入占比達到93%。 總體上, 十強企業對軍品業務的依存度為54.5%, 高出百強企業平均水準20.4個百分點。

二、美歐繼續占絕對主導, 亞洲企業排名變動明顯

從百強企業的地區分佈來看, 2016年世界軍工百強上榜企業中, 美洲44家、歐洲(含俄羅斯)36家, 兩個地區佔據了80個席位, 保持著絕對的統治地位。 亞洲有18家企業上榜, 非洲、大洋洲各1家。

表 2 主要國家上榜企業數量變化

1、美國在全球軍品市場上繼續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2016年共有23個國家的企業躋身軍工百強榜,

其中美國有42家企業上榜, 比2015年增加2家, 軍品收入總額達2207億美元, 比2015年增長113億美元, 占百強企業軍品收入總額的60.5%。 除2家新上榜企業外, 26家企業的軍品收入出現增長, 明顯高於2015年的20家;且軍品收入下降的企業降幅均在10%以內, 波動較小。 美國上榜前十名企業的軍品收入占美國全部上榜企業的69.5%, 低於2015年76.8%的占比, 但軍品業務壟斷格局仍然明顯。

表 3 美國上榜企業排名前十的情況

圖 3 2016年美國軍工企業軍、民品收入比例(按軍品收入由小到大排列)

2、西歐企業軍品收入持續下滑

西歐上榜企業的軍品收入延續2013年以來的下滑趨勢,2016年的軍品收入為877.5億美元,比2015年減少6.2%;過半數國家上榜企業的軍品收入出現下降,其中德國上榜企業的軍品收入降幅最大,達到35%。

圖 4 近年來西歐企業軍品收入趨勢(單位:億美元)

表 4 2016年西歐國家上榜企業情況(單位:億美元)

3、俄羅斯多數企業軍品收入呈增長趨勢

俄羅斯有6家企業入圍2016年軍工百強榜,比2015年減少1家。從軍品收入看,2016年6家企業的軍品收入總額為194.3億美元,比2015年減少5.4%。從各企業的具體表現看,與2015年俄羅斯百強企業軍品收入普遍下滑的情況不同,2016年除科森無線電技術公司和RTI出現下滑外,其餘4家公司均呈現增長。退出軍工百強榜單的企業是俄羅斯直升機股份公司,原因是其股份被多家企業收購。

表 5 俄羅斯上榜企業(單位:億美元)

圖 5 2011年-2016年俄羅斯上榜企業軍品收入

4、亞洲企業軍品業務持續增長,企業排名變動劇烈

2016年,亞洲共有18家企業躋身軍工百強榜,數量比2015年減少1家,但軍品總收入繼續呈上漲趨勢,達303.2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0.1%;且亞洲各國上榜企業軍品收入均比2015年增加,其中韓國企業軍品收入漲幅超過37%。

亞洲企業在百強榜中的排名變動最為劇烈,尤其是日本企業呈現大起大落:2家日本企業退出榜單,聯合造船首次躋身百強榜;小松製作所軍品收入漲幅全球第一,達187%,在百強榜中的排名躍升31位;三菱重工漲幅達68%,躍升15位;石川島播磨(IHI)的軍品收入跌幅高達78%,跌幅屬百強企業之首,排名下跌12位至百強榜末尾;川崎重工軍品收入跌幅49%,排名跌落24位。而韓國韓華集團軍品收入增長36%,躍升19位,躋身全球20強。

亞洲多個企業排名變動劇烈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間的並購。如2016年,韓華集團收購鬥山防務系統與技術公司,軍工業務實力大增;並且2014年韓華集團收購三星集團軍工子公司三星Techwin後,在2016年的軍品收入中首次納入了Techwin的收入。這些並購活動使韓華集團躋身於全球一流軍工企業。

表 6 亞洲國家2016年上榜企業情況

三、小結

1、兼併重組是影響企業在百強榜中表現的重要因素

企業間的兼併重組是影響其在百強榜中排位的重要因素。2016年,美國KBR公司收購Wyle公司和霍尼韋爾技術解決方案公司(HTSI),直接導致KBR公司的軍工收入增長了65%,推動KBR公司首次躋身全球軍工百強榜,且首次上榜就位居榜單第46位;雷多斯(Leidos)公司排名從2015年的第23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18位,得益於該公司在2016年對洛馬公司資訊系統和全球解決方案部門的收購;2015年CSC公司和SRA公司合併組建成CSRA公司,2016年CSRA公司的軍工收入增加了34%,從2015年的第46位上升到第39位。

2、政壇動盪將波及軍工企業的表現

2016年的世界政壇兩大事件不可避免地影響軍工企業在百強榜中的表現。一是英國脫歐波及英國企業的軍品收入。在軍工百強榜上,英國是美國之後的擁有最多上榜企業和軍品收入最多的國家,但2016年英國企業的軍品收入繼續下滑,英國10家上榜企業中,多達7家企業的軍品收入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英鎊多次下跌,對英國企業的收入產生衝擊。二是特朗普任期內的一系列政策將有望推動美國企業軍品收入繼續增長。特朗普已經承諾要重建軍隊,並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國防預算計畫,雖然受預算控制法案的影響,其計畫能否實現尚存疑問,無法預測其預算計畫對未來軍工百強榜單的影響,但未來幾年,美國“俄亥俄”替代艇、B-21轟炸機計畫等一系列大型裝備採購項目開始上線,加之如果特朗普政府加大對導彈防禦系統的投入,那麼未來幾年,承建的軍工企業將通過國內銷售和潛在的國際交易成為大贏家。

3、多重因素推動亞洲企業軍品收入持續走高

近年來,亞洲企業軍品收入持續增加,一是受地區安全局勢的影響,亞洲國家大力開展軍事現代化建設,增加國防預算,加大武器裝備採購。二是各國重視裝備本土化,並極力促進武器裝備的出口,直接導致亞洲上榜企業軍品收入連年增長。2016年韓國企業軍品收入漲幅超過37%,且近年來持續強勁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韓國從國家層面高度重視武器貿易出口,瞄準東南亞、中東、拉美等地區市場,不斷加大推銷力度,取得顯著成效,軍品出口額多次創新紀錄。由於短期內亞洲多個地區問題難以解決,各國秉持發展軍貿、同時推動裝備本土化的政策,未來亞洲企業的軍品收入有望將持續強勁增長。

(藍海星:寇玉晶)

圖 3 2016年美國軍工企業軍、民品收入比例(按軍品收入由小到大排列)

2、西歐企業軍品收入持續下滑

西歐上榜企業的軍品收入延續2013年以來的下滑趨勢,2016年的軍品收入為877.5億美元,比2015年減少6.2%;過半數國家上榜企業的軍品收入出現下降,其中德國上榜企業的軍品收入降幅最大,達到35%。

圖 4 近年來西歐企業軍品收入趨勢(單位:億美元)

表 4 2016年西歐國家上榜企業情況(單位:億美元)

3、俄羅斯多數企業軍品收入呈增長趨勢

俄羅斯有6家企業入圍2016年軍工百強榜,比2015年減少1家。從軍品收入看,2016年6家企業的軍品收入總額為194.3億美元,比2015年減少5.4%。從各企業的具體表現看,與2015年俄羅斯百強企業軍品收入普遍下滑的情況不同,2016年除科森無線電技術公司和RTI出現下滑外,其餘4家公司均呈現增長。退出軍工百強榜單的企業是俄羅斯直升機股份公司,原因是其股份被多家企業收購。

表 5 俄羅斯上榜企業(單位:億美元)

圖 5 2011年-2016年俄羅斯上榜企業軍品收入

4、亞洲企業軍品業務持續增長,企業排名變動劇烈

2016年,亞洲共有18家企業躋身軍工百強榜,數量比2015年減少1家,但軍品總收入繼續呈上漲趨勢,達303.2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0.1%;且亞洲各國上榜企業軍品收入均比2015年增加,其中韓國企業軍品收入漲幅超過37%。

亞洲企業在百強榜中的排名變動最為劇烈,尤其是日本企業呈現大起大落:2家日本企業退出榜單,聯合造船首次躋身百強榜;小松製作所軍品收入漲幅全球第一,達187%,在百強榜中的排名躍升31位;三菱重工漲幅達68%,躍升15位;石川島播磨(IHI)的軍品收入跌幅高達78%,跌幅屬百強企業之首,排名下跌12位至百強榜末尾;川崎重工軍品收入跌幅49%,排名跌落24位。而韓國韓華集團軍品收入增長36%,躍升19位,躋身全球20強。

亞洲多個企業排名變動劇烈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間的並購。如2016年,韓華集團收購鬥山防務系統與技術公司,軍工業務實力大增;並且2014年韓華集團收購三星集團軍工子公司三星Techwin後,在2016年的軍品收入中首次納入了Techwin的收入。這些並購活動使韓華集團躋身於全球一流軍工企業。

表 6 亞洲國家2016年上榜企業情況

三、小結

1、兼併重組是影響企業在百強榜中表現的重要因素

企業間的兼併重組是影響其在百強榜中排位的重要因素。2016年,美國KBR公司收購Wyle公司和霍尼韋爾技術解決方案公司(HTSI),直接導致KBR公司的軍工收入增長了65%,推動KBR公司首次躋身全球軍工百強榜,且首次上榜就位居榜單第46位;雷多斯(Leidos)公司排名從2015年的第23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18位,得益於該公司在2016年對洛馬公司資訊系統和全球解決方案部門的收購;2015年CSC公司和SRA公司合併組建成CSRA公司,2016年CSRA公司的軍工收入增加了34%,從2015年的第46位上升到第39位。

2、政壇動盪將波及軍工企業的表現

2016年的世界政壇兩大事件不可避免地影響軍工企業在百強榜中的表現。一是英國脫歐波及英國企業的軍品收入。在軍工百強榜上,英國是美國之後的擁有最多上榜企業和軍品收入最多的國家,但2016年英國企業的軍品收入繼續下滑,英國10家上榜企業中,多達7家企業的軍品收入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英鎊多次下跌,對英國企業的收入產生衝擊。二是特朗普任期內的一系列政策將有望推動美國企業軍品收入繼續增長。特朗普已經承諾要重建軍隊,並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國防預算計畫,雖然受預算控制法案的影響,其計畫能否實現尚存疑問,無法預測其預算計畫對未來軍工百強榜單的影響,但未來幾年,美國“俄亥俄”替代艇、B-21轟炸機計畫等一系列大型裝備採購項目開始上線,加之如果特朗普政府加大對導彈防禦系統的投入,那麼未來幾年,承建的軍工企業將通過國內銷售和潛在的國際交易成為大贏家。

3、多重因素推動亞洲企業軍品收入持續走高

近年來,亞洲企業軍品收入持續增加,一是受地區安全局勢的影響,亞洲國家大力開展軍事現代化建設,增加國防預算,加大武器裝備採購。二是各國重視裝備本土化,並極力促進武器裝備的出口,直接導致亞洲上榜企業軍品收入連年增長。2016年韓國企業軍品收入漲幅超過37%,且近年來持續強勁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韓國從國家層面高度重視武器貿易出口,瞄準東南亞、中東、拉美等地區市場,不斷加大推銷力度,取得顯著成效,軍品出口額多次創新紀錄。由於短期內亞洲多個地區問題難以解決,各國秉持發展軍貿、同時推動裝備本土化的政策,未來亞洲企業的軍品收入有望將持續強勁增長。

(藍海星:寇玉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