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所有呼和浩特人注意啦,家族群做這些事是要被踢出去的!

現代化的今天, 通過群尬聊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兩年來, 隨著中老年朋友迅速壯大微信用戶群體, 相信每個呼和浩特人的群聊通訊錄裡開始多了這樣一個特殊又神秘的組織, 從群體名稱到內部交流資訊都叫人既溫暖又尷尬。

沒錯, 這個叫人又愛又恨的組織就叫家族群!

家族群的數量通常不止一個

爸爸那邊兒的親戚有個群, 加!媽媽那邊兒的親戚有個群, 加!同輩的年輕人建了個群, 加!外甥、侄子建了個群, 加!加加加!

家族聚會上剛剛被爹媽喚著給生疏到連輩分和姓名都搞不清的長輩們一一敬過酒, 後一秒就要被七大姑八大姨九大舅媽拉倒一邊兒追問:“哎那誰, 咱們家那個什麼什麼家族群裡有你沒?沒有的話, 我拉你進群啊。 ”

家族群名稱大同小異

家族群名稱的選取基本遵循這樣一個套路, 即中心思想離不開親、愛、福、家。 各種群名稱千奇百怪, 任何時候都能成為年輕一輩們說道的笑點。

基本款有這樣的:家, 我愛我家, 一家親, 相親的一家人, 相愛的一家人,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幸福一家, happy family……

還有不少家族群喜歡以姓氏取名, 讀起來還都很帶感:趙氏血緣, 錢家子孫,

王家大院, 李族世家, 楊門虎將, 周宅, 鄭府, 我不姓胡誰姓胡……

小編家裡有一位阿姨為了增進晚輩之間的情感交流, 特意為我們建了一個群叫“司令部”, 她來當“司令”……

家族群裡的消息如出一轍

家族群裡像那些封面誘人、美色欲滴, 實則內容為養生謠言或者有關孝道、婚姻的雞湯連結一抓一大把, 標題多含“震驚”、“禁片”、“千萬”、“速看”、“立刪”、“你還敢吃”、“轉發行大運”等。

從“街頭烤鴨”、“塑膠大米”到“桃子西瓜不能一起吃”, 再到最經典的S*250病毒, 來源不明的謠言在家族群裡頻頻現身。

如果群裡有二十郎當歲正在找工作的, 群聊裡肯定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招聘, 內容以事業編招聘、公務員考試居多。

有的長輩把家族群當成自己的私聊陣地, 下至語音訊息, 上至小視頻和照片, 以刷屏的節奏狂轟亂炸到逆天。

深得長輩喜愛的微信系統自帶表情是

, 至於那些飽含正能量、帶有極強的時代氣息、充滿對生活的熱愛和嚮往的中老年表情包什麼的就不吐槽了, 他們開心就好, 我們笑笑就罷。

家族群裡也有“潛規則”

第一,長輩拉你進群,你不能不進;進了群就不能退,這樣顯得不禮貌。第二,群裡的消息必須仔細閱覽,更不能遮罩。第三,不能在群裡闢謠,這是大不孝。第四,長輩@你的時候不能不回復。第五,家族群裡發的紅包一定要搶,那是關愛。第六……

這些“規則”一定要牢記在心,不然親情的小船兒說翻就翻。小編曾因觸犯第三條規定,在一眨眼的功夫被爹地踢出群聊。

你不喜歡又如何,反正你也退不得,我就是要見證你看不慣我又不能把我如何的時刻——家族群就是這麼“腹黑”。

吐槽歸吐槽,家族微信群的出現確實方便了家人平日裡傳遞資訊,但維繫親情還是要多靠日常生活線下聯繫。雖然因為相互之間年齡差距較大而造成共同語言交集較少,交流尷尬的情況時有發生,但對於長輩們無傷大雅的表情包和雞湯,我們一笑而過就好。

而對於那些可能會對他們造成財產損失甚至健康傷害的養生謠言,在給長輩留足面子的私聊中闢謠過後,別忘了幫助他們多多關注一些權威靠譜又實用的訂閱號。

今天的內容先說到這裡。小編媽媽又在亂七八糟的訂閱號上看什麼《關燈看手機,眼睛會得癌》了,小編預計她下一秒可能就會把連結分享到家族群,小編得攔著她點兒!

家族群裡也有“潛規則”

第一,長輩拉你進群,你不能不進;進了群就不能退,這樣顯得不禮貌。第二,群裡的消息必須仔細閱覽,更不能遮罩。第三,不能在群裡闢謠,這是大不孝。第四,長輩@你的時候不能不回復。第五,家族群裡發的紅包一定要搶,那是關愛。第六……

這些“規則”一定要牢記在心,不然親情的小船兒說翻就翻。小編曾因觸犯第三條規定,在一眨眼的功夫被爹地踢出群聊。

你不喜歡又如何,反正你也退不得,我就是要見證你看不慣我又不能把我如何的時刻——家族群就是這麼“腹黑”。

吐槽歸吐槽,家族微信群的出現確實方便了家人平日裡傳遞資訊,但維繫親情還是要多靠日常生活線下聯繫。雖然因為相互之間年齡差距較大而造成共同語言交集較少,交流尷尬的情況時有發生,但對於長輩們無傷大雅的表情包和雞湯,我們一笑而過就好。

而對於那些可能會對他們造成財產損失甚至健康傷害的養生謠言,在給長輩留足面子的私聊中闢謠過後,別忘了幫助他們多多關注一些權威靠譜又實用的訂閱號。

今天的內容先說到這裡。小編媽媽又在亂七八糟的訂閱號上看什麼《關燈看手機,眼睛會得癌》了,小編預計她下一秒可能就會把連結分享到家族群,小編得攔著她點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