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泛娛樂內容的商業化想像是什麼?馬薇薇、萬達影業、新片場們這麼說……

馬薇薇:“非常能說”能不能成為一種內容產品並持續發力?

跨界是馬薇薇近幾年來的主題, 而“非常能說”是她身上最公認的標籤, 她也這樣介紹她米果文化的同事們。 對於米果文化創始人、副董事長的這個已經並不算新的角色, 馬薇薇看起來依然遊刃有餘。

米果文化是由網路綜藝《奇葩說》幾位明星辯手發起的創業項目, 代表作是音訊付費產品《好好說話》, 系統化地把辯論、演講、說服、溝通、談判五個不同層次的語言藝術, 濃縮為每天6到8分鐘的時長。

馬薇薇介紹了米果文化設計產品的背後邏輯。

娛樂這件事是不會有人來逼迫你的, 都是自發主動地形成, 但學習不一樣, 學習的准入門檻很高。 傳統教育是改變用戶, 人雖然有好奇心, 但是懶惰比好奇心更強烈, 為了不改變用戶, 我們只能去改變傳授知識的方式。

馬薇薇說:娛樂帶給我們的驚喜是“哈!”,

比說奇葩說, 觀眾看完的反應是“哈哈哈哈”, 看著開心;看過之後可能還會有人覺得“奧~”, 原來表達還可以是這樣的, 這已經不僅僅源於被取悅, 而是獲取知識的快感;再進一步, 我們在成立了米果文化, 做了好好說話之後, 完成了從“奧~”到“嗯……”的跨越, 在娛樂的同時有更多收穫。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利用娛樂降低學習門檻, 提升學習效率。 每天花40分鐘去成為對某個行業略有瞭解的10%或者30%的人, 而不一定要每天花大量時間去成為精通行業的1%的人。

即便已經推出了音訊內容“好好說話”, 並即將推出知識類音訊內容“小學問”, 馬薇薇也並不認為“能說”這件事兒可以直接成為產品。

“我們有個特點是非常能說, 但是能不能成為內容產品並持續發力呢?我覺得不能,

不可能售賣這個能力到天荒地老。 我們知識售賣對輸出端的把控, 就是人形翻譯機, 這個是無限的。 我們現在就是做記憶麵包的師傅, 要把麵包加工成好吃的、營養的、讓人樂於接受的知識速食。 ”

網劇網大VS傳統影視行業:如何揚長避短?

目前, 萬達影業是全世界擁有最多的院線數量的集團, 排片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但萬達影業副總經理韋翔東說, 萬達擁有平臺優勢, 想要進一步發光發彩還需要人員優勢。

這也是熱度傳媒副總裁趙克文所說, 網大網劇需要更多優秀的創作人, 要有合理的篩選機制。

年輕創作人的力量被越發看重。

網路電影電視劇和傳統影視行業可以進行很好的結合, 優勢互補。

韋翔東說:“這幾年電影票房增長比較緩慢, 其實是歸於理性、平穩增長, 但是觀眾對於好的內容的需求是增強的。 電影觀眾其實可以涵蓋在網劇的觀眾裡, 網劇的發展前景是很大的。 電影的票房有一部分是好萊塢影片撐起來的, 但我們的網劇都是國人再看, 付費意願也很強。 萬達影業在做網劇方面的平臺優勢不那麼強, 所以會考慮和其他人合作, 做網劇電影的聯動開發。 ”

現在的電視劇基本是殺不完的鬼子、鬥不完的後宮、聊不完的家常事, 內容有待多元化;而電影也需要一種普世價值觀,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大片很容易推廣到世界各地。

所以內容為王的基調永遠不變。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 作者:Cherry, 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703/20170329410859.shtml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