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廉政建設|聽“學思踐悟”:把握制度建設的根本原則

曉渝說

聽"學思踐悟":把握制度建設的根本原則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 很重要的一條是要深刻理解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必須毫不動搖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要準確把握制度建設的原則和方向, 把五年來管黨治党的思路舉措總結固化為科學管用的制度, 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大的氣力把全面從嚴治黨抓緊抓好。

提高党的建設科學化水準, 必須尊崇黨章、依規治黨, 讓制度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 加強党的領導, 是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根本方向和基本原則。 要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徵是党的領導, 任何一項制度都要有利於堅持和加強党的領導。 我們是擁有8900多萬黨員、440多萬個黨組織的執政黨, 要維護党的集中統一、探索實現自我淨化的有效途徑, 必須通過紮緊黨規黨紀的籠子,

提高管黨治党的制度化水準, 實現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相統一。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面從嚴治党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 做好“破”和“立”這篇大文章, 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踐需要和新鮮經驗結合起來, 梳理、歸納、提煉、總結, 制定修訂了80多部黨內法規, 為從根本上扭轉党的領導弱化、党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狀況提供了制度保障。

改革的本質是組織和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的重要原則就是要堅持實踐探索在前, 總結提煉在後。 組織創新的實踐和制度建設緊密相連, 實踐是制定規則的前提, 離開了豐富的實踐基礎, 制度就會脫離實際, 難以立得住、行得通;沒有制度的規範和指導,

實踐探索就難以持久深入、難以推廣複製。 體制機制變革不會一朝一夕完成, 制度建設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應堅持問題導向, 體現階段性特徵, 抓住當前的主要矛盾和最突出的問題。 有的制度之所以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制定得太快, 缺乏實踐基礎和細節支撐, 針對性不強, 結果放之四海皆不准, 致使制度的權威性嚴肅性大打折扣。 沒有體制機制創新, 不經過反復實踐, 制度創新就是一句空話。 立規修規講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沒有幹充分就不要急於制度化。 制定制度應當從提出工作要求入手, 先在一定範圍試驗, 在實踐中深化認識, 不斷探索完善, 等條件比較成熟、各方形成共識後,
再總結提煉固化成制度。 任何一個規則既是對前一階段實踐探索的經驗總結, 也是新實踐的開啟。 當新的實踐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就要上升為理性認識, 使制度與時俱進, 實現又一次昇華, 這就是制度建設的螺旋式上升。

黨章党規是管党治党建設黨的重要法寶。 戰勝黨面臨的風險挑戰, 離不開制度創新。 制度建設要為黨的領導、党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服務, 以改革創新精神和實事求是作風, 把制度建設貫穿於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始終, 讓全面從嚴治党的思路舉措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