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教育(漲點知識 走過路過20)三月三,薺菜煮雞蛋

一出家門, 想起了今天是農曆三月三。

之所以對三月三的記憶不是那麼很深刻, 因為老家真沒有過三月三的習俗, 後來出門在外, 才逐漸知道的。

這一天註定是與薺菜相關的。

走出社區時, 見社區門外那賣菜的小攤小販們的攤上擺著捆紮好的薺菜。 隨便問一下價格, 回說:“二塊五。 老闆, 來一把不?"

我笑笑, 離開。

來到公司裡, 一進食堂的門口, 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那是一種野菜的特殊的清香。 果然, 我見到平時中晚餐擺放飯盆的地方擺著一個大鐵桶, 桶裡就是用薺菜煮成的湯, 青青的薺菜裡臥著雞蛋。 食堂的員工想得如此周到, 也真是蠻拚的, 點個贊!

用碗盛一碗湯, 在這碗裡, 湯是那種非常養眼的淡淡的綠。 再剝一個雞蛋放在碗裡, 那民諺似乎就泡在這湯裡了:”三月三, 薺菜當靈丹。 ”“三月三, 薺菜煮雞蛋。 ”薺菜當靈丹, 說得是薺菜的藥用價值。 薺菜, 別名地菜、護生草、雞心菜, 其根、花、籽均能入藥。 在中藥裡, 薺菜的藥用價值非常廣泛, 被譽為“菜中甘草”。

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 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 《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 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 清朝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曰:“三三令節重廚房, 口味新調又一樁。 地米菜和雞蛋煮, 十分耐飽十分香。 ”詞中的地米菜即指薺菜。

古人是很有雅興的, 今人就只剩下一個“食”字了, 很難從那薺菜的葉脈之間吟誦出韻腳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