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明時節讓我們來聊聊“動物的身後事”你怎麼看

原標題:

清明時節讓我們來聊聊動物的身後事

工作人員在整理製作的標本。

數年前, 市民葉小姐家的狗狗死了, 由於找不到處理機構,

也不知道有什麼合適的處理方式, 她只好將狗狗的屍體用袋子裹住, 草草丟在了社區垃圾桶裡……

深圳這個大城市, 除了居住著千萬級的人口以外, 各種寵物、流浪動物, 乃至動物園裡的動物, 也在這裡努力生長。 深圳到底有多少動物生活著?它們生前為人們帶來歡樂, 離世後能否得到安葬?是被埋進某個無名角落, 還是棄於垃圾場?清明時節, 就讓我們來聊聊那些動物的身後事。

不少市民

就地掩埋寵物屍體

“當時也不知道還有其他處理方式, 我們也不可能直接把它扔了吧?”市民小賴回憶, 他小時候, 家裡養了一條京巴。 小賴上大學時, 這只京巴去世。 後來, 他家將愛犬的遺體埋到所住的福田某社區一個較少人出入的地方。

近年來, 飼養寵物的深圳家庭數量在逐漸增加。 據有關部門統計, 深圳登記在冊的寵物貓狗數量至少有20萬隻, 考慮到未登記的數量, 實際數目更高。 除了基數龐大, 並且仍在持續增長的寵物群體以外, 深圳還有為數並不少的流浪貓狗, 以及動物園、海洋公園內的動物, 乃至山林、海洋的野生動物, 其數量之多, 可能遠超常人想像。

它們要是死了, 怎麼辦?

深圳每年死亡人數近1.5萬人, 僅有的一家官方殯葬單位——深圳市殯儀館的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那麼, 每年“往生”的動物有多少?有媒體按其死亡比率進行過粗略計算, 僅以寵物而言, 每年需處理的死亡寵物貓、狗數量, 至少可達3萬隻, 這還沒算上其他動物屍體來源。

一旦處理不當, 動物屍體可能攜帶的病毒和疫病很容易會蔓延開來, 但很多時候, 人們缺乏對寵物死亡後如何處理的知識和資訊。

相關人士介紹, 就地掩埋是不少深圳市民處理寵物屍體的主要方法, 埋葬位址大多在家附近的社區花園內或附近公園。 但也有不少人將寵物屍體隨意丟棄。 據一名清潔人員介紹, 在自己負責的片區, 曾數次在垃圾桶裡發現小動物的屍體。 此外, 在野外、馬路、公園, 都曾有人發現小動物死屍, 這些動物中, 除了流浪動物, 有相當一部分是被主人遺棄。

個性化定制

寵物善終服務遍地開花

事實上, 深圳有專門的病害動物固廢或廢棄肉類產品處理機構。 晶報記者從深圳市動物衛生監督所(以下簡稱市動監所)瞭解到,

所有在深圳死亡的動物, 都有處理身後事的途徑, 並早已實現綠色殯葬——寵物主人可以自行將寵物屍體送到位於布吉街道的深圳市城市廢物處置中心, 也可以委託動物診療機構進行運送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疫法》的有關規定, 目前深圳市城市廢物處置中心是深圳市唯一的一家合法的病死動物處理機構, 其日處理量也基本能滿足全市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 該中心的處置雖為免費, 但作業時系將所有的動物屍體一起進行高溫高壓無害化焚燒, 因此不能提供骨灰留存。

把動物無害化處理, 僅僅是滿足了城市發展的需要, 但在如何善待生命的問題上, 或許還有別的選項。 對於該項服務,

市民陳先生就認為存在兩個較為明顯的問題:集體火化意味著寵物主人的情感寄託得不到滿足;相較於人的身後事在殯儀館處置, 知道這項動物無害化處理服務者寥寥。 “相對於人死亡後由民政機構進行統一處理, 為什麼不能也設置一個動物殯儀館?”陳先生的問題, 或許在如今的深圳, 能得到解答。

除了集中無害化處理以外, 訴諸感情的個性化定制寵物善終服務, 實際上也開始在深圳遍地開花。

晶報記者簡單上網搜索“寵物殯儀館”, 就得到了199萬個搜索結果, 而圍繞深圳的寵物善終服務, 就有包括芳草地、天堂愛寵、樂善、廣州青山、廣州寵愛有佳在內的多家機構。 晶報記者也就此採訪了深圳市多家寵物醫療機構。 瑞鵬寵物醫院、皇家寵物醫院等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主人需要單獨對寵物火化,醫院可以提供專業寵物殯儀館的號碼方便聯繫。

寵物火化後的骨灰被放在器皿內保存。

寵物主人通過寫寄思卡的方式寄託哀思。

寵物善終

主人情感寄託的昇華

“這是阿B,是一隻京巴,陪伴了主人十幾年。”“這是寶寶,是一隻小兔子,主人給它洗了個澡,不知怎麼就去世了。”“這是一位元新加坡客戶養的三隻小泰迪,因病去世。”在佈置溫馨的現場,負責人呂駿對著資料庫介紹起自己送走的一個個小動物。位於石岩的這家寵物服務公司,專為客戶提供寵物離世後的屍體火化及相關送別服務。

一次完整的服務從上門迎接開始。途中,工作人員會向寵物主人瞭解去世寵物的基本資訊和對服務的需求。將去世寵物帶回公司後,工作人員會先進行適當的清洗,整理毛髮、撒上花瓣。整理遺體過後,是簡單的告別儀式。工作人員會念一段出自聖經的話,“凡事皆有定期,萬物皆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哭有時,笑有時……”然後便把時間交給主人。在這最後的時光裡,有人因悲傷而痛哭不已,也有人把寵物生前的大小事講給呂駿聽,甚至有顧客曾抱著愛犬絮絮叨叨講了一個多小時的話。

“每次火化之前,我們會先把爐子打掃乾淨。”走進角落的火化室,一股還未散去的悶熱撲面而來。呂駿向記者介紹,前一天的晚上9點多,剛有一隻小兔子離去,主人連夜將它送過來。一段短暫的告別儀式後,兔子被放進記者面前的火化爐內,進行約40分鐘、燃燒溫度約1500℃的火化。呂駿稱,目前國內並沒有專門生產的“寵物屍體火化爐”,一般都是由其他焚燒爐改造而成,原理差不多。

最後,由主人選擇海葬、樹葬等方式進行安葬,或者是將骨灰放在小骨灰盒或紀念品裡拿回家中珍藏。有些主人不忍再處理骨灰,也會交給呂駿保管,一段時間後統一安排海葬或樹葬。基本上,辦理完一整套寵物殯葬服務,價格千元以上不等。

“有一回,一家三口將一隻10多歲的京巴犬送了過來。”這家的爸爸,是呂駿從業以來印象最深的客戶。衣著光鮮的爸爸看起來特別“酷”,從到達呂駿公司將京巴犬“得得”的屍體交給呂駿起,就全程板著臉、沉默不語。清洗完小狗的遺體,媽媽和兒子在大廳最後和“得得”告別時,爸爸也沒有起身,仍獨自坐在沙發上發呆。送走“得得”後,媽媽和爸爸商量,回家就把沾了“得得”尿液的床單給換了。這位爸爸強硬地回答,“換什麼換,不換!”呂駿這才發現,這位酷酷的大叔,

早已淚流滿面。

基於這種人對寵物的深厚感情,呂駿和工作人員一直在尋找一些有意義、可供客戶親手製作的紀念品。他嘗試用印表機將寵物生前的相片列印在卡片上,作為送別信;在碳酸鈣製作的印泥上留下寵物的爪印;在玻璃瓶裡繪製彩色沙瓶畫、用骨灰代替白色的沙子……儘管公司才剛起步,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除了火化相關的成本,他還將大部分的精力花在公司的佈景、產品的開發,力求使寵物主人對寵物最後的記憶停留在一個平靜、舒適的環境裡。

標本製作

越來越受市民歡迎

走上深圳市某標本藝術有限公司的二樓,一隻可愛的小狗靜靜趴在大廳的地面上,正朝來人俏皮地吐著小舌頭……若非看到小狗腳邊的木框和它完全靜止不動的神態,記者根本沒想到這是一個動物標本!該公司負責人、深圳工匠藝術大師鄭永鋒說,這只小狗並非名貴的品種,但它和主人感情很好。小狗去世時,主人不舍它的離開,所以將它送到鄭永鋒處,要求製成標本,希望它能以另一種形式繼續陪伴主人。目前,這只小狗標本基本已經完成,其主人由於身在國外,暫未前來領回。

“一般把寵物屍體送來我們這兒做標本的,都是對寵物很有感情的人。”從事動物標本製作工作10餘年的鄭永鋒,最近幾年發現,除了以往和自己長期合作的研究所、動物園等客戶,越來越多的深圳市民將家養寵物屍體送到他這兒,請他幫忙製成標本。寵物標本和其他動物標本相比,最大的難度在於:主人太過熟悉寵物的一切。標本的神情與寵物生前有些許不同,主人也會發現。而為了讓寵物標本逼真、更好地“復活”,鄭永鋒一般會要求寵物主人提供寵物生前從各個角度拍攝的照片,甚至談談寵物的性情、特徵,來決定標本最終的姿態、動作。在製作過程中,技術人員也會不斷和主人溝通,調整標本的儀態,確保製作出令主人滿意的標本。

別看一般家養的寵物體型小,但製作起標本來,技術人員投入的心血卻一樣不少:製作前,需要先對寵物屍體進行複雜的測量工作,只有獲得準確的資料,才能更好地還原寵物。鄭永鋒介紹,一般的哺乳動物需要測量多達60項資料,內容包括體長、尾長、足長、胸圍、腰圍等。記錄下測量資料後,標本製作工作從皮毛的剝制開始,棄去大部分骨骼和肉體,將皮毛小心翼翼地從身體分離,進行消毒、脫脂、防腐等工序後備用。再根據測量資料雕制樹脂假體,最後從頸部開始,從上向下手工縫合皮毛,調整耳部、眼瞼的位置,理順標本的毛髮。

剝制後的骨骼和肉體等物,有的會在主人的要求下進行火化喪葬處理,有的則是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這一套精工細活下來,需花費大約半年的時間。完成的寵物標本,僅有皮毛取自於寵物本身,標本的肢體由假體模型填充製成。業內人士表示,製作這樣一個栩栩如生的寵物標本,至少需要5000元,而這個價位,比大部分寵物本身的價格,都要高。“所以這還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鄭永鋒表示。

動物殯葬行業

屬於監管空白

時至今日,到底有多少市民會選擇將寵物的屍體製作為標本保存?鄭永鋒每年製作的寵物標本約有200~300只左右,但他接到的更多訂單,是科研單位、教育機構等委託製作用於教學用的標本,以及用作裝飾用的工藝品標本。

寵物善終服務及標本製作算是較新的行業,採訪過程中晶報記者發現,有多家提供寵物善終服務的單位直言,沒有人來監管他們。

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會長喻信益表示,在協會成立之前,深圳寵物遺體的處理問題並沒有得到太大的關注。市民對寵物遺體的處理方式大多為直接拋棄在垃圾桶裡、或者直接就地掩埋。但這樣的處理方式確有遺患,動物遺體如不妥當處理,除腐爛發臭產生環境污染,有些因患疾病而死亡的動物還可能成為傳染疾病的根源,威脅附近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為解決這一社會問題,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聘請了專職人員,購置車輛、配置兩名司機,專門處理寵物遺體,僅向有需要的市民象徵性收費。喻信益建議,市民家中若有寵物去世,可以直接撥打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的熱線電話由他們代為處理遺體,或找正規的寵物醫院進行運送處理。

儘管寵物殯葬業預計市場不小,但有律師稱,目前我國對寵物殯葬行業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屬於監管空白。晶報記者從相關部門瞭解到,由於寵物殯葬服務涉及多個部門,尚無一個部門可以主管該業務,深圳也暫未出臺相關的法規。寵物火化服務公司的呂駿也坦言,據瞭解,開展寵物火化服務需要經過環保局、林業局、民政局三方審批。他拿到營業執照後,曾到相關部門詢問審批流程,但幾個部門都沒有正式回應。

有從事寵物殯葬行業的業內人士認為,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食品、用品用具等產品和服務目前已初步形成產業鏈,逐漸成熟、完善。但寵物殯葬這一塊,目前僅有零星幾家企業在做,行業規範性較差。

儘管存在問題,但對於像呂駿這樣的從業人士而言,為動物辦理身後事,是一種給人帶來慰藉的工作。一對母女曾在儀式結束後這樣對呂駿說,“我希望它能走得安詳,希望它不要痛苦,希望下輩子它投個好胎。最後的記憶是在這樣溫馨的環境裡而不是在冷冰冰的醫院,心裡好受多了。”

據悉,為解決城市病害動物固廢或廢棄肉類產品處理,深圳市成立了城市廢物處置中心,隸屬於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是公益類事業單位。該項目採用國際一流的高溫滅菌-脫水反應釜處理的核心技術處理病害禽畜,總設計日處理能力57噸,當前正常運行日處理量為15-25噸。據市動監所介紹,目前深圳市死亡動物的主要來源包括:畜禽屠宰加工場所發現的由於運輸死亡或檢疫不合格發現的病死動物,這些病死動物均在駐屠宰加工場檢疫轄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人員的監督下,由場方使用專門運輸車輛運至市城市廢物處置中心進行處理。

其他病死動物來源還有:深圳野生動物園、動物診療機構、流浪犬貓等。深圳野生動物園內個體較大的死亡動物也是運送至該中心進行處理。

深圳市寵物診療行業成立了“深圳動物醫療行業協會”,規範了動物診療過程中發現病死動物的處理,由協會統一安排車輛進行收運,個別區設立了流浪犬貓收容站,死亡動物均是送至該中心進行處理,全年運送處理的犬貓約5000只。

來源:晶報 瑞鵬寵物醫院、皇家寵物醫院等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主人需要單獨對寵物火化,醫院可以提供專業寵物殯儀館的號碼方便聯繫。

寵物火化後的骨灰被放在器皿內保存。

寵物主人通過寫寄思卡的方式寄託哀思。

寵物善終

主人情感寄託的昇華

“這是阿B,是一隻京巴,陪伴了主人十幾年。”“這是寶寶,是一隻小兔子,主人給它洗了個澡,不知怎麼就去世了。”“這是一位元新加坡客戶養的三隻小泰迪,因病去世。”在佈置溫馨的現場,負責人呂駿對著資料庫介紹起自己送走的一個個小動物。位於石岩的這家寵物服務公司,專為客戶提供寵物離世後的屍體火化及相關送別服務。

一次完整的服務從上門迎接開始。途中,工作人員會向寵物主人瞭解去世寵物的基本資訊和對服務的需求。將去世寵物帶回公司後,工作人員會先進行適當的清洗,整理毛髮、撒上花瓣。整理遺體過後,是簡單的告別儀式。工作人員會念一段出自聖經的話,“凡事皆有定期,萬物皆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哭有時,笑有時……”然後便把時間交給主人。在這最後的時光裡,有人因悲傷而痛哭不已,也有人把寵物生前的大小事講給呂駿聽,甚至有顧客曾抱著愛犬絮絮叨叨講了一個多小時的話。

“每次火化之前,我們會先把爐子打掃乾淨。”走進角落的火化室,一股還未散去的悶熱撲面而來。呂駿向記者介紹,前一天的晚上9點多,剛有一隻小兔子離去,主人連夜將它送過來。一段短暫的告別儀式後,兔子被放進記者面前的火化爐內,進行約40分鐘、燃燒溫度約1500℃的火化。呂駿稱,目前國內並沒有專門生產的“寵物屍體火化爐”,一般都是由其他焚燒爐改造而成,原理差不多。

最後,由主人選擇海葬、樹葬等方式進行安葬,或者是將骨灰放在小骨灰盒或紀念品裡拿回家中珍藏。有些主人不忍再處理骨灰,也會交給呂駿保管,一段時間後統一安排海葬或樹葬。基本上,辦理完一整套寵物殯葬服務,價格千元以上不等。

“有一回,一家三口將一隻10多歲的京巴犬送了過來。”這家的爸爸,是呂駿從業以來印象最深的客戶。衣著光鮮的爸爸看起來特別“酷”,從到達呂駿公司將京巴犬“得得”的屍體交給呂駿起,就全程板著臉、沉默不語。清洗完小狗的遺體,媽媽和兒子在大廳最後和“得得”告別時,爸爸也沒有起身,仍獨自坐在沙發上發呆。送走“得得”後,媽媽和爸爸商量,回家就把沾了“得得”尿液的床單給換了。這位爸爸強硬地回答,“換什麼換,不換!”呂駿這才發現,這位酷酷的大叔,

早已淚流滿面。

基於這種人對寵物的深厚感情,呂駿和工作人員一直在尋找一些有意義、可供客戶親手製作的紀念品。他嘗試用印表機將寵物生前的相片列印在卡片上,作為送別信;在碳酸鈣製作的印泥上留下寵物的爪印;在玻璃瓶裡繪製彩色沙瓶畫、用骨灰代替白色的沙子……儘管公司才剛起步,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除了火化相關的成本,他還將大部分的精力花在公司的佈景、產品的開發,力求使寵物主人對寵物最後的記憶停留在一個平靜、舒適的環境裡。

標本製作

越來越受市民歡迎

走上深圳市某標本藝術有限公司的二樓,一隻可愛的小狗靜靜趴在大廳的地面上,正朝來人俏皮地吐著小舌頭……若非看到小狗腳邊的木框和它完全靜止不動的神態,記者根本沒想到這是一個動物標本!該公司負責人、深圳工匠藝術大師鄭永鋒說,這只小狗並非名貴的品種,但它和主人感情很好。小狗去世時,主人不舍它的離開,所以將它送到鄭永鋒處,要求製成標本,希望它能以另一種形式繼續陪伴主人。目前,這只小狗標本基本已經完成,其主人由於身在國外,暫未前來領回。

“一般把寵物屍體送來我們這兒做標本的,都是對寵物很有感情的人。”從事動物標本製作工作10餘年的鄭永鋒,最近幾年發現,除了以往和自己長期合作的研究所、動物園等客戶,越來越多的深圳市民將家養寵物屍體送到他這兒,請他幫忙製成標本。寵物標本和其他動物標本相比,最大的難度在於:主人太過熟悉寵物的一切。標本的神情與寵物生前有些許不同,主人也會發現。而為了讓寵物標本逼真、更好地“復活”,鄭永鋒一般會要求寵物主人提供寵物生前從各個角度拍攝的照片,甚至談談寵物的性情、特徵,來決定標本最終的姿態、動作。在製作過程中,技術人員也會不斷和主人溝通,調整標本的儀態,確保製作出令主人滿意的標本。

別看一般家養的寵物體型小,但製作起標本來,技術人員投入的心血卻一樣不少:製作前,需要先對寵物屍體進行複雜的測量工作,只有獲得準確的資料,才能更好地還原寵物。鄭永鋒介紹,一般的哺乳動物需要測量多達60項資料,內容包括體長、尾長、足長、胸圍、腰圍等。記錄下測量資料後,標本製作工作從皮毛的剝制開始,棄去大部分骨骼和肉體,將皮毛小心翼翼地從身體分離,進行消毒、脫脂、防腐等工序後備用。再根據測量資料雕制樹脂假體,最後從頸部開始,從上向下手工縫合皮毛,調整耳部、眼瞼的位置,理順標本的毛髮。

剝制後的骨骼和肉體等物,有的會在主人的要求下進行火化喪葬處理,有的則是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這一套精工細活下來,需花費大約半年的時間。完成的寵物標本,僅有皮毛取自於寵物本身,標本的肢體由假體模型填充製成。業內人士表示,製作這樣一個栩栩如生的寵物標本,至少需要5000元,而這個價位,比大部分寵物本身的價格,都要高。“所以這還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鄭永鋒表示。

動物殯葬行業

屬於監管空白

時至今日,到底有多少市民會選擇將寵物的屍體製作為標本保存?鄭永鋒每年製作的寵物標本約有200~300只左右,但他接到的更多訂單,是科研單位、教育機構等委託製作用於教學用的標本,以及用作裝飾用的工藝品標本。

寵物善終服務及標本製作算是較新的行業,採訪過程中晶報記者發現,有多家提供寵物善終服務的單位直言,沒有人來監管他們。

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會長喻信益表示,在協會成立之前,深圳寵物遺體的處理問題並沒有得到太大的關注。市民對寵物遺體的處理方式大多為直接拋棄在垃圾桶裡、或者直接就地掩埋。但這樣的處理方式確有遺患,動物遺體如不妥當處理,除腐爛發臭產生環境污染,有些因患疾病而死亡的動物還可能成為傳染疾病的根源,威脅附近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為解決這一社會問題,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聘請了專職人員,購置車輛、配置兩名司機,專門處理寵物遺體,僅向有需要的市民象徵性收費。喻信益建議,市民家中若有寵物去世,可以直接撥打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的熱線電話由他們代為處理遺體,或找正規的寵物醫院進行運送處理。

儘管寵物殯葬業預計市場不小,但有律師稱,目前我國對寵物殯葬行業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屬於監管空白。晶報記者從相關部門瞭解到,由於寵物殯葬服務涉及多個部門,尚無一個部門可以主管該業務,深圳也暫未出臺相關的法規。寵物火化服務公司的呂駿也坦言,據瞭解,開展寵物火化服務需要經過環保局、林業局、民政局三方審批。他拿到營業執照後,曾到相關部門詢問審批流程,但幾個部門都沒有正式回應。

有從事寵物殯葬行業的業內人士認為,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食品、用品用具等產品和服務目前已初步形成產業鏈,逐漸成熟、完善。但寵物殯葬這一塊,目前僅有零星幾家企業在做,行業規範性較差。

儘管存在問題,但對於像呂駿這樣的從業人士而言,為動物辦理身後事,是一種給人帶來慰藉的工作。一對母女曾在儀式結束後這樣對呂駿說,“我希望它能走得安詳,希望它不要痛苦,希望下輩子它投個好胎。最後的記憶是在這樣溫馨的環境裡而不是在冷冰冰的醫院,心裡好受多了。”

據悉,為解決城市病害動物固廢或廢棄肉類產品處理,深圳市成立了城市廢物處置中心,隸屬於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是公益類事業單位。該項目採用國際一流的高溫滅菌-脫水反應釜處理的核心技術處理病害禽畜,總設計日處理能力57噸,當前正常運行日處理量為15-25噸。據市動監所介紹,目前深圳市死亡動物的主要來源包括:畜禽屠宰加工場所發現的由於運輸死亡或檢疫不合格發現的病死動物,這些病死動物均在駐屠宰加工場檢疫轄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人員的監督下,由場方使用專門運輸車輛運至市城市廢物處置中心進行處理。

其他病死動物來源還有:深圳野生動物園、動物診療機構、流浪犬貓等。深圳野生動物園內個體較大的死亡動物也是運送至該中心進行處理。

深圳市寵物診療行業成立了“深圳動物醫療行業協會”,規範了動物診療過程中發現病死動物的處理,由協會統一安排車輛進行收運,個別區設立了流浪犬貓收容站,死亡動物均是送至該中心進行處理,全年運送處理的犬貓約5000只。

來源:晶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