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上最全大白菜高清病害圖譜!

大白菜猝倒病

危害症狀:該病主要在幼苗長出1-2片真葉期發生, 3片真葉後, 發病較少。

幼苗受害:露出土表的莖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狀縊縮,

後為黃褐色乾枯, 往往子葉尚未凋萎, 即突然猝倒, 致使幼苗倒伏。

防治方法:

①選擇地勢高, 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 播前一次灌足底水, 出苗後儘量不澆水, 必須澆水時選擇晴天澆小水, 不宜大水漫灌。

②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0.3-0.4%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

加上種子重量0.3-0.4%的5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③苗床發現病株, 應及時拔除, 可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嘧菌·百菌清;霜黴威鹽酸鹽, 或惡黴·甲霜。

2、大白菜軟腐病

危害症狀:各生育期均可為害, 以蓮座期到包心期發病為主, 病部軟腐, 有硫化氫惡臭味。

發病初期外葉萎蔫, 葉柄基部腐爛, 病葉癱倒, 露出葉球;有時莖基部腐爛並延及心髓, 充滿黃色黏物。

少數菜株外葉濕腐, 乾燥時爛葉乾枯呈薄紙狀緊裹住葉球, 或葉球內外葉良好, 只是中間菜葉自邊緣向內腐爛。 為害嚴重時, 全田腐爛。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品種;避免連作;適期播種, 適當稀植;早間苗, 晚定苗, 適度蹲苗;小水勤灌, 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 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內鉀德, 增強苗勢;發現病株後及時清除, 病穴撒石灰進行消毒, 將田間病殘體帶出集中深埋或燒毀。

②預防:種子處理, 播種前可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1%拌種。 發病前可選用下列藥劑預防:20%喹菌酮水劑800-1000倍液, 或20%噻菌酮懸浮劑600-800倍液, 或47%氧氯化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對水均勻噴霧。

③發病初期, 選用下列殺菌劑防治:農用硫酸鏈黴素;氯溴異氰尿酸, 或噻菌銅。

3、大白菜根腫病

危害症狀:在我國各省分佈廣泛, 其中南方白菜產區發病嚴重。

苗期受害:嚴重時幼苗枯死。

成株期受害:基部葉片逐漸變黃萎蔫失水;主、側根和鬚根形成大小不等的腫瘤, 腫瘤開始時表面開始光滑, 後變粗糙, 龜裂;植株矮小, 生長緩慢, 嚴重時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①重病地與非十字花科輪作6年;高壟栽培,雨後及時排水;酸性土壤地儘量施用石灰調節;施足底肥,增施腐殖酸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金利調理土壤酸鹼度,促進根系發育,增強苗勢;及時將田間病殘體帶出集中深埋或燒毀。

②在播種時,可用20%五氯硝基苯粉劑1-2kg/畝處理定植穴內土壤。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40%氟啶胺140-160倍液灌穴。

4、大白菜霜黴病

危害症狀:各生育期均可為害,主要為害葉片。

苗期發病:子葉背面出現白色黴層,嚴重時幼苗枯死。

成株期發病:葉正面出現灰白色、淡黃色邊緣不明顯的病斑,後擴大為黃褐色病斑,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葉背密生白色黴層。病斑多時相互連接,使病葉局部或整葉枯死。

防治方法:

①適期播種,適當稀植;早間苗,晚定苗,適度蹲苗;小水勤灌,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海力寶、腦白金、贏利來,增強苗勢;清除病殘體並帶出集中深埋或燒毀。

②種子處理:可用3.5%咯菌·精甲霜懸浮種衣劑、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拌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丙森鋅;代森銨,或氟菌·霜黴威。

5、大白菜炭疽病

危害症狀:大白菜炭疽病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其中以長江流域受害最重。

葉片染病:初期產生近圓形、水漬狀、中央白色、邊緣褐色、稍凹陷病斑,後期變為白色至灰自色半透明紙狀病斑,易破裂穿孔。

葉柄或葉脈染病:有橢圓形或梭形、黃褐至灰褐色、邊緣色深、顯著凹陷病斑,有時向兩端開裂。嚴重時整片葉和整個葉柄病斑密佈,相互形成不規則大斑,短期內使葉片萎黃枯死。

防治方法:

①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海藻素套餐肥嘉美海洋之星、核動力,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種子處理:用溫湯法處理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3-0.4%拌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或唑醚·代森聯。

6、大白菜黑斑病

危害症狀:主要為害葉片,下部老葉發病早且重,外葉發病較嚴重,球葉次之,心葉最輕。

葉片發病:出現圓形,褐色或深褐色病斑,有明顯的同心輪紋,有黃暈;高溫高濕時病部穿孔;嚴重時,半葉或整葉枯死。葉柄發病:暗褐色、縱條狀、稍凹陷的病斑;潮濕時病斑上產生黑色黴狀物。

防治方法:

①選種耐病品種;與非十字花科輪作2-3年;適期播種,適當稀植;小水勤灌,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含腐殖酸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金點、贏利來、內鉀德,增強苗勢;發現病株後及時清除,將田間病殘體帶出集中深埋或燒毀。

②種子處理:可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或50%腐黴利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2-0.3%拌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苯醚甲環唑;噁酮·錳鋅;戊唑醇,或嘧啶核苷類抗菌素。

7、大白菜白斑病

危害症狀:主要為害葉片。

葉片發病:初期產生灰褐色小斑點,後擴大成圓形或近圓形、中央灰白色、半透明狀病斑,有汙綠色暈圈,容易破裂穿孔。

潮濕時,病斑背面有稀疏的淡灰色黴狀物;嚴重時,病斑連成片,呈不規則形的大斑,最後葉片乾枯。

防治方法:

①與非十字花科輪作2-3年;適當晚播,適當稀植;小水勤灌,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海膽素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海力寶、贏利來,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殘枝敗葉。

②種子處理,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後撈出,用清水洗淨後播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乙鋁·錳鋅;丙環唑,或異菌脲+百菌清。

8、大白菜黑腐病

危害症狀:各個生長時期都會發病。

幼苗發病:子葉邊緣呈水浸狀,根髓部變黑,迅速枯死。

成株期發病:從葉片邊緣開始發病,逐漸向內擴展,形成“V”字型黑褐色病斑,周圍變黃,病健交界處不明顯,病斑內網狀葉脈變褐或變黑。

葉柄發病:沿維管束向上發展,形成褐色幹腐,葉片歪向一側,半邊葉片發黃;嚴重時,葉片枯死或折倒。

防治方法:

①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內鉀德、贏利來,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②種子處理:可用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2000-40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浸種15-20分鐘,撈出後用清水洗淨,晾乾後播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農用硫酸鏈黴素;噻菌酮,或氯溴異氰尿酸。

9、大白菜白銹病

危害症狀:主要為害葉片,採種株可危害花梗和花器。

葉片受害:初期葉面產生淡綠色的邊緣不明顯小斑點,後變黃,葉片背面長出稍隆起,外表有光澤的白色膿瘡狀斑點,有時多個斑點癒合成塊,成熟後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狀物;嚴重時,病葉黃枯。莖和花梗受害:肥腫彎曲,呈“龍頭”狀,色澤變淡,與霜黴病症狀相似,但病部長有白色膿皰狀斑點。

花器受害:呈肥大畸形,花瓣變綠色,經久不凋。莢果受害:細小彎曲,不結實或種子細小乾癟。

防治方法:

①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內鉀德,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霜黴威;甲霜靈,或百菌清。

10、大白菜細菌性角斑病

危害症狀:主要發生在苗期至包心初期。發病初期葉背出現水漬狀凹陷斑,後變為大小不一、受葉脈限制的膜狀不規則角斑。

葉面病斑呈鐵銹色或灰褐色油漬狀;濕度大時,葉背病斑溢出乳白色菌濃;乾燥時,病部開裂或穿孔。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含腐殖酸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金點、金利,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農用硫酸鏈黴素;噻菌酮,或氯溴異氰尿酸。

11、大白菜病毒病

危害症狀:大白菜病毒病在我國各蔬菜產區普遍發生,為害嚴重,以夏秋季節發病較重。

苗期染病:心葉呈明脈或葉脈褪綠,後變為濃淡綠色相間的斑駁或花葉,葉片皺縮不平,心葉扭曲,生長緩慢。成株期染病:感病早的葉片皺縮、凹凸不平、質硬而脆,葉背葉脈上有褐色的稍凹陷壞死斑點或條紋,植株明顯矮化畸形,不包心;感病晚的只有一側成皺縮畸形或輕微皺縮和花葉,仍能包心,內層葉上有灰褐色小點。

種株染病:抽薹慢,薹短或花梗扭曲畸形,植株矮小,新生葉明脈或花葉,老葉有褐色壞死斑,花蕾發育不良畸形,不結莢或果莢小,籽粒不飽滿,發芽率低,病株根系不發達,嚴重影響生長發育。

防治方法:

①選種抗病品種;適時早播;苗期用銀灰色膜或塑膠反光膜避蚜;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植株長勢。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菇類蛋白多糖;鹽酸嗎啉胍·鋅,或甯南黴素。

12、大白菜菌核病

危害症狀:貯藏期菜幫及田間植株均可受害。幼苗期輕病株無明顯症狀,重病株根莖腐爛並生白黴,大田移栽後病情不斷擴展,至抽薹後達高峰。

莖杆發病:出現淺褐色凹陷病斑,後變為白色,最後皮層朽腐,纖維散離成亂麻狀,莖腔中空,內生黑色鼠糞狀菌核;潮濕時,病部表面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和黑色菌核;受害輕時,發育不良或爛根、爛莖,植株矮小,產量降低;受害嚴重時,莖杆折斷,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輪作、深耕;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增施含腐殖酸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金點金利,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腐黴利;菌核淨,或異菌脲。

13、大白菜褐斑病

危害症狀:大白菜褐斑病主要為害葉片。葉片發病:初期為圓形或近圓形水浸狀小斑點,慢慢擴展為多角形或不規則形淺黃白色斑,有些受葉脈限制,邊緣突起呈褐色環帶。

防治方法:

①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種子處理:用溫湯法處理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3-0.4%拌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或唑醚·代森聯。

14、大白菜灰黴病

危害特徵:大白菜灰黴病是大棚大白菜和貯藏期的重要病害,分佈廣泛,嚴重影響產量和食用價值。

生長期為害:主要為害葉片及花序,病部為稍軟化淡褐色,後逐漸腐爛;潮濕時病部長出灰色黴狀物,不能食用。

貯藏期為害:主要侵害菜幫,病部由外向內擴展,初呈橢圓形水浸狀稍軟化斑,後形成大塊不規則形斑,潮濕時病部長出灰黴,後病部逐漸腐敗並波及鄰株;乾燥時,不長灰黴,易與軟腐病相混淆,但本病不臭,有別於軟腐病。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增加田間通透性;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貯藏菜窖內的溫度控制在0℃左右,防止濕度過高或高濕持續時間過長,以減少貯藏期發病。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嘧黴胺;異菌脲,或腐黴利。

15、大白菜褐腐病

危害症狀:主要為害葉片,白菜葉柄外壁接近地面菜幫上生有褐色至黑褐色凹陷斑,邊緣不明顯;濕度大時常產生褐色至黃褐色蛛絲狀菌絲及菌核;嚴重時葉柄基部腐爛或發黃脫落。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增加田間通透性;施足底肥,增施含腐殖酸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增強苗勢;及時摘除近地面的病葉,帶出田間深埋或銷毀,減少病原體。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惡黴靈;百菌清,或甲基硫菌靈。

16、大白菜白粉病

危害症狀:主要為害葉片、莖、花器及種莢,產生白粉狀黴層。

初期產生近圓形放射狀粉斑,後佈滿各部,發病輕的,病變不明顯,僅莢果略有變形;發病重的葉片褪綠黃化早枯,採種株枯死,種子瘦癟。

防治方法:

①選種抗性品種;實行輪作;及時清除病殘體,翻耕土地;及時排水,保持通透性,降低田間濕度。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百菌清;己唑醇,或吡唑醚菌酯。

17、大白菜細菌性葉斑病

危害症狀:多在苗期發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背生水漬狀小點,後葉面出現黃褐色圓形或不定形壞死斑,邊緣色較深,呈油漬狀,可連合為大斑塊。

乾燥時病斑質脆,易開裂;濕度大時手摸有黏感;嚴重時病斑密佈,致葉片乾枯。常與細菌性角斑病混合發生。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金利、內鉀德,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農用硫酸鏈黴素;噻菌酮,或氯溴異氰尿酸。

18、大白菜細菌性黑斑病

葉片發病:初期產生暗綠色水浸狀小斑點,逐漸變為淺黑色至黑褐色,可沿葉脈發展,後期病斑中央顏色較深且油光發亮,多個病斑連成不規則形大斑;嚴重時葉脈變成褐色,葉片扭曲變形、變黃脫落。

莖和種莢發病:常產生深褐色不規則條斑。

防治方法:

①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保持田間通透性;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種子可選用以下藥劑處理:琥膠肥酸銅或農用硫酸鏈黴素或中生菌素。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農用硫酸鏈黴素;噻菌酮,或氯溴異氰尿酸。

19、大白菜幹燒心病

危害症狀:大白菜幹燒心病是大白菜貯藏期常發生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常引起白菜葉球腐爛。

結球初期發病:嫩葉邊緣呈半透明水漬狀,脫水後呈白色帶狀萎蔫。

結球後發病:植株外觀正常,剝開葉球可見內葉葉緣部分變幹黃化,葉肉呈幹紙狀、帶狀病斑或不規則病斑,有時病斑擴展,葉組織呈水漬狀,葉脈淡黃褐色,病處汁液發黏,無臭味,病健部交界較為清晰,有時出現幹腐或濕腐。

貯藏期發病:易誘發細菌感染,後幹心變腐爛。

防治方法:

施用充分發酵的有機肥,分批分期追肥;高畦種植,小水勤澆;灌水後及時中耕,防止土壤板結、鹽鹼上升;避免用污水和咸水澆田;發現幹燒心立即澆水,並噴灑0.7%氧化鈣、0.7%硫酸錳溶液、800倍嘉美腦白金。

20、大白菜缺鉀

危害症狀:老葉葉緣變為青銅色,而後擴大到內葉。嚴重缺鉀時,老葉葉緣乾枯壞死,葉片脫落,內葉表面呈褐色。

防治方法:

每畝基施硫酸鉀50-60公斤,或在吸收鉀高峰期每畝追施嘉美核動力3-5公斤或贏利來8-10公斤。

本文由國泰嘉美技術團隊編輯整理

轉載請務必按以下格式注明

防治方法:

①重病地與非十字花科輪作6年;高壟栽培,雨後及時排水;酸性土壤地儘量施用石灰調節;施足底肥,增施腐殖酸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金利調理土壤酸鹼度,促進根系發育,增強苗勢;及時將田間病殘體帶出集中深埋或燒毀。

②在播種時,可用20%五氯硝基苯粉劑1-2kg/畝處理定植穴內土壤。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40%氟啶胺140-160倍液灌穴。

4、大白菜霜黴病

危害症狀:各生育期均可為害,主要為害葉片。

苗期發病:子葉背面出現白色黴層,嚴重時幼苗枯死。

成株期發病:葉正面出現灰白色、淡黃色邊緣不明顯的病斑,後擴大為黃褐色病斑,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葉背密生白色黴層。病斑多時相互連接,使病葉局部或整葉枯死。

防治方法:

①適期播種,適當稀植;早間苗,晚定苗,適度蹲苗;小水勤灌,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海力寶、腦白金、贏利來,增強苗勢;清除病殘體並帶出集中深埋或燒毀。

②種子處理:可用3.5%咯菌·精甲霜懸浮種衣劑、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拌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丙森鋅;代森銨,或氟菌·霜黴威。

5、大白菜炭疽病

危害症狀:大白菜炭疽病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其中以長江流域受害最重。

葉片染病:初期產生近圓形、水漬狀、中央白色、邊緣褐色、稍凹陷病斑,後期變為白色至灰自色半透明紙狀病斑,易破裂穿孔。

葉柄或葉脈染病:有橢圓形或梭形、黃褐至灰褐色、邊緣色深、顯著凹陷病斑,有時向兩端開裂。嚴重時整片葉和整個葉柄病斑密佈,相互形成不規則大斑,短期內使葉片萎黃枯死。

防治方法:

①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海藻素套餐肥嘉美海洋之星、核動力,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種子處理:用溫湯法處理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3-0.4%拌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或唑醚·代森聯。

6、大白菜黑斑病

危害症狀:主要為害葉片,下部老葉發病早且重,外葉發病較嚴重,球葉次之,心葉最輕。

葉片發病:出現圓形,褐色或深褐色病斑,有明顯的同心輪紋,有黃暈;高溫高濕時病部穿孔;嚴重時,半葉或整葉枯死。葉柄發病:暗褐色、縱條狀、稍凹陷的病斑;潮濕時病斑上產生黑色黴狀物。

防治方法:

①選種耐病品種;與非十字花科輪作2-3年;適期播種,適當稀植;小水勤灌,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含腐殖酸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金點、贏利來、內鉀德,增強苗勢;發現病株後及時清除,將田間病殘體帶出集中深埋或燒毀。

②種子處理:可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或50%腐黴利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2-0.3%拌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苯醚甲環唑;噁酮·錳鋅;戊唑醇,或嘧啶核苷類抗菌素。

7、大白菜白斑病

危害症狀:主要為害葉片。

葉片發病:初期產生灰褐色小斑點,後擴大成圓形或近圓形、中央灰白色、半透明狀病斑,有汙綠色暈圈,容易破裂穿孔。

潮濕時,病斑背面有稀疏的淡灰色黴狀物;嚴重時,病斑連成片,呈不規則形的大斑,最後葉片乾枯。

防治方法:

①與非十字花科輪作2-3年;適當晚播,適當稀植;小水勤灌,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海膽素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海力寶、贏利來,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殘枝敗葉。

②種子處理,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後撈出,用清水洗淨後播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乙鋁·錳鋅;丙環唑,或異菌脲+百菌清。

8、大白菜黑腐病

危害症狀:各個生長時期都會發病。

幼苗發病:子葉邊緣呈水浸狀,根髓部變黑,迅速枯死。

成株期發病:從葉片邊緣開始發病,逐漸向內擴展,形成“V”字型黑褐色病斑,周圍變黃,病健交界處不明顯,病斑內網狀葉脈變褐或變黑。

葉柄發病:沿維管束向上發展,形成褐色幹腐,葉片歪向一側,半邊葉片發黃;嚴重時,葉片枯死或折倒。

防治方法:

①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內鉀德、贏利來,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②種子處理:可用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2000-40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浸種15-20分鐘,撈出後用清水洗淨,晾乾後播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農用硫酸鏈黴素;噻菌酮,或氯溴異氰尿酸。

9、大白菜白銹病

危害症狀:主要為害葉片,採種株可危害花梗和花器。

葉片受害:初期葉面產生淡綠色的邊緣不明顯小斑點,後變黃,葉片背面長出稍隆起,外表有光澤的白色膿瘡狀斑點,有時多個斑點癒合成塊,成熟後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狀物;嚴重時,病葉黃枯。莖和花梗受害:肥腫彎曲,呈“龍頭”狀,色澤變淡,與霜黴病症狀相似,但病部長有白色膿皰狀斑點。

花器受害:呈肥大畸形,花瓣變綠色,經久不凋。莢果受害:細小彎曲,不結實或種子細小乾癟。

防治方法:

①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內鉀德,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霜黴威;甲霜靈,或百菌清。

10、大白菜細菌性角斑病

危害症狀:主要發生在苗期至包心初期。發病初期葉背出現水漬狀凹陷斑,後變為大小不一、受葉脈限制的膜狀不規則角斑。

葉面病斑呈鐵銹色或灰褐色油漬狀;濕度大時,葉背病斑溢出乳白色菌濃;乾燥時,病部開裂或穿孔。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含腐殖酸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金點、金利,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農用硫酸鏈黴素;噻菌酮,或氯溴異氰尿酸。

11、大白菜病毒病

危害症狀:大白菜病毒病在我國各蔬菜產區普遍發生,為害嚴重,以夏秋季節發病較重。

苗期染病:心葉呈明脈或葉脈褪綠,後變為濃淡綠色相間的斑駁或花葉,葉片皺縮不平,心葉扭曲,生長緩慢。成株期染病:感病早的葉片皺縮、凹凸不平、質硬而脆,葉背葉脈上有褐色的稍凹陷壞死斑點或條紋,植株明顯矮化畸形,不包心;感病晚的只有一側成皺縮畸形或輕微皺縮和花葉,仍能包心,內層葉上有灰褐色小點。

種株染病:抽薹慢,薹短或花梗扭曲畸形,植株矮小,新生葉明脈或花葉,老葉有褐色壞死斑,花蕾發育不良畸形,不結莢或果莢小,籽粒不飽滿,發芽率低,病株根系不發達,嚴重影響生長發育。

防治方法:

①選種抗病品種;適時早播;苗期用銀灰色膜或塑膠反光膜避蚜;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植株長勢。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菇類蛋白多糖;鹽酸嗎啉胍·鋅,或甯南黴素。

12、大白菜菌核病

危害症狀:貯藏期菜幫及田間植株均可受害。幼苗期輕病株無明顯症狀,重病株根莖腐爛並生白黴,大田移栽後病情不斷擴展,至抽薹後達高峰。

莖杆發病:出現淺褐色凹陷病斑,後變為白色,最後皮層朽腐,纖維散離成亂麻狀,莖腔中空,內生黑色鼠糞狀菌核;潮濕時,病部表面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和黑色菌核;受害輕時,發育不良或爛根、爛莖,植株矮小,產量降低;受害嚴重時,莖杆折斷,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輪作、深耕;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增施含腐殖酸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金點金利,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腐黴利;菌核淨,或異菌脲。

13、大白菜褐斑病

危害症狀:大白菜褐斑病主要為害葉片。葉片發病:初期為圓形或近圓形水浸狀小斑點,慢慢擴展為多角形或不規則形淺黃白色斑,有些受葉脈限制,邊緣突起呈褐色環帶。

防治方法:

①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種子處理:用溫湯法處理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3-0.4%拌種。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或唑醚·代森聯。

14、大白菜灰黴病

危害特徵:大白菜灰黴病是大棚大白菜和貯藏期的重要病害,分佈廣泛,嚴重影響產量和食用價值。

生長期為害:主要為害葉片及花序,病部為稍軟化淡褐色,後逐漸腐爛;潮濕時病部長出灰色黴狀物,不能食用。

貯藏期為害:主要侵害菜幫,病部由外向內擴展,初呈橢圓形水浸狀稍軟化斑,後形成大塊不規則形斑,潮濕時病部長出灰黴,後病部逐漸腐敗並波及鄰株;乾燥時,不長灰黴,易與軟腐病相混淆,但本病不臭,有別於軟腐病。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增加田間通透性;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貯藏菜窖內的溫度控制在0℃左右,防止濕度過高或高濕持續時間過長,以減少貯藏期發病。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嘧黴胺;異菌脲,或腐黴利。

15、大白菜褐腐病

危害症狀:主要為害葉片,白菜葉柄外壁接近地面菜幫上生有褐色至黑褐色凹陷斑,邊緣不明顯;濕度大時常產生褐色至黃褐色蛛絲狀菌絲及菌核;嚴重時葉柄基部腐爛或發黃脫落。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增加田間通透性;施足底肥,增施含腐殖酸類、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增強苗勢;及時摘除近地面的病葉,帶出田間深埋或銷毀,減少病原體。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惡黴靈;百菌清,或甲基硫菌靈。

16、大白菜白粉病

危害症狀:主要為害葉片、莖、花器及種莢,產生白粉狀黴層。

初期產生近圓形放射狀粉斑,後佈滿各部,發病輕的,病變不明顯,僅莢果略有變形;發病重的葉片褪綠黃化早枯,採種株枯死,種子瘦癟。

防治方法:

①選種抗性品種;實行輪作;及時清除病殘體,翻耕土地;及時排水,保持通透性,降低田間濕度。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百菌清;己唑醇,或吡唑醚菌酯。

17、大白菜細菌性葉斑病

危害症狀:多在苗期發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背生水漬狀小點,後葉面出現黃褐色圓形或不定形壞死斑,邊緣色較深,呈油漬狀,可連合為大斑塊。

乾燥時病斑質脆,易開裂;濕度大時手摸有黏感;嚴重時病斑密佈,致葉片乾枯。常與細菌性角斑病混合發生。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金利、內鉀德,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農用硫酸鏈黴素;噻菌酮,或氯溴異氰尿酸。

18、大白菜細菌性黑斑病

葉片發病:初期產生暗綠色水浸狀小斑點,逐漸變為淺黑色至黑褐色,可沿葉脈發展,後期病斑中央顏色較深且油光發亮,多個病斑連成不規則形大斑;嚴重時葉脈變成褐色,葉片扭曲變形、變黃脫落。

莖和種莢發病:常產生深褐色不規則條斑。

防治方法:

①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後及時排水,保持田間通透性;施足底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增強苗勢;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體。

②種子可選用以下藥劑處理:琥膠肥酸銅或農用硫酸鏈黴素或中生菌素。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防治:農用硫酸鏈黴素;噻菌酮,或氯溴異氰尿酸。

19、大白菜幹燒心病

危害症狀:大白菜幹燒心病是大白菜貯藏期常發生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常引起白菜葉球腐爛。

結球初期發病:嫩葉邊緣呈半透明水漬狀,脫水後呈白色帶狀萎蔫。

結球後發病:植株外觀正常,剝開葉球可見內葉葉緣部分變幹黃化,葉肉呈幹紙狀、帶狀病斑或不規則病斑,有時病斑擴展,葉組織呈水漬狀,葉脈淡黃褐色,病處汁液發黏,無臭味,病健部交界較為清晰,有時出現幹腐或濕腐。

貯藏期發病:易誘發細菌感染,後幹心變腐爛。

防治方法:

施用充分發酵的有機肥,分批分期追肥;高畦種植,小水勤澆;灌水後及時中耕,防止土壤板結、鹽鹼上升;避免用污水和咸水澆田;發現幹燒心立即澆水,並噴灑0.7%氧化鈣、0.7%硫酸錳溶液、800倍嘉美腦白金。

20、大白菜缺鉀

危害症狀:老葉葉緣變為青銅色,而後擴大到內葉。嚴重缺鉀時,老葉葉緣乾枯壞死,葉片脫落,內葉表面呈褐色。

防治方法:

每畝基施硫酸鉀50-60公斤,或在吸收鉀高峰期每畝追施嘉美核動力3-5公斤或贏利來8-10公斤。

本文由國泰嘉美技術團隊編輯整理

轉載請務必按以下格式注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