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三叉神經痛開顱手術都做了怎麼還疼?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以面部發作性疼痛為特徵的神經科常見疾病。 目前多採用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 部分患者術後疼痛復發。

如上簡單明瞭的陳述, 對於患者而言卻是恐懼般夢魘。 三叉神經痛號稱天下第一痛, 難以忍受的疼痛, 即使偶爾回憶一下都自覺渾身顫抖。 可是, 開顱手術都做了, 為什麼還疼?

目前對於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有多種治療措施, 比如經皮穿刺治療、放射外科、三叉神經感覺根切斷術以及顯微血管減壓術。 Jannette自1967年開始推廣應用顯微血管減壓術以來,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種手術是三叉神經痛的最佳手術治療方式, 首先其是針對病因治療, 而且是非破壞性手術, 故而被廣泛推廣。

經過數十年的實踐, 顯微操作技術逐步提高, 手術經驗和解剖知識也得以積累, 同時伴隨著手術器械和光源的改善, 顯微血管減壓術已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術後治癒率可達83%-98%。 但也有一定的復發率, 第一年的復發率為14%, 每年以2%-3.5%增長。

為什麼會這樣?

先介紹啊一下上面介紹的神奇的顯微血管減壓術。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絕大多數病因是由於血管壓迫三叉神經所致, 所以這種手術也就是在三叉神經和血管之間塞上一個墊棉, 以阻隔血管對神經的直接壓迫。

那麼術後復發又是什麼原因呢?造成三叉神經痛術後復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蛛網膜粘連:嚴重的蛛網膜粘連、增厚會在局部形成束帶樣粘連, 將三叉神經和墊棉捆綁在一起, 對三叉神經重新造成了壓迫, 有時還能牽拉三叉神經, 使其扭曲成角, 從而引起疼痛復發。

隔離物墊棉脫落或移位:這主要和墊棉固定不牢、術後身體位置變化等因素有關。

出現了新的血管對神經造成的新的壓迫。

隔離物墊棉的大小選擇不合適:如果墊棉過大, 則會造成新的壓迫, 引起疼痛復發。

隔離物墊棉選擇材料不當:有個別醫生使用凝膠海綿作為隔離物, 而粘膠海綿是一種可吸收的物質,

故而待其吸收後, 則又會重新出現三叉神經痛。

不明原因。 這一條絕不是推諉, 現今醫學並不能完全解釋一些疾病。

術後復發的原因分析清楚了, 那麼還需要再做手術嗎?有沒有其他可替代的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爭論不休。 有些醫生認為, 術後復發仍要以顯微血管減壓為主, 而且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療效。 還有一些醫生認為, 對於這類病人應當採用三叉神經感覺根切斷術。

應該根據再次手術探查的結果決定採用何種手術方法, 如若再次手術中並未發現三叉神經痛復發的原因, 則再考慮同時行三叉神經感覺根切斷術。

再次手術對醫生的要求更高。 具備熟練的顯微操作技術和豐富的手術經驗——這是必要條件。

除此之外, 針對可能導致復發的因素, 手術醫生必須進行詳細分析, 複習既往的病歷資料和手術錄影, 瞭解是否存在責任血管及其來源、走形, 同時要排除繼發性病變(也就是是否為腫瘤所致)。

囉嗦了這麼多, 願意看的仔細讀, 沒時間的只需要記住下面這段話:

三叉神經痛術後復發的原因多數是蛛網膜粘連,血管壓迫仍是主要原因,所以再次行顯微血管加壓術仍是首選治療方法。

沒時間的只需要記住下面這段話:

三叉神經痛術後復發的原因多數是蛛網膜粘連,血管壓迫仍是主要原因,所以再次行顯微血管加壓術仍是首選治療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