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拒百萬年薪,杭州知名校長赴貴州山區支教,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

2017年9月6日 週三

貴州黔東南州台江縣民族中學迎來新學期的第一次升旗儀式, 校長陳立群站在臺上, 他的面前, 是3000多名學生。 原定的一年支教計畫已到期, 可是他新學期又出現在校園裡, 師生們的眼睛都亮了。

這是他來到這裡的第387天, 在這一年多時間裡, 他受過挫, 甚至想過放棄, 而所有讓他堅持下去的理由全是因為這些孩子, 這些學生。

教育大咖放棄百萬年薪, 到貴州支教

陳立群這個名字, 在杭州、浙江乃至全國教育界都如雷貫耳。

陳校長生於1957年, 曾是杭州學軍中學校長,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育專家,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 業界公認的教育大咖。 退休後, 諸多中學伸來橄欖枝, 不論條件如何豐厚, 陳立群一一謝絕。

一年前, 花甲之年的他受邀出任台江民族中學校長。 不拿一分錢工資獎金和生活補助, 支教一年多, 個中緣由, 陳立群說,

無非兩個詞, 愛與責任。

學生們很喜歡陳校長

山裡的學校變了樣

剛到學校時, 陳校長感覺很心酸:每層樓只有一個廁所, 整個學校只有一個食堂一口鍋。 陳校長動員上下力量, 花了兩個月的時間, 翻新宿舍、擴建食堂, 學校從一個食堂一口鍋變成了三個食堂六口鍋。

台江位於苗疆腹地, 孩子們看不到山外的精彩, 普遍不夠自信。 怎麼才能激發出他們的活力?陳校長就在學校開設足球、籃球、篆刻、書畫、圍棋等20多個社團, 並擔任圍棋導師, 將每天下午第三節課規定為跑步鍛煉的活動課, 在校園裡開闢志向林, 只為讓每個學生都有“高遠的志向、高昂的志氣、高雅的志趣”。

台江民中的志向林

以往每個學期開學, 總會有六、七十名學生不再來上課。 為了減少流失率, 讓孩子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學習環境, 從去年開始, 台江民中採用了封閉式管理, 3000多名學生全部住校, 178名老師全部坐班, 保證大家有個安靜的課桌。

陳校長陪學生們自習

改變在發生, 希望也在萌芽。

新學期裡, 台江民中招生空前火爆, 全縣排名100的學生, 90%選擇了這裡。 絕大部分的學生會考和高考成績, 都有了大幅提高。 學生流失率也大大降低。

陳校長每天背著雙肩包,走在校園裡,就像他的學生們一樣。當了一年校長,台江中學的變化讓他欣慰。

陳校長上任僅一年,就給台江縣民族高中帶來許多不可思議的變化。這位名校長到底施了什麼魔法,改變了這裡的學生、老師和學校呢?

看完陳校長的一天,你也許能找到答案。

6:40

陳立群的身影出現在校門口,他是來陪學生早讀的。在食堂匆匆忙忙解決掉一個刀切饅頭,往包裡塞了一個白煮蛋,再回辦公室略作整理,就去了教學樓。

7:10

全校54個班開始早讀。54個教室遍佈在教學樓的一樓到五樓,陳立群一個個地看,一層層地走,花了近半小時。

8:15

通常這個時候,他會去教學樓轉轉,瞭解各班各科的教學情況,也給任課老師提提建議。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聽4節課。

10:15

他去了趟高三(17)班的教室,想看看該班身體不適的語文老師。

11:30

忙完手邊的工作,他喊了另外8名支教老師共進午餐。

14:00

陳校長跑到了食堂,給食堂工作人員開會。“主要是針對學生們反映給我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改進意見。”他解釋說。

陳校長的包裡常備著藥

15:00

外縣的兩位家長走進陳校長的辦公室,想讓孩子轉學到台江縣民族中學。

16:50

高一、高二專家組聽課成員開會,作了一番指導性講話之後,他匆匆趕去看本學期的第一次學生社團活動。

19:00

學生晚自修了,忙完手邊活的陳校長才開始吃晚飯。飯後,54個班要再看一遍才放心。

21:30

忙碌了十幾個小時的他,終於關了辦公室的燈,結束了忙碌的一天。

自己拿出20萬設立獎項,激勵當地教師

陳校長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如果能培養出一批名校長和名師來,才可以將愛和責任的種子播撒得更遠。他前後組織了6批共73名教師到杭二中、學軍中學、源清中學等名校參觀學習,並通過定期辦講座、開展教師教案反思、教師技能競賽和課題研究來提升教師業務水準。

陳立群和夫人商量後決定,用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杭州市傑出人才獎的20多萬元設立“台江縣民族中學陳立群獎教基金”,分成“愛心獎”“責任獎”“育才獎”,每年評選9人,並且要讓這個獎項一直延續下去。

支教一年多,他一直很忙

支教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做的事情很多:組織新高一遊學團,讓一群沒坐過高鐵的孩子去了趟北京。還把老師送到杭州最牛的幾所高中培訓、聽課,前八所幾乎去遍了。

每個月送老師一本書,讓他們看了寫讀書筆記。

他參觀了台江縣城東邊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的蓮花書院和文昌宮,發現書院已經荒廢。在他的積極建言之下,台江縣決定修復蓮花書院和文昌宮。

……

每個月,陳校長都要撰寫一副對聯製成條幅,懸掛在台江民中的教學樓上,其中一副寫的是“立足苗疆,寒窗苦讀,讀天讀地讀未來;放眼世界,發奮求知,知己知人知天下。”可謂豪氣干雲。

教育承載著

根除貧困、創造未來的希望

作為貴州人

讓我們感謝這位年過花甲的校長

為他的大愛與責任點32個贊!

-綜合整理自:新藍網、澎湃新聞、錢江晚報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僅限於分享,非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

陳校長每天背著雙肩包,走在校園裡,就像他的學生們一樣。當了一年校長,台江中學的變化讓他欣慰。

陳校長上任僅一年,就給台江縣民族高中帶來許多不可思議的變化。這位名校長到底施了什麼魔法,改變了這裡的學生、老師和學校呢?

看完陳校長的一天,你也許能找到答案。

6:40

陳立群的身影出現在校門口,他是來陪學生早讀的。在食堂匆匆忙忙解決掉一個刀切饅頭,往包裡塞了一個白煮蛋,再回辦公室略作整理,就去了教學樓。

7:10

全校54個班開始早讀。54個教室遍佈在教學樓的一樓到五樓,陳立群一個個地看,一層層地走,花了近半小時。

8:15

通常這個時候,他會去教學樓轉轉,瞭解各班各科的教學情況,也給任課老師提提建議。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聽4節課。

10:15

他去了趟高三(17)班的教室,想看看該班身體不適的語文老師。

11:30

忙完手邊的工作,他喊了另外8名支教老師共進午餐。

14:00

陳校長跑到了食堂,給食堂工作人員開會。“主要是針對學生們反映給我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改進意見。”他解釋說。

陳校長的包裡常備著藥

15:00

外縣的兩位家長走進陳校長的辦公室,想讓孩子轉學到台江縣民族中學。

16:50

高一、高二專家組聽課成員開會,作了一番指導性講話之後,他匆匆趕去看本學期的第一次學生社團活動。

19:00

學生晚自修了,忙完手邊活的陳校長才開始吃晚飯。飯後,54個班要再看一遍才放心。

21:30

忙碌了十幾個小時的他,終於關了辦公室的燈,結束了忙碌的一天。

自己拿出20萬設立獎項,激勵當地教師

陳校長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如果能培養出一批名校長和名師來,才可以將愛和責任的種子播撒得更遠。他前後組織了6批共73名教師到杭二中、學軍中學、源清中學等名校參觀學習,並通過定期辦講座、開展教師教案反思、教師技能競賽和課題研究來提升教師業務水準。

陳立群和夫人商量後決定,用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杭州市傑出人才獎的20多萬元設立“台江縣民族中學陳立群獎教基金”,分成“愛心獎”“責任獎”“育才獎”,每年評選9人,並且要讓這個獎項一直延續下去。

支教一年多,他一直很忙

支教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做的事情很多:組織新高一遊學團,讓一群沒坐過高鐵的孩子去了趟北京。還把老師送到杭州最牛的幾所高中培訓、聽課,前八所幾乎去遍了。

每個月送老師一本書,讓他們看了寫讀書筆記。

他參觀了台江縣城東邊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的蓮花書院和文昌宮,發現書院已經荒廢。在他的積極建言之下,台江縣決定修復蓮花書院和文昌宮。

……

每個月,陳校長都要撰寫一副對聯製成條幅,懸掛在台江民中的教學樓上,其中一副寫的是“立足苗疆,寒窗苦讀,讀天讀地讀未來;放眼世界,發奮求知,知己知人知天下。”可謂豪氣干雲。

教育承載著

根除貧困、創造未來的希望

作為貴州人

讓我們感謝這位年過花甲的校長

為他的大愛與責任點32個贊!

-綜合整理自:新藍網、澎湃新聞、錢江晚報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僅限於分享,非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