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7:24:00 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

東莞 今春用工不太“荒” 07:24:00 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

核心閱讀

近兩年,每到春季,我國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地區都會遭遇一場“用工荒”。 不久前,某大資料中心發佈的2017年春節“空城指數”顯示,珠三角的製造業大市東莞以69.26%的空城率,高居“最空城市”榜首,一些企業也釋放出“缺工”信號。 那麼現在,那些走了的人回來了嗎?缺工還嚴重嗎?記者近日在東莞調查發現,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用工缺口正在逐漸收窄。

來自四川長寧的小周不久前來到廣東東莞智通人才市場,當天就通過智通快聘應聘上了一家公司的技術員,現在已經上班半個多月,月薪5000元。

“東莞的工廠規模大,機會多,選擇餘地還是大。 ”小周覺得,以後如果想要自主創業,也很容易找到機會。

抱有小周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記者日前實地調查走訪東莞用工市場發現,隨著轉型升級效應的逐步釋放,東莞製造業對用工的需求有增無減;而勞動力供給也比往年有所增加。

製造業正在緩慢恢復,用工缺口收窄

位於東莞市橫瀝鎮的東方亮彩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為智慧手機廠家配套生產外殼、側件等結構件的企業。 雖然是勞動密集型製造企業,但愣是做成了上市公司,用工需求自然不會小。

公司人力行政中心總監歐耀林告訴記者,公司4000人的用工規模,節後返崗率達到了80%。

“像我們這樣的大企業,常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工人流動。 所以每年春季,招工都是很重要的任務。 ”

他說,公司主要服務於一些國產手機品牌,近年來隨著智慧手機市場持續走熱,公司訂單越來越多,對工人的需求也有增無減。 今年,他們除了補足那流失的800多工人外,又額外增加了不少招工指標。 而令歐耀林意外的是,僅僅花了20天時間,新招的2000名工人就全數到位,相當於平均每天招了100人。

“這個情況好於去年。 ”歐耀林從直觀感覺分析。 這些年,東莞一直都在抓產業結構調整,製造業在緩慢恢復中,“很多去年回去的工人又都回來了。 ”

當地另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擎洲光電雖然用工規模只有260人左右,但其總經理助理施利軍介紹的情況和歐耀林如出一轍:“員工回流率達到90%以上,所以我們今年大年初八就開工了。

記者又來到東莞最大的一家人才招聘市場智通人才市場,總裁辦經理王茜拿著一張最新的統計報表說,從今年春節後的監測情況來看,企業職位的發佈量比往年同期高了兩成;與此同時,勞動力的供給也有所上漲,我們移動用戶端上的個人用戶比去年提高了25%,同期發佈的簡歷數也提升了25%。 “總體來說,供需趨於平衡,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

每年春節前後,受員工返鄉、回城後重新擇業、企業密集補員等多個高峰因素影響,缺工的信號會在短期內放大。 從今年定點監測企業來看,1月份提供需求崗位8157人,求職人數為3624人,求人倍率放大至2.25;節後幾大定點監測市場召開的首場招聘會,平均求人倍率仍在2以上。

但這只是一個極短期現象。 隨著節後返鄉員工返崗和新增勞動力加入,3月份企業缺工情況得到緩解。 “目前企業開工率達到99.98%,補員總體理想。 ”東莞市人力資源局綜合計畫科科長陳占璋說。

如果把視線拉長到一整年來看,陳占璋認為,2017年人力資源市場規律與往年基本一致。 定點監測人力資源市場2016年共有7.6萬家企業進場招聘,提供67.4萬個崗位,進場求職人數56.05萬人,平均求人倍率為1.2,處於國際上0.9—1.3的正常範圍內。 “近年來,我市用工整體稍顯供不應求,但缺口緩慢逐漸收窄,年平均求人倍率將穩定在1.2左右。 ”陳占璋說。

除了城市,企業也在想方設法留人

東莞今年用工形勢的穩定向好,與其產業結構調整是分不開的。

廣東省社科院教授丁力認為,東莞經濟轉型升級儘管還處在複雜多變、充滿挑戰的爬坡階段,但前期效應開始逐步釋放。

不可否認的是,轉型升級中不少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倒閉關張,遷往越南、柬埔寨等人工成本更低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也不少。 但同時東莞也有越來越多的智慧製造、新材料、資訊技術、環境工程等優質企業崛起,推動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水準,繼續吸納著大量就業人口。

拿手機來說,曾經諾基亞在東莞設廠時最高峰用工7000多人,而近年遷入東莞的華為終端一家就有員工2.5萬人。 此外,隨著vivo、OPPO、金立等陸續崛起,使東莞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智慧手機生產基地之一,去年出貨量達2.6億部,占全球1/6。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東莞的用工結構也日趨優化。人才市場裡,用工形勢排在前列的基本都是智慧製造、機械裝備、電腦互聯網、新材料等先進製造業。2016年全市登記就業人員中,25—45歲占72.01%,比2015年上升0.56個百分點,他們基本都具有中專、中職以上學歷;崗位雖然還是以一線普工為主,但技工及管理人員占比分別比2015年上升0.4和0.1個百分點。

老家在內陸省份的崔先生回家折騰了一段時間又回來求職,他感慨,“雖然很多製造業轉移過去後,老家的就業機會也多了很多,但企業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水準與沿海地區還有很大差距,粗放管理,不少獎懲制度流於形式,保險、津貼、假期等待遇落實又不到位。在東莞打工多年,對老家這一套已經不習慣了。”

除了產業和就業優勢外,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特別是“80後”“90後”的新生代產業工人,已經把城市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不僅工作離不開這裡,生活也逐漸紮根在這裡。根據東莞人力資源部門的抽樣調查,2017年春運期間異地務工人員返鄉率75.44%,同比下降了0.77%;而返鄉員工中打算節後回東莞工作的占91.92%,同比上升0.82%。

企業也在想方設法招人、留人。一是提高員工福利待遇。有些企業為了吸引員工節後返回原企業工作,還採取了節後抽大獎、派發開工大紅包等辦法。二是加強人文關懷,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規範人性化的管理,改善用工環境,豐富員工的文化娛樂活動,以感情留人。

人崗不匹配是短板,就業服務也需轉型升級

未來一段時期,外部市場環境仍複雜嚴峻,但有關方面預計,隨著轉型成效的逐步顯現和新動能的逐步釋放,未來五年東莞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將達到8.3%以上,其中2017年約在8%—8.5%。經濟持續平穩增長態勢有利於就業局勢保持穩定,預計2017年該市城鎮新增就業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目前的問題,主要是人和崗的不匹配,這才是主要矛盾,而不是簡單的缺工數字問題。”陳占璋說。

據悉,今後一段時期,東莞將主要呈現結構性缺工現象:一是轉型升級企業缺高技能人才,“80後”“90後”求職群體整體素質的提高及就業需求多元化與企業崗位上的用工條件存在落差;二是服務業等新業態缺行銷管理和一線人才,如家政服務員、育嬰師、快遞員等;三是作為製造業大市,仍然存在一定量的傳統製造業和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而由於其工作條件限制,普工招聘的競爭力不再明顯,如電子、制衣、制鞋、玩具等的生產一線員工,普工短缺已成常態。

華南國際酒店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酒店餐飲服務業基層員工流失率較大,長年需要招工,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工作崗位辛苦、全年無休;二是薪酬待遇不高。

在此種情況下,過去那種傳統的就業政策宣講、崗位發佈、開招聘會等傳統的就業服務模式已經難以適應頻繁出現的結構性缺工、季節性缺工,就業服務也需要轉型升級。如何實現才和企、人和崗的精准匹配,是東莞乃至珠三角用工市場急需補齊的短板。

在這方面,智通人才市場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用專業的團隊,把企業的招聘工作全程包下來。一方面,通過移動端 網路、線上 線下多管道搜集員工求職資訊和求職需求,形成龐大的人才資料庫;另一方面對接企業的具體招聘專案,通過後臺大資料運算和自動匹配,既把合適的崗位精准推送給求職者,又把人才條件和需求精准推送給企業。在一個外包招聘訂單中,一周時間內就為3家手機零部件企業輸送員工5000人。

“今後,外來務工人員不用再‘兩眼一抹黑’地四下找工作,完全可以在老家過年時就用手機提交求職申請和要求。我們幫他精准匹配好、通知錄用了,他再過來,經短期培訓後即可上崗,實現無縫對接。”王茜說。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30日 09 版)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東莞的用工結構也日趨優化。人才市場裡,用工形勢排在前列的基本都是智慧製造、機械裝備、電腦互聯網、新材料等先進製造業。2016年全市登記就業人員中,25—45歲占72.01%,比2015年上升0.56個百分點,他們基本都具有中專、中職以上學歷;崗位雖然還是以一線普工為主,但技工及管理人員占比分別比2015年上升0.4和0.1個百分點。

老家在內陸省份的崔先生回家折騰了一段時間又回來求職,他感慨,“雖然很多製造業轉移過去後,老家的就業機會也多了很多,但企業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水準與沿海地區還有很大差距,粗放管理,不少獎懲制度流於形式,保險、津貼、假期等待遇落實又不到位。在東莞打工多年,對老家這一套已經不習慣了。”

除了產業和就業優勢外,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特別是“80後”“90後”的新生代產業工人,已經把城市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不僅工作離不開這裡,生活也逐漸紮根在這裡。根據東莞人力資源部門的抽樣調查,2017年春運期間異地務工人員返鄉率75.44%,同比下降了0.77%;而返鄉員工中打算節後回東莞工作的占91.92%,同比上升0.82%。

企業也在想方設法招人、留人。一是提高員工福利待遇。有些企業為了吸引員工節後返回原企業工作,還採取了節後抽大獎、派發開工大紅包等辦法。二是加強人文關懷,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規範人性化的管理,改善用工環境,豐富員工的文化娛樂活動,以感情留人。

人崗不匹配是短板,就業服務也需轉型升級

未來一段時期,外部市場環境仍複雜嚴峻,但有關方面預計,隨著轉型成效的逐步顯現和新動能的逐步釋放,未來五年東莞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將達到8.3%以上,其中2017年約在8%—8.5%。經濟持續平穩增長態勢有利於就業局勢保持穩定,預計2017年該市城鎮新增就業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目前的問題,主要是人和崗的不匹配,這才是主要矛盾,而不是簡單的缺工數字問題。”陳占璋說。

據悉,今後一段時期,東莞將主要呈現結構性缺工現象:一是轉型升級企業缺高技能人才,“80後”“90後”求職群體整體素質的提高及就業需求多元化與企業崗位上的用工條件存在落差;二是服務業等新業態缺行銷管理和一線人才,如家政服務員、育嬰師、快遞員等;三是作為製造業大市,仍然存在一定量的傳統製造業和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而由於其工作條件限制,普工招聘的競爭力不再明顯,如電子、制衣、制鞋、玩具等的生產一線員工,普工短缺已成常態。

華南國際酒店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酒店餐飲服務業基層員工流失率較大,長年需要招工,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工作崗位辛苦、全年無休;二是薪酬待遇不高。

在此種情況下,過去那種傳統的就業政策宣講、崗位發佈、開招聘會等傳統的就業服務模式已經難以適應頻繁出現的結構性缺工、季節性缺工,就業服務也需要轉型升級。如何實現才和企、人和崗的精准匹配,是東莞乃至珠三角用工市場急需補齊的短板。

在這方面,智通人才市場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用專業的團隊,把企業的招聘工作全程包下來。一方面,通過移動端 網路、線上 線下多管道搜集員工求職資訊和求職需求,形成龐大的人才資料庫;另一方面對接企業的具體招聘專案,通過後臺大資料運算和自動匹配,既把合適的崗位精准推送給求職者,又把人才條件和需求精准推送給企業。在一個外包招聘訂單中,一周時間內就為3家手機零部件企業輸送員工5000人。

“今後,外來務工人員不用再‘兩眼一抹黑’地四下找工作,完全可以在老家過年時就用手機提交求職申請和要求。我們幫他精准匹配好、通知錄用了,他再過來,經短期培訓後即可上崗,實現無縫對接。”王茜說。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30日 09 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