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路上的課堂”讓鄉村教師感受成長的力量

高校教師以山水作黑板、以天地為講臺, 課堂是黑龍江的自然風光、歐陸建築、博物館藏……從9月10日啟動至15日收官, 黑龍江·重返青春歲月公益遊學活動以“旅遊+研學”理念換算“一加一大於二”不等式, 帶領10名鄉村教師走進“路上的課堂”。 (9月15日 中國新聞網)

所謂“路上的課堂”, 就是指黑龍江整合火山康養、邊境風情、歷史文化等特色旅遊資源, 為鄉村教師們打造的遊學方式。 而這次活動, 對於很多鄉村教師而言, 具有特別的意義, 因為這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執教近30年來第一次走出鄉村, 看到書本之外的世界。

目前在許多鄉村,

仍是交通不暢、網路不通、信號不佳的“三不通”地帶, 資訊閉塞成為當地教育的最大障礙, 而此次遊學活動令鄉村教師之間產生共鳴, 令鄉村與城市之間實現資訊共用。 當前的學校課程, 大多圍繞城市而構建, 圍繞城市人的工作生活、所思所想所悟。 但是, 對於農村孩子而言, 他們對課本上的事物卻顯得極為陌生, 更可悲的是, 鄉村學校的教師們卻也是一臉懵懂, 因為農村資訊閉塞, 讓他們的知識結構更新極慢。 可以說, 能夠有一次走出去的機會, 他們格外珍惜。

老師是孩子們心靈的“眼睛”, 也是孩子感知外部世界的“窗戶”。 有一位與時俱進的老師, 是孩子們的幸運。 而與時俱進需要老師們有“知行合一”的條件,

當大多數城市老師寒暑假游遍名山大川, 足跡遍佈世界各地時, 鄉村學校的教師們卻還在為生活擔憂, 他們根本就捨不得, 也沒有“走出去”的意識。

“黑龍江·重返青春歲月公益遊學活動”讓來自各省份的鄉村教師們有機會走出去, 有機會通過“路上的課堂”感悟成長的力量。 “形而思”“傳而授” , 這就是“路上的課堂”的外延。 這對他們來講, 不只是一次簡單的旅遊, 更是開闊眼界、交流研學的機會。 他們是幸運的, 他們的學生們也是幸運的。 期待如“路上的課堂”這樣的公益活動能夠再多些, 能夠讓更多的鄉村教師受益, 讓更多的鄉村孩子受益, 讓他們能夠切實感受到成長的力量。

文/晏一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