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央視紀錄片《零零後》十年成長記錄,教育改變了孩子什麼?

開學了, 第一批00後大學生進入了全國各高校, 開始了新的學習歷程。 我們不得不承認, 現在的社會已經逐漸進入了00後的時代。

最近, 這部關於00後這代人的紀錄片在央視播出, 本片連續記錄了幾個00後孩子十年的成長時光, 拍攝手法淳樸真實, 從學習到生活, 從日常狀態到內心情感, 記錄了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煩惱與歡笑。

這部紀錄片總共有五集, 單集片長50分鐘。 每一集都分別講述了一個或兩個孩子的成長故事。 我們也可以根據《零零後》中幾個孩子的成長, 看到中國家長教育方式的轉變。

第一集《愛的方程式》裡的錫坤, 今年剛十二歲。 從上幼稚園開始, 他的媽媽就辭了工作, 無微不至地照顧兒子。 兩歲半就去了幼稚園, 那時的錫坤還沒斷奶。

捧在手心怕摔了, 含在嘴裡怕化了。

媽媽精心地為兒子規劃著未來成長的方向。 她知道兒子喜歡自然科學,

便讓兒子朝著科學家的方向努力。 即使幼稚園的兒子在家玩火在廚房點燃麵條, 再潑水滅火, 搞得一片狼藉, 媽媽也毫不生氣, 遵循他的天性。

兒子不善於和小朋友們交往, 她便給兒子報了一個英語夏令營。 為了鍛煉兒子的社交能力, 雖然錫坤很不情願,

但是媽媽依然半逼半哄著讓他當眾表演魔術。

媽媽一邊說著兒子獨立了, 自己就能放手了。 一邊又為兒子照料一切。 兒子對母親很依賴, 遇到困難不會自己解決, 而是想著“媽媽會幫助”。

《成長單行道》中, 梁昊天和劉嘉陽性格迥異。 十年前, 幼稚園裡的梁昊天內向敏感,

難以融入集體活動;劉嘉陽卻一呼百應, 深受小朋友喜愛。

十年後, 兩人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梁昊天認為自己更適合中國傳統教育, 努力備戰中考;劉嘉陽則明確認識到自己更適合國際化教育, 出國留學。

成長是條單行道,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歷程都是不可複製的生命故事,

而未來的不確定性更增加了這種選擇的難度。

兩個孩子的父母們基於孩子自身的特點權衡之後做出的決定, 一個選擇體制內中學, 一個選擇國際學校, 之後的學習狀態和生活軌跡也就完全不同。

選擇,意味著和孩子一起承擔並接受最後的結果。所以對父母來說,瞭解自己孩子的天性,根據他們的個性做出不同的選擇,並且一路陪伴督促他們,在選擇的道路上逐漸適應和不斷前進,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第四集《一一的世界》中,這個叫一一的小女孩兒,讓我印象深刻。

三歲的一一沒有朋友。她喜歡一個人獨處,就和她的名字一樣,她喜歡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吃飯。

一一的獨來獨往,引起了幼稚園園長的注意,當老師耐心的問她為什麼不想交朋友的時候,一一認真的回答:我不想和他們玩,我就是喜歡一個人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有選擇的權利。

這個三歲小朋友的邏輯與思想讓人驚訝。雖然在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一一漸漸開始學會了和同齡人交往,學會了結交朋友,但是她依然享受獨處。

13歲的一一回顧這段經歷時說:“獨處和跟朋友交往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如果說朋友是接收來自這個世界的資訊的話,那麼獨處就是整理來自這個世界的資訊。把自己和朋友在一起學習到的東西,昇華一下,沉澱一下,然後,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非常有哲理。

一一的經歷和變化只是這個時代每一個孩子的縮影。要求一個人性格外向,肯定是有著它的目的,可以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

但從根本上講,這種要求對一一這樣的孩子不公平,就像一一說的那樣,一個人性格內向也有它的好處,可以讓一個人沉靜下來思考,也可以讓一個人變得不那麼浮躁。

可能對於一一或者對於每個像一一這樣的孩子,最終都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衡點,一邊融入這個社會,一邊也可以享受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

每一個時代的孩子,在最開始的時候,都背著許多的質疑和批判。年齡的差距,決定了所生長的時代不一樣,這就影響了每一代人思想上的不同。

而如今的社會又是追求快節奏的時代,網路的迅速發展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真實情感的交流,00後這一代人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固然就有著他們不被理解的煩惱,所以我們需要給這些孩子多一些關注和理解,讓他們更好成長起來,成為社會發展的新生力量。

也有人在網上批評這部紀錄片,因為這部片中拍攝的孩子都是出生于北京中產家庭,從幼稚園起,他們就享受著優質的教育資源。良好的家庭條件支持他們開闊眼界,學習才藝,他們有選擇出國留學的資本。他們是在豐富的物質條件和充盈的精神生活中成長的00後。

儘管如此,對於00後一代,尤其是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們,這部紀錄片十年成長的記錄依然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不管是80後、90後還是00後,人總是在成長的,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大多都是相似的。《零零後》更像是濃縮十年的一幅人生中景,不單是代表00後一個群體,也代表著有相同經歷的其他人群。然而,這些真實的細節在時間顯微鏡下所釋放的能量,足以讓每一位正在成長的孩子以及陪伴孩子成長的家長思考,時間不停地在運轉,什麼才是值得我們珍視的,最終留下來的到底是什麼?教育改變了孩子什麼?人生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這大概是《零零後》紀錄片賦予我們的意義吧。

選擇,意味著和孩子一起承擔並接受最後的結果。所以對父母來說,瞭解自己孩子的天性,根據他們的個性做出不同的選擇,並且一路陪伴督促他們,在選擇的道路上逐漸適應和不斷前進,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第四集《一一的世界》中,這個叫一一的小女孩兒,讓我印象深刻。

三歲的一一沒有朋友。她喜歡一個人獨處,就和她的名字一樣,她喜歡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吃飯。

一一的獨來獨往,引起了幼稚園園長的注意,當老師耐心的問她為什麼不想交朋友的時候,一一認真的回答:我不想和他們玩,我就是喜歡一個人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有選擇的權利。

這個三歲小朋友的邏輯與思想讓人驚訝。雖然在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一一漸漸開始學會了和同齡人交往,學會了結交朋友,但是她依然享受獨處。

13歲的一一回顧這段經歷時說:“獨處和跟朋友交往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如果說朋友是接收來自這個世界的資訊的話,那麼獨處就是整理來自這個世界的資訊。把自己和朋友在一起學習到的東西,昇華一下,沉澱一下,然後,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非常有哲理。

一一的經歷和變化只是這個時代每一個孩子的縮影。要求一個人性格外向,肯定是有著它的目的,可以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

但從根本上講,這種要求對一一這樣的孩子不公平,就像一一說的那樣,一個人性格內向也有它的好處,可以讓一個人沉靜下來思考,也可以讓一個人變得不那麼浮躁。

可能對於一一或者對於每個像一一這樣的孩子,最終都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衡點,一邊融入這個社會,一邊也可以享受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

每一個時代的孩子,在最開始的時候,都背著許多的質疑和批判。年齡的差距,決定了所生長的時代不一樣,這就影響了每一代人思想上的不同。

而如今的社會又是追求快節奏的時代,網路的迅速發展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真實情感的交流,00後這一代人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固然就有著他們不被理解的煩惱,所以我們需要給這些孩子多一些關注和理解,讓他們更好成長起來,成為社會發展的新生力量。

也有人在網上批評這部紀錄片,因為這部片中拍攝的孩子都是出生于北京中產家庭,從幼稚園起,他們就享受著優質的教育資源。良好的家庭條件支持他們開闊眼界,學習才藝,他們有選擇出國留學的資本。他們是在豐富的物質條件和充盈的精神生活中成長的00後。

儘管如此,對於00後一代,尤其是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們,這部紀錄片十年成長的記錄依然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不管是80後、90後還是00後,人總是在成長的,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大多都是相似的。《零零後》更像是濃縮十年的一幅人生中景,不單是代表00後一個群體,也代表著有相同經歷的其他人群。然而,這些真實的細節在時間顯微鏡下所釋放的能量,足以讓每一位正在成長的孩子以及陪伴孩子成長的家長思考,時間不停地在運轉,什麼才是值得我們珍視的,最終留下來的到底是什麼?教育改變了孩子什麼?人生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這大概是《零零後》紀錄片賦予我們的意義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