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紅豆集團推出首家無人服裝零售店,跟無人便利店有何不同?

繼便利店之後, 無人零售這陣風又刮到了服裝領域。

本文作者:劉偉

繼便利店之後, 無人零售這陣風又刮到了服裝領域。

2017年9月10日,

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江蘇無錫開幕。 紅豆集團打造的零售新物種——無人值守服裝零售店首次亮相。

紅豆無人服裝零售店是業內首家基於超高頻RFID技術實現的服飾行業無人店。 該方案是紅豆對於新零售下全管道新業態的嘗試, 也是推進集團兩化融合戰略的又一個著力點。 店鋪內展出的商品包括紅豆家居、紅豆內衣、紅豆男裝等數十個品類, 顧客可通過微信、支付寶以及紅豆夾APP掃描二維碼實名驗證進入店內體驗購物。

無人店的出口佈置了高精度的隱藏式門禁, 防盜與收銀核驗功能二合一。 系統可自動無感核驗顧客的支付行為是否完成, 當門禁系統感應到顧客全部買單成功, 大門便會自動打開, 實現快速購物體驗。

為紅豆無人服裝零售店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的, 正是天虹Well Go無人便利店背後的技術供應商——深圳市遠望穀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深圳首家無人便利店, Well Go開業後吸引了許多顧客前去體驗, 在有人肯定RFID技術方案的同時, 也有人提出了一些質疑。 紅豆無人服裝零售店採用的方案與天虹Well Go大同小異, 購物流程也基本相同。 那麼天虹Well Go遭受的質疑在紅豆無人服裝零售店是否依然存在呢?從便利店到服裝零售, 基於RFID的無人零售技術應用於不同場景和業態又有哪些不同呢?帶著這些疑問, 雷鋒網記者採訪到了天虹Well Go專案方案的負責人, 遠望谷零售行業解決方案總監張賀先生。

服裝材質對RFID更加友好

張賀介紹, 紅豆無人服裝零售店是Well Go的延伸, 沿用了很多Well Go中的技術方案, 包括門禁和收銀方案。 二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使用的RFID標籤。 因為服裝材質和包裝相對單一, 在識別精准度上相對便利店有了極大提升。

在之前的採訪中, 遠望谷曾向雷鋒網介紹, 在Well Go無人便利店中,

遠望穀根據商品的存儲環境和尺寸等特性, 共設計了三種不同的RFID標籤:

常規標籤, 主要用於普通貨架上的常規尺寸產品。

針對飲料等儲存在低溫環境下的商品設計的標籤。 低溫環境下商品表面會凝結水分, 對信號造成一定干擾, 同時影響RFID標籤的可靠性, 需要專門的優化設計。

針對體積較小的商品設計的標籤。 為了粘貼牢靠和美觀性, 這類標籤體積較小, 以紮帶和吊扣的形式附著在商品之上。

相對便利店場景, 無人服裝零售店的商品種類要單一的多, 服裝的材質也不會對RFID標籤造成遮罩和干擾, 常規標籤即可滿足無人收銀的需求。

張賀坦言, “RFID作為常見的三種無人收銀方案之一, 並不是一種絕對完美的方案,

因為RFID標籤的信號很容易受金屬和液體影響。 儘管遠望穀針對金屬和液體商品開發了專門的標籤, 已經能夠滿足單件商品的精准識別, 但還是無法避免多件商品堆積在一起互相干擾和遮罩導致的部分漏讀。 ”

雖然RFID技術本身有一定短板, 但相比自助掃碼和機器視覺, RFID方案也有一定的自身優勢, 這也是目前眾多已經落地的無人便利店選用RFID技術的原因。

在不考慮顧客惡意逃單的前提下, 自助掃碼的識別率最高, 不過需要顧客一件一件商品掃描, 使用者體驗欠佳。

機器視覺可以類似實現“即拿即走”式的商品結算, 理論上用戶體驗堪稱完美, 但在SKU較多時無法保證識別精度。 而且用戶進店消費時不能攜帶任何商品庫中存在的商品, 比如顧客身上穿的衣服剛好店裡也有賣,系統就無法判別這件衣服到底是顧客的還是店裡的,極有可能引起誤扣。

RFID方案是識別精度和用戶體驗的折衷方案,三種方案各有優勢和短板。張賀認為,技術方案不存在絕對的好壞,關鍵還是要看客戶的訴求和具體的應用場景。

從生產端引入RFID,稀釋成本

RFID方案遭遇質疑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標籤成本相對較高——每一件商品上都需要貼附RFID標籤,且無法回收。據雷鋒網瞭解,當前市面上無人便利店採用的RFID標籤單個成本普遍在五~七毛錢左右,應用於服裝行業的RFID標籤成本則略低。假設零售商家每年的銷售量為1億件,因此而增加的額外成本是有目共睹的,對零售行業來說,這是選擇RFID技術方案時不得不克服的障礙。

不過,就在17年4月,日本7-11、全家、羅森及迷你島四大便利商也曾經聯合發表聲明,希望2025年實現所有商品附上電子標籤,並將普通商品電子標籤降低至6分錢左右,由此可見,標籤成本的降低對於RFID技術能否在零售行業大面積普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服裝零售行業,RFID標籤帶來的成本壓力則相對較輕,因為服裝的單價比便利店裡的零食、飲料要高得多,利潤也相對較高。另外,假如品牌商在生產的源頭就引入RFID標籤,提升供應鏈和倉儲效率,還可以將RFID標籤的成本進一步稀釋。張賀介紹,目前已經有很多品牌廠商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但更多的仍在觀望。因為在生產源頭引入RFID標籤涉及整個管理系統和業務流程的再造,牽一髮而動全身,必須慎之又慎。

另外,能否將RFID應用於供應鏈和倉儲管理也取決於商品品類。比如可口可樂等聽裝和金屬罐裝飲料,用RFID實現整箱、整託盤批量資訊讀取幾乎是不可行的。使用經過特殊設計的電子標籤,商品也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範要求陳列,才能被準確讀取。服裝行業則不存在這個問題,當然有些附加金屬材質的衣服例外。

張賀表示:“考慮到傳統大型商超的客單量、客單價和複雜的SKU及商品陳列,用RFID實現無人化在短期內較難實現。短期內,基於RFID的無人零售技術主要還是應用於小型便利店、辦公區的零售貨架、精品超市等產品種類相對單一,SKU在200-500之間,標準化包裝的零售業態。”

但無論從體量還是市場前景來看,目前行業內一致認為,服裝行業才是RFID技術最大的機遇所在。不過今年無人便利店的興起,再一次把RFID技術推上了“風口浪尖”,相信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基於多種技術融合的無人便利店會逐漸成為主流。

三種標籤貼附形式

張賀介紹,在便利店場景中,RFID標籤的粘貼有許多不成文的規定,比如不能遮擋品牌、生產日期、條碼等資訊。由於便利店中商品的尺寸和包裝形式十分複雜,給標籤的粘貼帶來了巨大挑戰。目前,遠望谷定制開發出了行業內首款支援批量列印的透明Flag商品標籤,規避了行業內目前普通商品RFID標籤直接覆蓋商品包裝及資訊的問題。

服裝領域的RFID標籤粘貼相對標準化一些,可以用機器代替人工粘貼。RFID標籤在服裝上的貼附形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將標籤粘貼或複合在吊牌上,這種方案的優勢在於對現有的生產流程影響最小,但吊牌是獨立於商品之外的,容易遺失或被人為剪掉。

第二種是將標籤複合在衣物主嘜或者洗嘜上,也叫織嘜標籤,這種方案在商品防偽和防竄貨上效果更理想,但成本也有所增加。另外,洗嘜標籤對標籤複合工藝也有一定要求,因為主嘜和洗嘜在衣服的內側,如果材質較硬會嚴重影響服裝穿著的舒適性。

第三種是EAS+RFID雙頻標籤的方案,以硬扣的形式附著在商品上。其中RFID部分跟前兩種方案一樣負責資訊的讀取,EAS則主要負責防盜。由於工藝更加複雜,其成本也最為高昂,不過此類硬標可以重複利用,分攤了成本投入。

另外,普通RFID標籤一般在生產端即可綁定,而雙頻硬標籤由於其物理特性及運輸成本限制,有些服裝廠家可能會在倉儲端或閘店端才綁定此類標籤。因此這種方案更適用於類似Zara、UR等快時尚品牌採用。

張賀介紹,遠望穀也已經有成熟的EAS+RFID的雙頻硬標籤方案,目前已經在部分客戶內部測試中,預計將於年底或明年初落地商用。

優化門店設計,提升用戶體驗

現有的無人便利店通常面積較小,比如天虹Well Go只有12平米,商家只能選擇同門進出的方案,容易出現尾隨進出等情況。

張賀對此解釋道,室外便利店投放到社區和街區需要經過相關部門許可,如果門店的面積太大,審批上受限太多。未來,無人零售店更多將採用室內無人店的形式,面積上的限制較小,可以做成雙門形式,進出分離,避免尾隨。

他表示,顧客惡意逃單的情況很難杜絕,即使在有人值守的門店,盜損也時有發生。廠商只能盡可能優化方案,避免技術原因導致的漏讀和誤讀;或者選擇特定的環境,比如高端社區和機場候機廳,對消費者進行一定的篩選。

遠望谷目前正在開發基於RFID的自動收銀設備,顧客選購好的商品放置在指定的傳送設備上,由傳送設備將商品送入收銀設備的識別區,通過與外界環境隔離,提高識別率並杜絕誤讀風險。同時商品移動中的抖動,大幅降低了商品堆疊造成的干擾,實現了精准識別以及收銀和門禁功能二合為一。

張賀表示,多技術融合也是發展方向之一,比如RFID與機器視覺的融合,RFID負責識別商品,機器視覺負責識別顧客。不過考慮到目前兩種技術方案都還不夠完善,如果整體方案設計考慮不周全,會導致1+1< 2的效果。

總而言之,無人零售畢竟是一種新業態,還存在許多不足和缺陷。但這些走在前面的企業為行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相信他們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能夠慢慢找到彌補的辦法和最適應新時代的業態。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點點耐心。

比如顧客身上穿的衣服剛好店裡也有賣,系統就無法判別這件衣服到底是顧客的還是店裡的,極有可能引起誤扣。

RFID方案是識別精度和用戶體驗的折衷方案,三種方案各有優勢和短板。張賀認為,技術方案不存在絕對的好壞,關鍵還是要看客戶的訴求和具體的應用場景。

從生產端引入RFID,稀釋成本

RFID方案遭遇質疑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標籤成本相對較高——每一件商品上都需要貼附RFID標籤,且無法回收。據雷鋒網瞭解,當前市面上無人便利店採用的RFID標籤單個成本普遍在五~七毛錢左右,應用於服裝行業的RFID標籤成本則略低。假設零售商家每年的銷售量為1億件,因此而增加的額外成本是有目共睹的,對零售行業來說,這是選擇RFID技術方案時不得不克服的障礙。

不過,就在17年4月,日本7-11、全家、羅森及迷你島四大便利商也曾經聯合發表聲明,希望2025年實現所有商品附上電子標籤,並將普通商品電子標籤降低至6分錢左右,由此可見,標籤成本的降低對於RFID技術能否在零售行業大面積普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服裝零售行業,RFID標籤帶來的成本壓力則相對較輕,因為服裝的單價比便利店裡的零食、飲料要高得多,利潤也相對較高。另外,假如品牌商在生產的源頭就引入RFID標籤,提升供應鏈和倉儲效率,還可以將RFID標籤的成本進一步稀釋。張賀介紹,目前已經有很多品牌廠商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但更多的仍在觀望。因為在生產源頭引入RFID標籤涉及整個管理系統和業務流程的再造,牽一髮而動全身,必須慎之又慎。

另外,能否將RFID應用於供應鏈和倉儲管理也取決於商品品類。比如可口可樂等聽裝和金屬罐裝飲料,用RFID實現整箱、整託盤批量資訊讀取幾乎是不可行的。使用經過特殊設計的電子標籤,商品也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範要求陳列,才能被準確讀取。服裝行業則不存在這個問題,當然有些附加金屬材質的衣服例外。

張賀表示:“考慮到傳統大型商超的客單量、客單價和複雜的SKU及商品陳列,用RFID實現無人化在短期內較難實現。短期內,基於RFID的無人零售技術主要還是應用於小型便利店、辦公區的零售貨架、精品超市等產品種類相對單一,SKU在200-500之間,標準化包裝的零售業態。”

但無論從體量還是市場前景來看,目前行業內一致認為,服裝行業才是RFID技術最大的機遇所在。不過今年無人便利店的興起,再一次把RFID技術推上了“風口浪尖”,相信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基於多種技術融合的無人便利店會逐漸成為主流。

三種標籤貼附形式

張賀介紹,在便利店場景中,RFID標籤的粘貼有許多不成文的規定,比如不能遮擋品牌、生產日期、條碼等資訊。由於便利店中商品的尺寸和包裝形式十分複雜,給標籤的粘貼帶來了巨大挑戰。目前,遠望谷定制開發出了行業內首款支援批量列印的透明Flag商品標籤,規避了行業內目前普通商品RFID標籤直接覆蓋商品包裝及資訊的問題。

服裝領域的RFID標籤粘貼相對標準化一些,可以用機器代替人工粘貼。RFID標籤在服裝上的貼附形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將標籤粘貼或複合在吊牌上,這種方案的優勢在於對現有的生產流程影響最小,但吊牌是獨立於商品之外的,容易遺失或被人為剪掉。

第二種是將標籤複合在衣物主嘜或者洗嘜上,也叫織嘜標籤,這種方案在商品防偽和防竄貨上效果更理想,但成本也有所增加。另外,洗嘜標籤對標籤複合工藝也有一定要求,因為主嘜和洗嘜在衣服的內側,如果材質較硬會嚴重影響服裝穿著的舒適性。

第三種是EAS+RFID雙頻標籤的方案,以硬扣的形式附著在商品上。其中RFID部分跟前兩種方案一樣負責資訊的讀取,EAS則主要負責防盜。由於工藝更加複雜,其成本也最為高昂,不過此類硬標可以重複利用,分攤了成本投入。

另外,普通RFID標籤一般在生產端即可綁定,而雙頻硬標籤由於其物理特性及運輸成本限制,有些服裝廠家可能會在倉儲端或閘店端才綁定此類標籤。因此這種方案更適用於類似Zara、UR等快時尚品牌採用。

張賀介紹,遠望穀也已經有成熟的EAS+RFID的雙頻硬標籤方案,目前已經在部分客戶內部測試中,預計將於年底或明年初落地商用。

優化門店設計,提升用戶體驗

現有的無人便利店通常面積較小,比如天虹Well Go只有12平米,商家只能選擇同門進出的方案,容易出現尾隨進出等情況。

張賀對此解釋道,室外便利店投放到社區和街區需要經過相關部門許可,如果門店的面積太大,審批上受限太多。未來,無人零售店更多將採用室內無人店的形式,面積上的限制較小,可以做成雙門形式,進出分離,避免尾隨。

他表示,顧客惡意逃單的情況很難杜絕,即使在有人值守的門店,盜損也時有發生。廠商只能盡可能優化方案,避免技術原因導致的漏讀和誤讀;或者選擇特定的環境,比如高端社區和機場候機廳,對消費者進行一定的篩選。

遠望谷目前正在開發基於RFID的自動收銀設備,顧客選購好的商品放置在指定的傳送設備上,由傳送設備將商品送入收銀設備的識別區,通過與外界環境隔離,提高識別率並杜絕誤讀風險。同時商品移動中的抖動,大幅降低了商品堆疊造成的干擾,實現了精准識別以及收銀和門禁功能二合為一。

張賀表示,多技術融合也是發展方向之一,比如RFID與機器視覺的融合,RFID負責識別商品,機器視覺負責識別顧客。不過考慮到目前兩種技術方案都還不夠完善,如果整體方案設計考慮不周全,會導致1+1< 2的效果。

總而言之,無人零售畢竟是一種新業態,還存在許多不足和缺陷。但這些走在前面的企業為行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相信他們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能夠慢慢找到彌補的辦法和最適應新時代的業態。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點點耐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