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創客教育實現青少年奇思妙想

小型霧霾回收器, 利用霧霾吸附網、過濾網及迴圈水泵組成的過濾系統, 極大地減少了霧霾顆粒的二次污染……在剛剛結束的第37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展示現場, 547個展項都蘊含著小選手們的奇思妙想。 而這些成果, 無一不得益於北京許多學校的創客教育。

學校平臺搭得大 學生夢想飛得高

京源學校副校長孫清亞說:“我們學校曾經有個高中生, 他在理科班的名次屬於中等。 有一年暑假, 這名學生跟我到長白山野外考察時, 突然問我能不能俯瞰這片森林, 我知道他其實是想航拍。 ”考察結束後,

學校為這名學生提供了一架小型無人機和一間3平方米的小屋子, 讓他和另外一名學生共同研究無人機。

“令人想不到的是, 他們兩個人拿到了3項國家專利。 ”孫清亞說, 這名學生之所以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是因為找到了自己成長的規律, 把好奇心變成了興趣, 又把興趣變成了樂趣, 最後變成了志趣。 作為校長和教師, 孫清亞在日常的教學中賦予學生三個尊重:他的生命、成長規律、差異性, 這些尊重為學生搭起了創造平臺。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參賽專案“電導法結合Logistic方程鑒定法國梧桐的抗寒性研究”獲得一等獎, “空間站重力系統設想與模型實現”和“基於Delta kossel架構的五軸加工裝置”獲得二等獎, 可謂收穫頗豐。

校長沈傑說:“首都師範大學青牛創客空間配備了先進實用的硬體設備,

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實踐的環境, 在幫助學生實現創意的同時, 讓學生見識和體驗到一些基本的加工技術, 並由此延伸, 對當前的新科技相關領域有更多的瞭解,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為創新奠定基礎。 學生能夠沉浸在這樣的環境中自主學習獲得知識, 積累經驗, 真實體驗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也是我們教育的追求。 ”

北京的創客教育無疑走在了全國前列。 史家小學很早就開展了對學生的創業教育, 還開闢了專業教室, 設置了專業的課程。 在史家小學育芳基地, 就有一間專門用於商業課程教學的專用教室,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課學習。 副校長范汝梅介紹,

學校面向三至六年級小學生舉辦“MAKER創業商業挑戰賽”, 採取商業運作的模式, 讓學生組成“創業公司”, 設計一款產品, 並想辦法行銷, 爭取獲得校內師生的“顧客訂單”。

“同學們設計製作的產品不一定都是機器人、3D列印這種高科技作品, 他們也可以創作藝術作品, 比如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等。 ”范汝梅說。

創新來源生活 靈感來自問題

乍一看大賽展示現場, 各種類型的創新作品五花八門, 但細看起來, 這些作品無不來源於生活。

北京市第四中學的林凱珩帶來的“城市繁華路段防止非機動車逆行問題的調查研究”獲得了大賽一等獎。 而這項創新的靈感來自於他被逆行的非機動車撞傷。

因為霧霾去年停過兩次課,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的王樂曦從半年前就有了設計霧霾回收器的想法。

他把想法付諸實踐, 設計了一套自主吸附霧霾的回收器, 通過吸附過濾網、迴圈水泵組成的過濾系統, 回收空氣中的顆粒物。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科豐校區的學生劉思佳設計的“飛龍樂天”鐳射樂器, 其靈感則是來源於他的好朋友在練習吉他時手指會磨破, 為了保護手指, 他設計了鐳射樂器, 樂器由輸入、輸出和控制核心三部分組成, 製造出了一種不用撥弦便可彈奏的樂器。

這次大賽“國際范兒”十足, 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捷克、丹麥等11個國家的代表隊參加。 來自澳門培正中學的學生設計了一艘能漂浮在水面隨時監測水質的船, 它可以收集6項資料, 小船會在水面來回巡航檢測,

通過感測器分別檢測這些專案的資料, 遠端把這些檢測數據傳回電腦端, 各項指標如果超標就會顯示出紅色, 準確指明污染位置, 有助於下一步有針對性地改善。

創客教育也需要創新

北京許多學校已設置創客校本課程, 不過相比于先進國家, 我國的創客教育還處於起步階段。

在大賽期間進行的“中外教師科技教育創新論壇”上, 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副教授謝爾蓋·謝爾蓋耶夫介紹, 在俄羅斯的一個小鎮裡, 每年都會舉行由莫斯科大學主辦的科學夏令營, 接收來自全世界的學生, 他們在這裡學習科學知識, 相互交流, 在科技的學習中尋找到快樂, “要給孩子提供機會, 讓他們把自身創造的潛能發揮出來。 當創客成為一種技能,或許這些孩子都有可能成為下一代的科學家”。

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創客”?謝爾蓋耶夫認為,開放是創造的第一步。他說,提到“科學家”,許多學生會想到堆滿瓶瓶罐罐的實驗室,一個頭髮花白且謝頂的老教授,其實,這都是學生對科學產生的誤解。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更需要有適合他們進行探索的空間。

因此,如何高效率、高標準、高品質的運行創客空間,有力銜接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素養這兩個培養目標,是本次大賽頗受關注的焦點。

來自清華大學的副教授顧學雍認為,創客教育不能純粹只設計個人層面的課程,必須能夠培養團隊跟組織,讓整個產業和社會開始變得具有學習能力,而不是被動改變,“就像不要在社會自然災害現象發生後再去救災,而是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社會自然災害的發生”。

當創客成為一種技能,或許這些孩子都有可能成為下一代的科學家”。

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創客”?謝爾蓋耶夫認為,開放是創造的第一步。他說,提到“科學家”,許多學生會想到堆滿瓶瓶罐罐的實驗室,一個頭髮花白且謝頂的老教授,其實,這都是學生對科學產生的誤解。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更需要有適合他們進行探索的空間。

因此,如何高效率、高標準、高品質的運行創客空間,有力銜接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素養這兩個培養目標,是本次大賽頗受關注的焦點。

來自清華大學的副教授顧學雍認為,創客教育不能純粹只設計個人層面的課程,必須能夠培養團隊跟組織,讓整個產業和社會開始變得具有學習能力,而不是被動改變,“就像不要在社會自然災害現象發生後再去救災,而是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社會自然災害的發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