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南京大學按新生生活習慣分宿舍

南大工科試驗班的大一新生小霞告訴記者, 大學宿舍和自己入學前暢想的完全不一樣。 “來報到之前, 我悄悄找學姐打聽過, 說是按照姓氏筆劃排宿舍, 宿管阿姨站宿舍門口喊一聲"×同學", 宿舍裡四個人能同時抬頭答應"誒"。 ”

但實際上, 小霞發現自己與室友們不光姓名不“連號”, 生源地也不同。 “晚上睡覺前, 我們才發現大家的共同點:睡的時間都不早, 作息都有點"夜貓子"。 ”很快, 小霞便和舍友們“打成一片”, “我們同樣也喜歡乾淨, 甚至生活都有點潔癖, 洗澡和洗衣服都勤快得不行。 ”開學前小霞對宿舍的顧慮煙消雲散,

“我還擔心過呢, 我習慣晚睡, 萬一攤上一個睡得早的舍友, 大家會不會起爭執。 現在看來學校這麼給我們安排還真不錯。 ”

不只是小霞這一間宿舍, 南大2017級新生的學號順序和宿舍安排, 差不多都是按照學生們的生活習慣、衛生特點、學習特點等“個人元素”來“合併同類項”的。 能夠“合併同類項”的前提, 是基於學校對新生的個人習慣“摸底”。 記者在南大學工處看到了“南京大學2017級本科新生生活習慣”調查表, 上面分為“夜晚休息時間”“早晨起床時間”“平均換洗衣頻率”“您對宿舍共同消費的態度”等多個選項。 新生需要按照自己的個人情況做填寫。

今年是南大在新生中首度試點使用住宿匹配系統。 沒有接受調查的新生,

依然遵循隨機分配的原則。 “我們通過該系統的調查, 搜集了800多名新生的作息時間、衛生習慣、學習特點、社交偏好, 以及其他一些私人問題。 ”學工處郭老師介紹, 收集完學生的個人資訊後, 通過大資料整理的模式對學生的資訊做分析, “將相似度相近的兩個人排在一起, 其本質上是一個路徑規劃問題。 按照演算法求得局部最優解, 即可保證相鄰學號之間相似度差異不會過大。 ”

南大學工處處長龔躍介紹, 為了讓新生們在南大的大學生活過得更愉快舒適, 學工處的老師們“操碎了心”。 “我們這樣"大費周章"的安排, 是有科學原理的, 這樣分宿舍避免了因隨機安排而導致的差異化過大現象, 消除了製造寢室矛盾的不利因素。

大學是走向社會的緩衝期, 希望2017級的新生能在點滴細節中調節自我, 在主動選擇中接受磨煉。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