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村中醫經驗方:治療暑熱火熱等證候,效果神奇!

小時候, 時有出現發熱頭痛、咽痛咳痰等, 在村裡看一中醫, 開個中藥處方, 服用兩三副藥多能搞定, 根本不需要打針服用退燒藥等。

長大後進入醫學院, 有一次暑假出現發燒, 伴有頭痛、咽喉疼痛、肌肉酸痛、咳嗽咳痰等症狀, 還是找那個醫生看, 服藥兩劑熱退身涼, 病去七八成, 再服藥兩劑痊癒。

當時自己是醫學生, 已對中藥稍有認識, 便悄悄記下其處方, 大致如下:

青蒿10克, 荷葉10克, 桑白皮10克, 地骨皮10克, 黃芩10克, 連翹15克, 杏仁15克, 玄參15克, 知母12克, 葛根18克, 菊花10克, 牛蒡子10克, 甘草3克。

以後自己走上臨床, 凡是遇見暑熱, 表現為咽痛、咳痰黃稠、面紅目赤、周身酸痛、頭痛等症狀的病人, 我大多沿用以上處方, 根據病情調整加減治療, 療效相當滿意, 總體感覺比桑菊飲、銀翹散之類更勝一籌。

從方藥去分析, 青蒿荷葉為主藥, 取其清熱解暑功效, 其他藥物如桑白皮、地骨皮、杏仁、黃芩, 有清肺瀉火的功效;連翹、菊花、牛蒡子疏風散熱、清熱解毒、利咽;玄參知母滋陰涼血退熱;葛根舒筋解肌。

需要注意的是, 方藥寒涼, 較適合暑熱火熱類證, 陽虛虛寒脾虛寒濕等證候不宜。

方藥供參考;症狀複雜, 建議找醫生就診。

關注我, 頭條號裡有更多中醫養生文章;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