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會在孩子面前吵架的父母不是好父母,不要讓這種病毒繼續傳播

有人說, 專家說了, 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 我們遇到事情只是微笑, 然後等孩子不在時再解決。 可是這樣真的好嗎?我遇到幾個這樣成長起來的家庭,

他們的孩子最後婚姻事業都不順, 我總是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深入學習心理學, 同時隨著諮詢的增多, 接觸的人很廣, 看到很多問題並不會像我們想的那個樣子發展。 我們希望孩子好時, 他反而更會與我們的希望相反, 因為我們恐懼什麼, 我們就會吸引什麼.

案例:一個家庭, 父母從來不吵架, 也不允許孩子們吵架, 於是就給她們講做人的道理。 要學會包容人, 不要打人, 不要罵人, 吃虧是福等等很多雞湯, 可是他的孩子們兩個男孩很好, 都到了五十多歲就得癌沒了。 他們找的妻子都是潑婦形的, 為什麼這樣呢, 一個沒有攻擊性的人在社會上什麼事也辦不了, 只能吸引一個能幹的女人才主張這個家庭。 同樣她的兩個女兒, 都是四十多就離婚了, 男人有外遇喝酒耍錢。 儘管我們表面很好, 可是我們心裡有毒, 我們一定會吸引一個有毒的人。 另外一個絕對正經的女人, 一定會是一個花心的男人來追求, 我們身邊很多是這樣。

我現在鼓勵那些來諮詢的父母,

可以適當的宣洩自己的情緒, 在家庭裡說出自己的感受。 我們要學會表達自己而不論輸贏, 當我們學會遇事能夠爭取表達的時候, 我們的孩子就會從我們身上學到這種本領。 他們遇事才會據理力爭, 看看我們家庭的孩子, 遇事就是哭鬧, 要不就是默默地流淚忍受。 有多少家庭的孩子能夠積極表達, 就是因為他們在家庭中沒有學會這個本領。 我們遇事吵架多數都是攻擊性的, 要不就是就是讓孩子歸隊, 看看你爸爸這樣不好, 看看你媽媽那樣不好, 我們遇事就是就事論事, 積極的爭吵, 孩子才會在我們身上學會這種方法。 不會表達的孩子才會哭鬧耍, 才會受委屈, 能夠積極表達, 在家會被喜歡, 在外面也會受到歡迎的。
所以家長們要多用心的陪伴孩子, 遇事不要武斷解決, 現在遇事一生氣我就不理你了, 我看手機轉移問題, 我們的孩子也就學到了這個方法, 遇事也是逃避。 能夠表達出來的情緒都是健康的, 那些不能表達出來的思想才會是毒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