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工業4.0其實並不適合臺灣

SmartM解讀:工業4.0的核心概念, 在於掌握銷售端的快速變化, 透過數位科技回饋到製造端, 以進行快速整合、高度彈性的生產。 對以代工為主,

缺少強勢品牌與國際行銷的中國臺灣產業型態, 從銷售到製造 這條價值鏈串連, 並不符合產業特性。

我在某次講座中談到“工業4.0不是中國臺灣的菜”之後, 有朋友在相關文章底下這樣評論:“從鴻海出來的對工業4.0的瞭解, 也不過如此的程度。 ”

許多朋友呼籲我再進一步地闡述清楚, 為什麼工業4.0不適合中國臺灣。

工業4.0是德國首先提出來的一個製造業策略。 當一個組織在某個產業處於領先地位的時候, 最好的策略就是讓所有競爭對手都抄襲自己的策略、跟隨自己的腳步;只要一切條件相同, 那麼領先者永遠領先。

美國、歐洲、中國也都算是工業大國, 卻紛紛中了德國的招, 也跟著後面談“第四次工業革命”“製造2025”, 來呼應德國的工業4.0。

產品比製造或工業更重要

我對工業4.0沒有好感, 就從這個名字開始。 現今的高科技潮流已經走向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 我們還在談工業, 豈不是距離越來越遠?所以我才會強調, “產品”比“製造”或“工業”更重要;如果沒有產品, 哪來的製造和工業?

工業4.0的概念其實很簡單, 就是把原來的電腦整合製造(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 CIM)和彈性製造系統(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的先進製造環境, 透過互聯網延伸到前端的銷售環節, 借此期望能夠從銷售環節的大資料分析, 得到市場和消費者對個性化和訂制化的需求, 再透過互聯網連結到工廠的彈性製造系統, 達到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

因此, 工業4.0的前提, 是生產工廠必須能夠做到電腦整合製造和彈性製造系統, 否則即使有來自銷售環節的需求,

工廠也可能沒辦法生產出來。 而中國臺灣目前的生產製造工廠, 包含傳統產業、IT產業、電子產業, 都還沒有辦法做到這兩者。

如果工廠已經做到這兩者, 那麼接下來的挑戰, 就是如何在互聯網時代與社交化時代之中, 創造新的前端銷售模式, 以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和潮流時尚的需求。

雖然中國臺灣的電子製造業實力強大、許多傳產品牌和銷售通路也有些知名度, 但很不幸的, 中國臺灣在生產製造端和品牌銷售端, 和先進國家都有相當大的差距。

狂銷的網紅成衣店鋪

這裡就以消費者最熟悉的傳統成衣行業來做一個例子。

1988年出生、2012年在中國創立“Lin Edition Limit”(以下簡稱Lin家)品牌的創始人張瑜, 是浙江平湖所謂的“廠三代”;自爺爺輩起,

他們就是做服裝的家族企業, 甚至一度名列中國私有企業一百強, 而且還是優衣庫(Uniqlo)等國際品牌的代工廠。

張瑜從小還在穿開襠褲時, 就整天待在家族企業的會議室裡聽長輩們開會。 他和眾多富二代一樣, 高中畢業之後就被送往國外念書, 為將來繼承家族企業做準備。

2010年回國後, 張瑜直接進入家族企業工作。 當時, 公司的商業模式傳統而穩定, 加上擁有數量可觀的長期客戶, 所以張瑜其實只要在辦公室喝喝茶、接接客戶的外貿訂單, 一年營收就很可觀了。

一直沒有太關注淘寶的張瑜, 驚訝地發現妻子這個從零開始的淘寶店鋪, 年銷售額竟然在短短幾年內就高達千萬人民幣。

Lin家今年四月一次女裝新品在淘寶店上市,

一瞬間數萬人進店搶購;僅僅用了一分鐘, 十五款新品現貨被搶購一空, 平均客單價超過人民幣一千元。

當晚八點, 另一家紅人店鋪張大奕開始上新品, 其中一款裙子當晚就賣掉五千條。

張大奕是中國瑞麗經紀的當家模特兒, 在淘寶開店一年半, 成交筆數三十二萬、月銷售額數百萬人民幣, 已經是淘寶五皇冠店鋪。

大資料下的成衣產業鏈

要瞭解這是怎麼回事, 就必須回顧一下傳統成衣行業的變革。

由歐洲時尚品牌利用模特兒伸展臺上發佈潮流, 然後名設計師設計產品、亞洲成衣代工廠生產, 再透過實體店面鋪貨, 最後到達消費者手中, 已經是幾個月後的事了。 西班牙的Zara則把這套體系變成“買家模式”, 並且取得巨大的成功。簡單地說,他們的模式就是把時裝周、名牌店、大賣場等等銷售最好的衣服,局部修改後下單生產,十天便能上架出貨,以低價讓廣大消費者也能夠穿著類似名牌的服裝。

這就是一種透過大資料分析消費者的需求,然後以快速、大量、低價鋪貨的行銷策略模式。老實說,這就是山寨,也難怪Zara經常捲入許多版權訴訟。

兩者都是透過大資料來輔助,我把Zara的大資料模式叫做“事件發生後資料”(After the Fact Data),Lin家的我把它叫做“事件發生前資料”(Before the Fact Data)。

從名稱來看,就可以知道Lin家的資料應該是更即時、更精准的。

高速演化中的網紅店鋪模式

如果說Zara是“工業經濟時代的快時尚”模式,那麼Lin家的就可以叫做“社交時代快時尚”的網紅經濟模式。簡單說,就是社交媒體、電商平臺加上網紅經濟,造成了這樣一個最先進的模式,但是這個網紅店鋪模式才剛剛開始,並且正在高速演化中。張瑜家族創立的新成達集團,有四家工廠和幾千名工人,服裝年訂單量數百萬件,擁有成熟的供應鏈和大量生產的能力。

然而,傳統供應鏈中幾十人一條產線的大流水線,並不能適應互聯網銷售迅速反覆運算的小批量生產。於是他索性從原有供應鏈之中,優先挑選資深技術骨幹,捨棄並打散傳統供應鏈中的大流水線,改成三、四人的小組制,靈活調整生產計畫,以適應互聯網銷售的小量生產。

比改造生產線更痛苦的問題在於布料。一件海軍風的裙子,一天之內賣出兩千件;但除了三百件現貨之外,工廠只準備了三百件布料,於是必須和更上游的布料廠協商,以加價方式訂貨。但因為是訂制布料,所以無論如何都需要七天,才能送上服裝製作的流水線。

電子商務在零售端顛覆這麼多年,才讓成衣廠這一環節逐漸改變,漸漸互聯網化。至於上游的布料供應商,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清醒過來。

不一樣的底蘊,不一樣的模式

傳統成衣行業的變革,是從零售端開始網路化。透過社交媒體做市場行銷,透過電商做銷售,再透過粉絲互動取得潮流趨勢和市場需求,並透過網紅引領風潮,導致預售為主、庫存極少,業務由資料驅動,然後再倒逼供應鏈和傳統成衣廠進行改造。

以傳統成衣行業為例,這些變革正在中國進行中,上網搜尋可以看到無數的討論文章和成功案例。可是,工業4.0這個字眼極少出現。

熱門的關鍵字是:互聯網、社交媒體、電子商務、粉絲經濟、網紅經濟、紅人商店、紅人店鋪、網紅孵化器等等。偶爾會看到,供應鏈、生產線、小批量生產等等。

在中國,除了傳統產業之外,同樣的變革也開始發生在消費電子和其他高科技產業。除了網紅直播,還加入許多高科技元素,例如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無人機、全像攝影等等,更加豐富了零售端的內容。

還需要我解釋,為什麼工業4.0不是中國臺灣的菜嗎?(本文摘錄自《程天縱的經營學》第三章,商周出版)

書籍介紹

書名:程天縱的經營學

作者:程天縱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1月

程天縱

前富士康副總裁,長期在科技業擔任專業經理人,退休後投身創客圈,成為替創業者指點迷津、找資源的創客創業導師。

關於我們:網站內容更精彩!

物聯之家(www.iothome.com)一個關注物聯網的科技新媒體。我們關注物聯網領域的價值發現和趨勢,關注該領域的大小公司和大小人物,這裡有跟物聯網相關的深度觀點、測評和剖析。物聯網改變世界,我們將參與和忠實的記錄改變的過程,見證物聯網帶給人類的豐碩成果。

並且取得巨大的成功。簡單地說,他們的模式就是把時裝周、名牌店、大賣場等等銷售最好的衣服,局部修改後下單生產,十天便能上架出貨,以低價讓廣大消費者也能夠穿著類似名牌的服裝。

這就是一種透過大資料分析消費者的需求,然後以快速、大量、低價鋪貨的行銷策略模式。老實說,這就是山寨,也難怪Zara經常捲入許多版權訴訟。

兩者都是透過大資料來輔助,我把Zara的大資料模式叫做“事件發生後資料”(After the Fact Data),Lin家的我把它叫做“事件發生前資料”(Before the Fact Data)。

從名稱來看,就可以知道Lin家的資料應該是更即時、更精准的。

高速演化中的網紅店鋪模式

如果說Zara是“工業經濟時代的快時尚”模式,那麼Lin家的就可以叫做“社交時代快時尚”的網紅經濟模式。簡單說,就是社交媒體、電商平臺加上網紅經濟,造成了這樣一個最先進的模式,但是這個網紅店鋪模式才剛剛開始,並且正在高速演化中。張瑜家族創立的新成達集團,有四家工廠和幾千名工人,服裝年訂單量數百萬件,擁有成熟的供應鏈和大量生產的能力。

然而,傳統供應鏈中幾十人一條產線的大流水線,並不能適應互聯網銷售迅速反覆運算的小批量生產。於是他索性從原有供應鏈之中,優先挑選資深技術骨幹,捨棄並打散傳統供應鏈中的大流水線,改成三、四人的小組制,靈活調整生產計畫,以適應互聯網銷售的小量生產。

比改造生產線更痛苦的問題在於布料。一件海軍風的裙子,一天之內賣出兩千件;但除了三百件現貨之外,工廠只準備了三百件布料,於是必須和更上游的布料廠協商,以加價方式訂貨。但因為是訂制布料,所以無論如何都需要七天,才能送上服裝製作的流水線。

電子商務在零售端顛覆這麼多年,才讓成衣廠這一環節逐漸改變,漸漸互聯網化。至於上游的布料供應商,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清醒過來。

不一樣的底蘊,不一樣的模式

傳統成衣行業的變革,是從零售端開始網路化。透過社交媒體做市場行銷,透過電商做銷售,再透過粉絲互動取得潮流趨勢和市場需求,並透過網紅引領風潮,導致預售為主、庫存極少,業務由資料驅動,然後再倒逼供應鏈和傳統成衣廠進行改造。

以傳統成衣行業為例,這些變革正在中國進行中,上網搜尋可以看到無數的討論文章和成功案例。可是,工業4.0這個字眼極少出現。

熱門的關鍵字是:互聯網、社交媒體、電子商務、粉絲經濟、網紅經濟、紅人商店、紅人店鋪、網紅孵化器等等。偶爾會看到,供應鏈、生產線、小批量生產等等。

在中國,除了傳統產業之外,同樣的變革也開始發生在消費電子和其他高科技產業。除了網紅直播,還加入許多高科技元素,例如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無人機、全像攝影等等,更加豐富了零售端的內容。

還需要我解釋,為什麼工業4.0不是中國臺灣的菜嗎?(本文摘錄自《程天縱的經營學》第三章,商周出版)

書籍介紹

書名:程天縱的經營學

作者:程天縱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1月

程天縱

前富士康副總裁,長期在科技業擔任專業經理人,退休後投身創客圈,成為替創業者指點迷津、找資源的創客創業導師。

關於我們:網站內容更精彩!

物聯之家(www.iothome.com)一個關注物聯網的科技新媒體。我們關注物聯網領域的價值發現和趨勢,關注該領域的大小公司和大小人物,這裡有跟物聯網相關的深度觀點、測評和剖析。物聯網改變世界,我們將參與和忠實的記錄改變的過程,見證物聯網帶給人類的豐碩成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