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最新高校男女比例出爐,原來沒對象真的不怪你!

戀愛的區別是:“在普通大學中, 一個男生追一個女生, 幾經周折得手了。 在武漢大學, 一個女生追一個男生, 幾經周折得手了。 在華中科技大學,

一個男生追一個男生, 幾經周折得手了。 ”

這是幾年前發表在華中科技大學白雲黃鶴BBS上一條關於武漢高校區別的段子, 有趣且真實。

綜合身邊的現象, 我們不難發現, 在高校脫單的人不少, 但這一群體的數目卻遠低於單身人群的數目。

單身者眾, 也常仰天長嘯, 不甘心地發問:“別人都脫單了, 到底為什麼我還單著?”

在經過簡單的考證與調查後, 我們發現:多數高校人群脫單難的原因, 與高校本身的男女比例大有關係。

男女比例3:1 一對情侶一對基

“你在公安大學和女性說過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

得票率排前三的分別是

1.二兩飯

2.三兩飯

3.這個菜

根據2017年4月25日發佈的《39所985高校男女比例排名》, 第一檔院校——男生比例30%-40%的只有一所學校, 即《中央民族大學》, 男生比例是30%;第二檔——男生比例40%-50%的也只有一所學校, 並且是師範類院校, 華東師範大學, 男生比例45%;本以為師範類院校應是女生比例高於男生, 沒想到卻被資料“打臉”了。

而接下來的35所高校除了中國海洋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是男女比例1:1之外, 其他高校均是男生比例超過女生。 上文段子的主人公華中科技大學更是男生比例高達73%, 男女比例接近3:1。 針對這個令人瞠目的比例, 線民早有調侃:男女比例3:1, 一對情侶一對基。 更有答主現身說法, “沒上大學之前就想一定要找個女朋友, 自從去了科大, 現在感覺找個男朋友挺好的。 ”

同校不同“命”, 幸福像花兒一樣?

進來前我以為我以後會是皇帝, 畢竟後宮佳麗三千。 進來後我發現我這哪是皇帝, 應該是在後宮侍奉各位娘娘的太監吧?

在看到這份男女比例報告後, 我們聯繫了部分高校的學生進行採訪, 但同一所學校不同院系的學生給出的回答是不同的。 機械、土木、物理、應用數學等專業的學生認為本系的男女比例可能比報告中所呈現的還要失協;而傳媒、人文、外文等學院的同學則表示, 在我們學院, 可能報告中的男女比要反過來才對。

這些被劃分為社會科學類的偏文科院系,男女比例與報告中的資料形成了強烈反差。2:8甚至1:9、1:11,這樣的男女比例已經讓學院裡的學生們習以為常了。而本以為在這樣的環境中,男生脫單會更遊刃有餘的看法,卻也在某些回復中遭到了否認。

大部分這些院系的男生都表示,因為女多男少,確實在顏值方面大飽了眼福,一度覺得幸福真是“像花兒一樣”。但部分本院系女生對選擇同類專業的男生隱含著 “鄙視”心態,並不會將他們列入男友的考慮範圍。更心累的是,在男生只有個位數的班級,但凡上課、開會的時候沒來都會輕易被老師和輔導員發現,“完全無法點亮隱藏自我的技能”。

女生們對這樣的男女比也頗有怨言。因為男生數量少,很多體力活甚至都要女生親自上陣,“不說什麼娘子軍了,有時候真的是把自己當男生使,久而久之也就只能認了”,當然讓她們更有話說的還是脫單問題。原以為在大學愛情能夠開花結果,卻連發芽的機會都被現實扼殺,要說能有什麼改變方法,“大概是和隔壁理工類學院聯誼吧”。

因此我們稍加觀察後便會發現,在男生遠少於女生的學院中常常存在著“男單女也單”的現象。

男的更像男的,女的更像女的

在男多女少的地方,男的會更像男的,女的更像女的。在女多男少的地方,男的不像男的,女的不像女的。

高校男女比例失衡,會造成什麼結果?與本文探討話題直接相關的是:脫單率會下降。要提升本校的脫單率,除了個人多交流、多交友之外,就不得不考慮跨院系甚至跨院校的聯誼活動。

其次對於這種現象會導致的結果,曾有社會心理學老師發表了相關看法,“在男多女少的地方,男的會更像男的,女的更像女的。在女多男少的地方,男的不像男的,女的不像女的”。當然,這句話本身即是建立在當前社會角色定位之上的,它賦予了男生主動、拼搏、有擔當的性格設定,同樣賦予了女生柔弱、需要保護的人設。

因此,在男多女少的環境下,男女雙方為了博取異性關注、展現性別魅力會更加趨近社會的角色定位;反之,在男少女多的情況下,男女同化的趨勢加劇,也就相對衍生“女漢子”與“萌男”的新設定。

當然,世事無絕對。也有人認為,男女比例失衡並不會造成什麼,你還是你,該單身還是脫單都取決於個人因素而已。

(採訪)你認為學校的男女比例失調對你而言造成了哪些影響?

華中科技大學——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曾同學:

路上看到女生可能會多看幾眼,畢竟是我校不可多得的妹子。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除了期待一下和華師聯誼,平時當然是維持好一隻單身狗的基本素養,好好做實驗,天天向上吧。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同樣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黃同學:

(強顏歡笑)你習慣習慣就~~好~~(唱起來吧)因為高中文科班,所以其實沒太大感覺。不過這麼多年體會下來,女生占比大是有好處的,至少夏天悶了一節課的教師味道不會很奇怪,而且男生太多坐後排女生視線會被擋住,影響學習!

補問:從脫單角度考慮呢?

趁年輕趕緊去經院找一個(不是)本來我們學院男生就比較少,還要拋去不想談、不能談、還不適合談的,剩下的還能有幾個?所以說,還是專注追星,為小哥哥打call吧(微笑)。

這些被劃分為社會科學類的偏文科院系,男女比例與報告中的資料形成了強烈反差。2:8甚至1:9、1:11,這樣的男女比例已經讓學院裡的學生們習以為常了。而本以為在這樣的環境中,男生脫單會更遊刃有餘的看法,卻也在某些回復中遭到了否認。

大部分這些院系的男生都表示,因為女多男少,確實在顏值方面大飽了眼福,一度覺得幸福真是“像花兒一樣”。但部分本院系女生對選擇同類專業的男生隱含著 “鄙視”心態,並不會將他們列入男友的考慮範圍。更心累的是,在男生只有個位數的班級,但凡上課、開會的時候沒來都會輕易被老師和輔導員發現,“完全無法點亮隱藏自我的技能”。

女生們對這樣的男女比也頗有怨言。因為男生數量少,很多體力活甚至都要女生親自上陣,“不說什麼娘子軍了,有時候真的是把自己當男生使,久而久之也就只能認了”,當然讓她們更有話說的還是脫單問題。原以為在大學愛情能夠開花結果,卻連發芽的機會都被現實扼殺,要說能有什麼改變方法,“大概是和隔壁理工類學院聯誼吧”。

因此我們稍加觀察後便會發現,在男生遠少於女生的學院中常常存在著“男單女也單”的現象。

男的更像男的,女的更像女的

在男多女少的地方,男的會更像男的,女的更像女的。在女多男少的地方,男的不像男的,女的不像女的。

高校男女比例失衡,會造成什麼結果?與本文探討話題直接相關的是:脫單率會下降。要提升本校的脫單率,除了個人多交流、多交友之外,就不得不考慮跨院系甚至跨院校的聯誼活動。

其次對於這種現象會導致的結果,曾有社會心理學老師發表了相關看法,“在男多女少的地方,男的會更像男的,女的更像女的。在女多男少的地方,男的不像男的,女的不像女的”。當然,這句話本身即是建立在當前社會角色定位之上的,它賦予了男生主動、拼搏、有擔當的性格設定,同樣賦予了女生柔弱、需要保護的人設。

因此,在男多女少的環境下,男女雙方為了博取異性關注、展現性別魅力會更加趨近社會的角色定位;反之,在男少女多的情況下,男女同化的趨勢加劇,也就相對衍生“女漢子”與“萌男”的新設定。

當然,世事無絕對。也有人認為,男女比例失衡並不會造成什麼,你還是你,該單身還是脫單都取決於個人因素而已。

(採訪)你認為學校的男女比例失調對你而言造成了哪些影響?

華中科技大學——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曾同學:

路上看到女生可能會多看幾眼,畢竟是我校不可多得的妹子。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除了期待一下和華師聯誼,平時當然是維持好一隻單身狗的基本素養,好好做實驗,天天向上吧。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同樣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黃同學:

(強顏歡笑)你習慣習慣就~~好~~(唱起來吧)因為高中文科班,所以其實沒太大感覺。不過這麼多年體會下來,女生占比大是有好處的,至少夏天悶了一節課的教師味道不會很奇怪,而且男生太多坐後排女生視線會被擋住,影響學習!

補問:從脫單角度考慮呢?

趁年輕趕緊去經院找一個(不是)本來我們學院男生就比較少,還要拋去不想談、不能談、還不適合談的,剩下的還能有幾個?所以說,還是專注追星,為小哥哥打call吧(微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