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傳統冥界的劃分:四大判官、五方鬼帝、十殿閻羅究竟都是哪些人

傳統冥界的劃分:四大判官、五方鬼帝、十殿閻羅究竟都是哪些人

【四大判官】

判官是古代民間傳說中的陰間官名, 取材于傳統文化中的冥府判官。 長的兇神惡煞、陰險狡詐, 但絕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之輩。 職責是判處人的輪回生死, 對壞人進行懲罰, 對好人進行獎勵。 判官位於酆都天子殿中, 負責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 著名的四大判官為:賞善司、罰惡司、查察司、崔判官。

賞善司:魏征

執掌善薄, 身著綠袍, 笑容可掬。 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 根據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獎賞。 在六道輪回中, 或登天成神, 或投胎做人, 只須在孟婆處喝一碗迷魂茶, 忘卻生前恩怨, 即可重食人間煙火

察查司:陸之道

雙目如電, 剛直不阿, 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 其職責是讓善者得到善報, 好事得到弘揚, 使惡者受到應得的懲處, 並為冤者平反昭雪。

陰律司:崔玨

崔判官是馳名陰曹地府的頭號人物,

身著紅袍, 左手執生死薄, 右手拿勾魂筆, 專門執行為善者添壽, 讓惡者歸陰的任務。

罰惡司:鍾馗

身著紫袍, 怒目圓睜。 雙唇緊閉, 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凡來報到的鬼魂, 先經孽鏡臺前映照, 顯明善惡、區分好壞。 生前作惡的壞鬼全部由他處置, 他根據閻羅王的“四不四無”原則量刑, 四不——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無——無禮、無義、無廉、無恥, 輕罪輕罰, 重罪重罰, 再交陰差送到罰惡刑臺上, 送往十八層地獄, 直到刑滿, 再交輪回殿, 拉去變牛變馬, 變蟲變狗等等, 重返陽世。

【五方鬼帝】

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鬱壘、神荼, 治桃止山 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 王真人, 治嶓塚山北方鬼帝張衡、楊雲, 治羅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 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 治抱犢山

在古代中國傳說中, 酆都大帝位居冥司神靈的最高位置, 主管冥司陰間天下的所有鬼魂。 凡生生之類, 死後均被打入到地獄, 其魂魄無不隸屬於酆都大帝管轄, 以生前所犯之罪孽, 生殺鬼魂, 處治鬼魂。 在重慶酆都縣的東北,

有一座平都山, 後來也叫酆都山, 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六案功曹】

功曹原為封建官名, 亦稱功曹史, 西漢始置, 為郡守、縣令的主要佐吏, 主管選署功勞。 而中國冥府神話傳說裡面的六案功曹則是陰間官名:秦廣王, 專管長壽夭折、出生死亡的冊籍;統一管理鬼魂的受刑及來生吉凶。

他手下有“六部功曹”, 左班的三名, 分管天曹、地曹、冥曹;右班的三名, 分管神曹、人曹、鬼曹。 六曹的職責是把陰間的公文、秉報, 及時呈送給陰天子, 並把陰天子的詔令迅速下達到各處。 民間傳說中認為:凡是人間需要“上達天庭”的表文、報告焚燒後即由功曹“呈送”, 那麼閻羅王旁邊的功曹神則把公文、報告呈送給閻羅王。

【十殿閻王】

十殿閻王是民間流傳主管地府十殿的十個掌控者,其說始于唐末。十殿閻王,其名分別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因分居地府十殿,故名。

一殿秦廣王,秦廣王主要職務,主管人間生死,幽冥吉凶。

二殿楚江王,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石下活大地獄。

三殿宋帝王司掌黑繩大地獄,另設十六小獄。

四殿五官王,司掌大海之底。正東沃石下合大地獄。

五殿閻羅王,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獄。

六殿卞城王,司掌大海之底,大叫喚大地獄。

七殿泰山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北沃石下,熱惱大地獄。

八殿都市王司掌大海之底正西沃石下,大熱惱大地獄。

九殿平等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南沃石下,阿鼻大地獄。

十殿轉輪王殿居幽冥沃石外,正東直對世界五濁之處。

閻王是梵閻羅天子 ,或稱閻羅大王。閻魔,即琰摩、琰摩羅。意譯為"縛",縛有罪之人也。原來是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的天王,有兄妹雙王之說,稱兄治男魂,妹治女魂。以閻王作為陰間的主宰,掌管地獄輪回,約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原來閻王只有一人,由治事現為五人,其僚佐有十八人。唐代時,民間傳說有天帝冊封閻羅王,並由其統率五嶽衛兵之說, 同時也有地獄分為十殿,十殿均有主,稱地府十王。十王各有名號,合稱十殿閻王。

【豐都大帝】

豐都:北陰豐都天子地府玄卿大帝北陰豐都宮據傳說,豐都大帝位居冥司神靈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陰間天下的所有鬼魂。凡生生之類,死後均被打入到地獄,其魂魄無不隸屬于豐都大帝管轄,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殺鬼魂,處治鬼魂。在四川豐都縣的東北,有一座平都山,後來也叫豐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南宋以前一直都平安無事,傳說是西漢王方平、東漢陰長生的得道成仙之地。南宋之後,不知怎麼就陰差陽錯,後人誤將王方平、陰長生之首字連讀成為“陰王”,並作陰間之王解釋,成為了據說是陰間地獄的所在地和天下鬼神的聚集地。當然了,此事沒有經過考證,雖不能不信,但不可全信。相信人死後在陰間有惡必懲,才會活著的時候在人間積德行善。

十殿閻王是民間流傳主管地府十殿的十個掌控者,其說始于唐末。十殿閻王,其名分別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因分居地府十殿,故名。

一殿秦廣王,秦廣王主要職務,主管人間生死,幽冥吉凶。

二殿楚江王,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石下活大地獄。

三殿宋帝王司掌黑繩大地獄,另設十六小獄。

四殿五官王,司掌大海之底。正東沃石下合大地獄。

五殿閻羅王,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獄。

六殿卞城王,司掌大海之底,大叫喚大地獄。

七殿泰山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北沃石下,熱惱大地獄。

八殿都市王司掌大海之底正西沃石下,大熱惱大地獄。

九殿平等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南沃石下,阿鼻大地獄。

十殿轉輪王殿居幽冥沃石外,正東直對世界五濁之處。

閻王是梵閻羅天子 ,或稱閻羅大王。閻魔,即琰摩、琰摩羅。意譯為"縛",縛有罪之人也。原來是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的天王,有兄妹雙王之說,稱兄治男魂,妹治女魂。以閻王作為陰間的主宰,掌管地獄輪回,約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原來閻王只有一人,由治事現為五人,其僚佐有十八人。唐代時,民間傳說有天帝冊封閻羅王,並由其統率五嶽衛兵之說, 同時也有地獄分為十殿,十殿均有主,稱地府十王。十王各有名號,合稱十殿閻王。

【豐都大帝】

豐都:北陰豐都天子地府玄卿大帝北陰豐都宮據傳說,豐都大帝位居冥司神靈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陰間天下的所有鬼魂。凡生生之類,死後均被打入到地獄,其魂魄無不隸屬于豐都大帝管轄,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殺鬼魂,處治鬼魂。在四川豐都縣的東北,有一座平都山,後來也叫豐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南宋以前一直都平安無事,傳說是西漢王方平、東漢陰長生的得道成仙之地。南宋之後,不知怎麼就陰差陽錯,後人誤將王方平、陰長生之首字連讀成為“陰王”,並作陰間之王解釋,成為了據說是陰間地獄的所在地和天下鬼神的聚集地。當然了,此事沒有經過考證,雖不能不信,但不可全信。相信人死後在陰間有惡必懲,才會活著的時候在人間積德行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