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專家建議中超建立職業聯盟被反駁:足協幹的不錯,別人未必更好

在周中亞1/4決賽次回合比賽中, 恒大與上港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強強對話, 恒大在首回合0-4落後的情況下絕地反擊, 一度扳平比分, 但是上港還是晉級了半決賽。 這是一場堪比巴薩逆轉巴黎一樣的史詩巨作, 整個過程盪氣迴腸 心驚肉跳 , 兩支球隊為中超聯賽掙足了面子, 許多國外媒體和球迷高呼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現在中國足球正在已經逐漸在觸底反彈, 國家隊雖然未能在世界盃出線, 還是創造近十六年來最好的世界盃預選賽戰績;亞冠聯賽已經在淘汰賽階段出現兩次中國德比,

特別是廣州恒大和上海上港更被看成亞洲最強兩支俱樂部的對決;保利尼奧以四千萬歐元的天價加盟巴賽隆納, 側面證明中超聯賽的競技水準不斷提升。

在如此大好的形勢, 有專家向足協建議抓好時機籌建中國的職業聯盟;足協官員回應道,

從一開始中國足協就在積極地推進成立中國足球職業聯盟, 不過目前此事尚不成熟。 更何況中國足協管理聯賽的工作幹得不錯, 由俱樂部自己管理未必能夠做得更好。

其實早在2015年國務院發佈中國足球發展總體方案中就提出了建立職業聯盟的要求, 新的職業聯盟甚至定位“與中國足球協會平級”。 不過這件事難度極大, 俱樂部不願意職業聯盟成為中國足協的下屬機構, 而是像英超一樣由俱樂部投資人自我掌控的平臺。

想當年, 中國最早提出“職業聯盟”是在2004年。 當時, 北京國安和大連實德等俱樂部罷賽後, 聯合七家俱樂部, 醞釀成立職業聯盟, 那是純粹自發組織的職業聯賽改革。 但是激進的改革設想, 沒有得到足協的支持, 被當時足管中心主任閻世鐸下狠手消滅在萌芽階段。

職業聯盟的成立受傷最大莫過於中國足協, 不僅管理聯賽的權利不復存在, 他們的收入也將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要知道中超公司的股權結構是中國足協出資36%, 16家俱樂部出資64%(每家4%), 中國足協以其超過1/3不足2/3的股權擁有對修改公司章程和變更公司性質或公司解體等重大問題的否決權, 不擁有對選舉和一般決議的否決權和單獨通過權。

不過世界足球的潮流浩浩蕩蕩,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中國足球要崛起必須要建立起自己聯賽的職業聯盟,

否則依靠非職業化管理的足球永遠都不會強大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