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昌博物館舉行兩栖爬行動物科普知識專題講座

指甲片大小的疣灌樹蛙, 稀有程度堪比大熊貓的安吉小鯢, 通過模仿劇毒眼鏡蛇來保護自己的無毒大眼斜鱗蛇……9月17日, 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兩栖爬行動物科普知識專題講座》在新昌博物館熱鬧開講,

共有350余位學生及家長參加活動。

主講人徐健是一名長期從事野外科研的科學工作者, 常年在野外採集兩棲動物標本, 對其進行分類、評估及發表新種, 為保護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講座中, 徐健圖文並茂的解說不時引發現場強烈共鳴, 氣氛十分活躍。

“現在我來提個問題, 大家知道毒蛇和無毒蛇應該如何區分嗎?”徐老師和現場的同學們展開互動。 問題一出, 大家紛紛舉手搶答, 就讀于實驗小學的三年級學生王鷺暘被選中, 不慌不忙地說出了答案。 雖然是個女生, 王鷺暘對這些看上去並不十分可愛的兩棲動物卻非常感興趣。 之前, 她已來博物館參觀過兩栖爬行動物展, 一聽有配套講座, 立馬報名參加。 “我平時喜歡看科學漫畫, 對叢林探險很有興趣。 ”王鷺暘說。 講座現場可謂是“臥虎藏龍”, 徐老師拋出的一個個問題難不倒這些“小科學迷”們。 大家徜徉在科學的海洋裡, 仿佛自己已置身於那些畫面中的熱帶雨林、山河冰川,

正跋山涉水、徒步探險。 尤其當徐老師拿出兩栖爬行動物的活體標本時, 現場氣氛達到了高潮。 一個半小時的講座時間結束, 同學們都覺意猶未盡, 紛紛上前圍住徐老師提問。

據瞭解, 新昌博物館為配合正在展出的中國兩栖爬行動物多樣性展覽,

特地舉辦這場講座, 開闊青少年視野, 豐富他們的課餘文化生活。 講座結束後, 新昌博物館還在展廳開展了碼上拼圖活動, 受到熱烈歡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