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喜迎十九大|凝聚法治力量 助力發展穩定

法治, 是繁榮穩定的基石。 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 我省廣大幹部群眾表示,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進一步堅定信心和決心, 奮力投身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實踐, 為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貢獻力量,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1

深植法治意識 加強民主法治建設

“黨的十九大即將勝利召開, 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令人倍感振奮。 ”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副主任李傑實說, 作為人大工作者, 要深入學習領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人大工作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 切實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 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依法履職盡責, 進一步推動我省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 從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 我省分三批確定了14個設區的市開始行使立法權, 法治安徽建設掀開了新的一頁。 “蚌埠市作為省內首批被賦予地方立法權的市, 兩年多來已制定了四部地方性法規, 較好地發揮了立法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保障作用。 ”蚌埠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聶全昌表示, 對於新獲得立法權的城市來說, 不僅要防止“有權任性”, 更要依法立法、科學立法, 不斷提高立法品質, 體現地方特色, “期待黨的十九大在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強立法方面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

為我們更好地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指引新航程。 ”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省將法治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持續推進依法治省、努力建設法治安徽。 “領導幹部的法治意識不斷提升,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增強, 行政單位依法行政、執法單位嚴格執法, 領導幹部帶頭守法已成常態。 ”安徽大學法學院理論法與行政法學系主任張娟表示, 她期盼十九大能進一步推動法治中國建設、進一步深植法治意識, 建成更加依法、高效的行政運轉體系, 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2

樹牢法治思維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5年開啟了法治中國新時代, 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築牢了法治根基。

“這幾年, 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催人奮進。 我們始終以此為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 切實做到對党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 確保社會治安環境總體穩定, 讓警民關係更加和諧。 ”安慶市懷寧縣公安局政工監督室副主任吳斐說, 期待黨的十九大對深入推進平安中國建設作出新部署, 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自我省被列入全國第二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份以來, 司法體制改革的各項舉措在各地生根開花, 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 “我院按照司法體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

積極探索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責任制改革。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 改革優勢逐步顯現, 社會各方都給予了積極的評價, 促進了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淮南市田家庵區法院副院長劉福忠說, 期待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深入推進司法改革, 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對於安徽至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永英來說, 進一步深入推進司法改革也是他的期盼。 “希望繼續推進改革, 完善便利律師參與訴訟機制、保障律師的訴訟權利, 進一步增強律師會見、閱卷和調查取證權利。 ”他期待能夠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保障律師行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3

弘揚法治精神 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正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全省已建成82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641個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在宣城市郞溪縣司法局宣教科科長吳學文看來,群眾在普法中切身感受到法治建設的巨大進步,感受到社會環境和人民生活的深刻變化,也對進一步弘揚法治精神、彰顯社會公平正義有了更深的期待,“這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了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

法治宣傳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創造了一大批有影響、效果好、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品牌和載體。其中,已經連續開展了9年的“江淮普法行”,作為在全國有影響、獨具安徽特色的全省性法治宣傳教育品牌,對全省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範和帶動作用。

“‘徒法不足以自行’,要把法治宣傳教育融入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各方面全過程。 ”省人大常委會內司工委司法監督處處長張軍表示,要充分認識在全面依法治國新形勢下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採取有效措施,深入推進我省“七五”普法工作,努力為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營造良好法治氛圍,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記者 高城、李浩)

○精彩回顧○

3

弘揚法治精神 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正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全省已建成82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641個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在宣城市郞溪縣司法局宣教科科長吳學文看來,群眾在普法中切身感受到法治建設的巨大進步,感受到社會環境和人民生活的深刻變化,也對進一步弘揚法治精神、彰顯社會公平正義有了更深的期待,“這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了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

法治宣傳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創造了一大批有影響、效果好、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品牌和載體。其中,已經連續開展了9年的“江淮普法行”,作為在全國有影響、獨具安徽特色的全省性法治宣傳教育品牌,對全省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範和帶動作用。

“‘徒法不足以自行’,要把法治宣傳教育融入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各方面全過程。 ”省人大常委會內司工委司法監督處處長張軍表示,要充分認識在全面依法治國新形勢下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採取有效措施,深入推進我省“七五”普法工作,努力為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營造良好法治氛圍,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記者 高城、李浩)

○精彩回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