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新零售,怎麼玩 OAO,雙胞胎般的雙店模式成新趨勢

新聞晨報記者 錢鑫

□ 張怡薇

最近, 關於亞馬遜即將推出新型實體零售商店“Amazon Go”的消息鋪天蓋地, 通過亞馬遜發佈的概念宣傳片可以瞭解到,

這種新型零售商店與傳統零售店相比, 無須排隊結帳, 甚至連收銀台都沒有, 消費者購物將完全自助。

在國內, 一家名為“三隻松鼠投食店”的店鋪頗為引入注目:其收銀台叫“打賞處”、分裝袋稱為“投食袋”、標籤價格名曰“投食價”, 類似於巧克力豆品牌M&M’s的主題商店, 店鋪內散稱的堅果被放在透明管道裡, 並做成了一面牆, 叫作“自助投食區”。 這家店的創新之處在於: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不是買賣關係, 而是朋友關係, 其銷售邏輯是:實體店是用來體驗的, 線上店是用來購買的, 要做的是從線上到線下, 服務體驗的下沉和全管道的完善。

去年10月馬雲拋出了這樣的觀點:“未來30年, 單純的線上電商將消失, 取而代之的將是線上、線下及物流相融的新零售。 ”如今, 他又認定“2017年是阿裡巴巴啟動新零售的元年”, 並已著手落實“新零售”的藍圖——聯合零售商業巨頭百聯集團, 在上海打出第一槍, 欲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經濟體。

時下, 傳統零售在電商圍攻和租金上漲的雙重壓力下艱難度日,

關店潮不斷。 不少線下零售店紛紛創新轉型。 去年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已掀起熱潮。 那麼, 新零售究竟該怎麼玩?

南京路將成馬雲“新零售”試驗場

如今, 隨著互聯網廣泛普及, 線上人口紅利已接近尾聲, 不少電商平臺, 如阿裡巴巴, 亟需尋找線下的流量入口,

為自己拓展更廣闊的用戶資源;而優化使用者體驗, 黏住新老客戶, 更是保持商業活性的關鍵;此外, 電商還需要技術創新的實驗場, 用以保證在商業技術上的先進性。

對於此次阿裡巴巴和百聯集團的戰略合作, 南京路將成為馬雲“新零售”理念的最新試驗場。 據瞭解, 新零售是利用互聯網和大資料, 將“人、貨、場”等傳統商業要素進行重構的過程, 包括重構生產流程、重構商家與消費者的關係、重構消費體驗等。

去年11月11日, 大型年度網購狂歡節開場, 就在同一天, 國務院發佈關於零售業的檔——《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 據有關部門統計, 網路零售交易額達5.16萬億元, 其中, 實體商品的網路零售交易額為4.19億元。 實物商品網路零售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12.6%。 根據對重點零售企業的監測結果顯示, 網路零售業態增速為25.4%, 遠高於百貨店、超市和購物中心等其他零售業態的增速。

傳統零售業態節節敗退, 《意見》指出, 實體零售“暴露出發展方式粗放、有效供給不足、運行效率不高等突出問題。 當前,受經營成本不斷上漲、消費需求結構調整、網路零售快速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實體零售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此,《意見》中開出了調整商業結構、創新發展方式、促進跨界融合、優化發展環境等“藥方”。

線上下單,線下體驗取貨

玩轉新零售,線上線下的“全管道”建設是基本配置。過去,我們說的更多的是O2O,而現在提出了一種全新模式:OAO,即Online And Offline。未來實體店和網點將呈現出的是融為一體的“雙店模式”——讓消費者獲得線下的體驗和服務;同時將實體店顧客吸引至線上消費。

建設“全管道”,要做到三“通”:商品通,線上線下庫存打通,線上下單即可線下取貨,線下可購買線上產品等;服務通,送貨服務、諮詢服務互通等;會員通,線上線下會員資格、權益互通。

就近取貨,所見即所得,現在消費者在優衣庫網店下單付款,會在24小時內收到完成備貨的通知,隨後可前往全國100多個城市超過400家門店便捷取貨。優衣庫的做法縮短了線上購物所須等待的物流時間,滿足了消費者付款後即拿即穿的心理,而這背後需要有一套完備的庫存管理系統以及不同門店的協調配合作支撐。

優衣庫歡迎消費者在店內“掏出手機”。當他想瞭解產品的更多資訊時,他可以掏出手機掃描二維碼;當這款產品斷碼時,可以通過手機查詢其他分店的貨源,也可以直接在網上下單購買。優衣庫線上下積極向顧客推廣優衣庫APP,這款APP具有非常明確的定位,就是為了增加消費者到實體店的消費黏度,向線下引流。在APP中提供周邊店面的位置指引,把線上用戶引向線下店面; 其線上APP提供的優惠券二維碼都是專門設計的,只能在實體店才能掃描使用;在APP上提供商品打折活動,採取線上線下錯峰接力的方式。優衣庫通過APP的推廣,大大增加了客戶的黏度,為線下實體店帶來忠實的使用者。

資料迅速識別暢銷款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有將近18萬家商家實現線上線下的打通,2016年則有近100萬家商家,2017年這個數字將會更大。可以預見的是,要實現突破,僅僅靠全管道是不夠的,深度的門店數位化才是影響全管道運營的關鍵。“資料”是未來商業發展的新能源、新資源,而資料的共用與交換是數位化的基礎。通過“資料”的內外部共用、交換,商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消費者的行為及心理,進行需求分析、產品創新,實現精准決策及管理、精准行銷、提升運營效率等。

走在快時尚前列的ZARA,在資料方面同樣很“快”。全天候的資料處理中心,每個銷售網站都可通過追蹤銷售資料,在商品上市初期就可識別暢銷款與滯銷款,迅速決策,提高售罄率。在資料獲取方面,除了每天的銷售資料外,店鋪各角落的攝像頭、門店經理隨身攜帶的PDA也是很重要的資料來源。來自客人的重要表述,如:“這個印花圖案很好看”、“這個口袋放這裡不合適”,店員會向經理彙報,隨後通過內部網路,可傳遞到總部設計師處,經研究決策後立即將資訊傳遞至生產線,對產品作出調整。

你來決定,商品長啥樣

無論是全管道,還是大資料,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效率,這是傳統零售的基本轉型思路。運營消費者,從產品的代理人變成使用者的代言人,從“產品思維”到“使用者思維”,這或許才是傳統零售轉向新零售的終極思路。從用戶思維出發,想用戶所想,挖掘用戶的需求和喜好。

耐克的NIKEid定制鞋服務對消費者來說已不再陌生,在網上就可以為喜歡的鞋子定制面料和顏色。最近耐克把這種定制體驗進行了升級,在巴黎的一家耐克店內,消費者使用配備的平板電腦設計好球鞋的花色後,這雙鞋就會立刻“真實”地出現在眼前——這是由於耐克採用了SmartPixels科技公司的AR投影技術。

在杭州,一間名為“就試·試衣間”的店鋪因充分滿足了年輕女性的精神需求而俘獲一眾芳心,運用高顏值的設計、貼心細節、趣味互動、智慧科技打造出了一片女生的自拍天堂。“就試·試衣間”的火爆歸根結底還是由於其對女性自拍心理的洞察——他們需要被更多人關注;愛玩直播、愛發朋友圈、愛秀自己。

APP掃碼進店,將男士拒之門外,打造專屬於女性的自拍空間;店內按照森女、名媛等風格設計分區,可邊逛邊拍;每個分區有超過12個試衣間,不喜歡的衣服直接扔進“不要筐”中;換完衣服可到外面隨意拍照、上傳自拍照……

在盒馬鮮生,購物不接受現金付款,消費者到店消費,服務員會指引其安裝“盒馬鮮生”APP並註冊為會員,再通過APP或支付寶完成付款。從運營的角度看,這種方式可讓零售商掌握線下消費資料、動向,而支付寶付款可以形成大資料、廣告、行銷價值,以填補O2O的成本。線上線下的倉儲配送體系共用,降低倉儲成本,門店配送實效性更強,顛覆傳統生鮮模式,為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

2017年,新零售將掀起一撥又一撥實體零售的轉型創新浪潮,在全管道和大資料的基礎上,如何為消費者帶去新奇的互動體驗、培養新的購物習慣、提高消費黏性,或許是傳統零售轉型突出重圍需要攻克的難題吧。

當前,受經營成本不斷上漲、消費需求結構調整、網路零售快速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實體零售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此,《意見》中開出了調整商業結構、創新發展方式、促進跨界融合、優化發展環境等“藥方”。

線上下單,線下體驗取貨

玩轉新零售,線上線下的“全管道”建設是基本配置。過去,我們說的更多的是O2O,而現在提出了一種全新模式:OAO,即Online And Offline。未來實體店和網點將呈現出的是融為一體的“雙店模式”——讓消費者獲得線下的體驗和服務;同時將實體店顧客吸引至線上消費。

建設“全管道”,要做到三“通”:商品通,線上線下庫存打通,線上下單即可線下取貨,線下可購買線上產品等;服務通,送貨服務、諮詢服務互通等;會員通,線上線下會員資格、權益互通。

就近取貨,所見即所得,現在消費者在優衣庫網店下單付款,會在24小時內收到完成備貨的通知,隨後可前往全國100多個城市超過400家門店便捷取貨。優衣庫的做法縮短了線上購物所須等待的物流時間,滿足了消費者付款後即拿即穿的心理,而這背後需要有一套完備的庫存管理系統以及不同門店的協調配合作支撐。

優衣庫歡迎消費者在店內“掏出手機”。當他想瞭解產品的更多資訊時,他可以掏出手機掃描二維碼;當這款產品斷碼時,可以通過手機查詢其他分店的貨源,也可以直接在網上下單購買。優衣庫線上下積極向顧客推廣優衣庫APP,這款APP具有非常明確的定位,就是為了增加消費者到實體店的消費黏度,向線下引流。在APP中提供周邊店面的位置指引,把線上用戶引向線下店面; 其線上APP提供的優惠券二維碼都是專門設計的,只能在實體店才能掃描使用;在APP上提供商品打折活動,採取線上線下錯峰接力的方式。優衣庫通過APP的推廣,大大增加了客戶的黏度,為線下實體店帶來忠實的使用者。

資料迅速識別暢銷款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有將近18萬家商家實現線上線下的打通,2016年則有近100萬家商家,2017年這個數字將會更大。可以預見的是,要實現突破,僅僅靠全管道是不夠的,深度的門店數位化才是影響全管道運營的關鍵。“資料”是未來商業發展的新能源、新資源,而資料的共用與交換是數位化的基礎。通過“資料”的內外部共用、交換,商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消費者的行為及心理,進行需求分析、產品創新,實現精准決策及管理、精准行銷、提升運營效率等。

走在快時尚前列的ZARA,在資料方面同樣很“快”。全天候的資料處理中心,每個銷售網站都可通過追蹤銷售資料,在商品上市初期就可識別暢銷款與滯銷款,迅速決策,提高售罄率。在資料獲取方面,除了每天的銷售資料外,店鋪各角落的攝像頭、門店經理隨身攜帶的PDA也是很重要的資料來源。來自客人的重要表述,如:“這個印花圖案很好看”、“這個口袋放這裡不合適”,店員會向經理彙報,隨後通過內部網路,可傳遞到總部設計師處,經研究決策後立即將資訊傳遞至生產線,對產品作出調整。

你來決定,商品長啥樣

無論是全管道,還是大資料,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效率,這是傳統零售的基本轉型思路。運營消費者,從產品的代理人變成使用者的代言人,從“產品思維”到“使用者思維”,這或許才是傳統零售轉向新零售的終極思路。從用戶思維出發,想用戶所想,挖掘用戶的需求和喜好。

耐克的NIKEid定制鞋服務對消費者來說已不再陌生,在網上就可以為喜歡的鞋子定制面料和顏色。最近耐克把這種定制體驗進行了升級,在巴黎的一家耐克店內,消費者使用配備的平板電腦設計好球鞋的花色後,這雙鞋就會立刻“真實”地出現在眼前——這是由於耐克採用了SmartPixels科技公司的AR投影技術。

在杭州,一間名為“就試·試衣間”的店鋪因充分滿足了年輕女性的精神需求而俘獲一眾芳心,運用高顏值的設計、貼心細節、趣味互動、智慧科技打造出了一片女生的自拍天堂。“就試·試衣間”的火爆歸根結底還是由於其對女性自拍心理的洞察——他們需要被更多人關注;愛玩直播、愛發朋友圈、愛秀自己。

APP掃碼進店,將男士拒之門外,打造專屬於女性的自拍空間;店內按照森女、名媛等風格設計分區,可邊逛邊拍;每個分區有超過12個試衣間,不喜歡的衣服直接扔進“不要筐”中;換完衣服可到外面隨意拍照、上傳自拍照……

在盒馬鮮生,購物不接受現金付款,消費者到店消費,服務員會指引其安裝“盒馬鮮生”APP並註冊為會員,再通過APP或支付寶完成付款。從運營的角度看,這種方式可讓零售商掌握線下消費資料、動向,而支付寶付款可以形成大資料、廣告、行銷價值,以填補O2O的成本。線上線下的倉儲配送體系共用,降低倉儲成本,門店配送實效性更強,顛覆傳統生鮮模式,為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

2017年,新零售將掀起一撥又一撥實體零售的轉型創新浪潮,在全管道和大資料的基礎上,如何為消費者帶去新奇的互動體驗、培養新的購物習慣、提高消費黏性,或許是傳統零售轉型突出重圍需要攻克的難題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