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州成立100多個手工協會 400多家民族企業成為10萬繡娘脫貧致富的強有力保障

3月29日, 包括苗族刺繡、銀飾、服飾、剪紙等手工業從業者及團體發起成立的施秉縣民族手工產業協會正式成立, 標誌著施秉手工產業從分散到抱團共謀發展的民族文化整合之路正式形成, 我州的手工產業協會也超過100多家, 帶動近10萬婦女創收致富。

新成立的施秉民族手工產業協會成員構成有施秉本地大型民族企業7家, 個體17家, 會員個人近80人, 大家以協會為平臺, 進一步促進資源整合共用, 抱團取暖, 有力促進民族手工藝發展壯大。

去年12月27日, 在省、州文化部門的推介下, 施秉藝雅枝苗繡公司爭取到與沿海某時裝公司簽訂300套服飾的刺繡貼片,

第一批價格61.85萬元的100件繡片趕在3月8日交付, 也正是由協會成立前的眾多繡娘完成的, 其中有些繡種還由雷山、台江等地繡娘合作完成, 充分體現了協會內外合作的重要性。

用好自然生態和民族文化兩個寶貝, 弘揚民族特色, 尤其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之手變成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的有力推手, 我州各地圍繞實際, 各縣市每年都分別開展兩期以上的“錦繡計畫”與“雨露計畫”培訓, 每次近百人的繡女人才培養, 大大提升了廣大繡娘的技藝和市場拓展能力, 並形成了協會+公司+基地+錦繡社+繡娘等模式, 讓協會優先與貧困繡娘建立合作, 讓公司、協會帶動繡娘就業,

一同實現產業創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