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兒沒自信、自我貶抑,父母「差別教育」是推手

今年年初的時候, 國際著名科學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了一份心理學研究報告。 在這份研究當中, 幾位心理學學者針對400名5~7歲的孩子(200名男孩,

200名女孩)進行追蹤, 看他們對於兩性角色的認知是如何變化的。

在其中一個專題裡, 研究者給這些孩子講了個故事, 故事主角是一個「特別特別聰明的人物」, 但是故事裡沒有講出來這個人物的性別, 也沒有任何暗示。 講完故事以後, 研究者給這些孩子看了四個人的照片, 其中兩男兩女, 問他們覺得哪一個會是故事當中「特別特別聰明的人?」。

當這些孩子5歲的時候, 基本上是男孩選男性, 女孩選女性, 可是到他們 6歲的時候, 情況變了, 大多數女孩也會選一個男性出來代表那個「特別特別聰明的人」, 而男孩子的選擇基本沒有變。 當然啦, 研究中也排除了其它因素的影響, 比如種族、父母的社會地位、收入等等。

這說明什麼?說明女孩子到6歲就很容易受到社會傳統思維定勢的影響, 傾向於認為女性不那麼聰明。

更有意思的是, 當研究者問這些孩子們, 班上學習成績最好的是誰, 不管男孩女孩都會說出一兩個女孩的名字。 想來大家也知道, 以學校成績而言, 女孩子往往表現得比男孩子好。

然而詭異的事情就在這裡, 即使那200個女孩子都很清楚女孩子成績更好, 卻仍然認為那個「特別特別聰明的人」應該是個男的!

爸媽們, 有女兒的爸媽們, 這個研究結果會不會讓你重新檢視一下, 你對女兒的教育方式?

我們再往下講, 如果女孩子開始模模糊糊的認為, 女性不太可能是一個「特別特別聰明的人」以後, 會發生什麼事呢?這種思維會內化, 會成為她的潛意識, 還會經由各種社會影響而強化;再然後, 女孩子就會主動遠離那些「不那麼適合她的」、或者「只適合特別特別聰明的人」的事情, 從某種程度而言, 她開始自我審查了。

這個時候, 有女兒的爸媽們, 是否需要提起警覺了?

事實上, 類似的研究並不止這一份,

很多團隊都針對性別認知的意識形態做過研究, 畢竟在女權主義崛起之後的時代裡, 這也是社會學上的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不只一份的研究發現, 6、7歲的女孩子往往已經形成了某種性別認知的意識形態, 而這意識形態往往讓女孩子覺得自己「不那麼聰明」, 或者「男孩比女孩更聰明」。

這意識形態是怎麼形成的?當然與社會大環境有很大關係, 可我們父母其實也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哎, 你先別急著反駁, 因為這不是說你偏心兒子, 我絕對相信絕大多數父母沒有性別偏心, 自己的孩子都是一樣愛的。 我也相信, 絕大多數父母不會故意去說女兒沒有兒子聰明, 或者女孩子就不需要多聰明之類的話。 但是, 我們往更深一層去探尋, 很多父母對女兒和兒子的期望值是不一樣的。

你知道嗎?根據2014年的報告, 在google裡面搜索「我兒子是天才嗎?」比「我女兒是天才嗎?」要多出來一倍還不止, 而搜索「我女兒是不是過重了?」比「我兒子是不是過重了?」也多了70%。

你瞧, 很明顯, 在潛意識裡,父母對兒子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性要敏感得多、期待值也高;而對女兒,更關注她的外表。

所以,我們有女兒的父母都要仔細想想,平時有沒有在言談舉止中暗示了什麼,有沒有在潛移默化中把社會思維定勢傳給了女兒。如果沒有,那當然是太好了,不過我們不能就此放心,因為社會的意識形態無所不在,我們既不能脫離社會,就只好做些什麼抵消那些影響。做些什麼呢?

如果你喜歡誇孩子聰明,又兒女雙全,記得別只誇兒子,同樣要誇女兒。這不僅僅是為了性別意識,也是為了手足之間不要因此而產生競爭與嫌隙。

更好的方法是不要誇聰明,誇能力與努力。既然社會上一定會有女孩不夠聰明的意識形態,那麼我們應該讓女兒相信,重要的不是聰明與否,而是你能否持續的付出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其實,事實也正是如此不是嗎?

為女兒尋找女性榜樣。社會當中湧現出來的傑出人士,如果有女性的,不妨給孩子也看一看,特別是那些性別意識形態裡「不適合女性」的領域。比如我看神舟系列飛船的新聞,女兒就會對其中上過太空的兩位女性宇航員特別有興趣。類似這樣的事件,父母多留意,可以給女兒很多正面的鼓勵。

在潛意識裡,父母對兒子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性要敏感得多、期待值也高;而對女兒,更關注她的外表。

所以,我們有女兒的父母都要仔細想想,平時有沒有在言談舉止中暗示了什麼,有沒有在潛移默化中把社會思維定勢傳給了女兒。如果沒有,那當然是太好了,不過我們不能就此放心,因為社會的意識形態無所不在,我們既不能脫離社會,就只好做些什麼抵消那些影響。做些什麼呢?

如果你喜歡誇孩子聰明,又兒女雙全,記得別只誇兒子,同樣要誇女兒。這不僅僅是為了性別意識,也是為了手足之間不要因此而產生競爭與嫌隙。

更好的方法是不要誇聰明,誇能力與努力。既然社會上一定會有女孩不夠聰明的意識形態,那麼我們應該讓女兒相信,重要的不是聰明與否,而是你能否持續的付出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其實,事實也正是如此不是嗎?

為女兒尋找女性榜樣。社會當中湧現出來的傑出人士,如果有女性的,不妨給孩子也看一看,特別是那些性別意識形態裡「不適合女性」的領域。比如我看神舟系列飛船的新聞,女兒就會對其中上過太空的兩位女性宇航員特別有興趣。類似這樣的事件,父母多留意,可以給女兒很多正面的鼓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