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媳婦城裡擺攤賣牛舌餅,年房租4萬,這錢賺的硬氣

城裡某社區市場, 來自農村的英子姐妹倆, 各自忙碌著。

“這房, 房租一年4萬呢, 今年買賣不好做, 真是幹不下去了。 ”英子幹活很俐落,

揉面, 揪劑子, 擀餅, 包餡兒, 烤制酥餅, 透著農村姑娘的樸實靈動。

後院裡, 英子的姐姐正在整理蔬菜。 今天早上運氣不好, 一大早從農村老家採摘拉過來的一車菜, 沒有批發完, 此刻經半上午的太陽暴曬, 有些蔫吧。

“每天都這樣, 開始做豆腐更是每天早上不到3點就要起,

房租太高, 就是賺點辛苦錢。 ”英子的臉一看就是農村姑娘, 健康, 紅潤, 有太陽的深深痕跡。

“感覺忙不完的活兒, 沒一刻功夫歇息。 ”又做完一波紅豆餡兒的酥餅, 英子直直腰。

剛剛好這一鍋的牛舌香酥餅烤好, 英子立刻熟練地掀起鍋蓋, 開始撿拾酥餅。

肯定是栗子味兒的, 作為農村出來的阿兮, 對這種香味太過熟悉, 忍不住口水要流出來了。 那感覺, 真像兒時放學回家, 走到胡同口就聞到農家飯菜香的感覺。

我說給我稱兩斤, 英子說稍等, 我先把這鍋撿進鍋裡烤上。

粉色圍裙, 乾淨俐落的發箍,

攏在腦後的發, 農村女人的幹練, 心靈手巧, 健康之美, 通過她的手, 她的腰身, 她不施脂粉而紅潤的臉, 她有力的胳膊, 嫺熟的動作, 一波波發散出來。

我想, 我是被這場景感染了的。

這種小點心, 膠東農村娃最熟悉, 加了花生油、雞蛋、芝麻、糖做的小點心,

膠東農村叫“尖尖”, 是困難時期農村母親給孩子做的小零食。

幾十年前, 農村閨女出嫁, 娘家也會給偷偷帶點小乾糧, 就是這個“尖尖”, 是怕閨女初嫁, 去了婆家受委屈, 母親給留的一點點體積乾糧。

阿兮買了十元錢的尖尖, 又買了十元錢的各種餡兒的牛舌頭香酥餅, 在攤位前就迫不及待吃了兩個“尖尖”, 味道真不錯。

我問她一天的營業額是多少,她笑著沒說。其實像這樣勤勞賺錢的農村人,賺多少錢都是應該的,都值得支持。

英子說她和姐姐專門出去學習過製作技術,加上麵粉、花生油等,都是農村自家種的自家磨面自家榨油,所有原材料都實在,新鮮,所以她家裡的主顧還是挺多的,很多住的遠的城裡人,還要開車過來買。

這是英子家自做的月餅,五仁的。英子說:“不管是酥餅,饅頭,還是月餅,吃就吃一個放心,俺月餅裡的五仁,不論是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還是芝麻,都是俺們村裡自產的,保證貨真價實,放心吃。”

阿兮仔細聞了聞,非常熟悉,仿佛是小時候村裡油坊的味道,就知道她的月餅也用了正宗好花生油。

英子的姐姐從後院跑出來,拎起已經曬蔫的菜苗,把外面已經蔫了的葉子揪掉,試圖讓它們看上去更精神些。

真正的農家菜就這樣,不噴水,不摻假,外表看去有些醜,不好看,但只要你買回家炒了吃,馬上就知道味道有多好了。農村菜園裡自家種的菜,就像農村自然美的姑娘媳婦,美在心裡。

終於有客上門了,看好了擺在案上的一堆韭菜,英子的姐姐趕忙上前,幫她挑揀。

她們租的房,據說已經被規劃進需要拆遷的棚戶區範圍,其實後面已經被扒掉了一半,導致她的豆腐坊和一些其它的小生意,都停了下來,無法繼續做了。

“不知道還能做幾天了,實在不行就回農村。”英子笑笑,臉上是農村女人獨有的堅韌豁達。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這個已經四十多歲的農村媳婦,並未有太多的憂愁。其實也是,像這樣勤勞能幹的女人,走到哪裡,憑自己的一雙巧手和肯吃苦的性格,都能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祝福她,也祝福千千萬萬像英子一樣的農村女人們!

農村,農民,農業,關注阿兮隨筆,為您分享農村事,共同探討三農話題。

我問她一天的營業額是多少,她笑著沒說。其實像這樣勤勞賺錢的農村人,賺多少錢都是應該的,都值得支持。

英子說她和姐姐專門出去學習過製作技術,加上麵粉、花生油等,都是農村自家種的自家磨面自家榨油,所有原材料都實在,新鮮,所以她家裡的主顧還是挺多的,很多住的遠的城裡人,還要開車過來買。

這是英子家自做的月餅,五仁的。英子說:“不管是酥餅,饅頭,還是月餅,吃就吃一個放心,俺月餅裡的五仁,不論是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還是芝麻,都是俺們村裡自產的,保證貨真價實,放心吃。”

阿兮仔細聞了聞,非常熟悉,仿佛是小時候村裡油坊的味道,就知道她的月餅也用了正宗好花生油。

英子的姐姐從後院跑出來,拎起已經曬蔫的菜苗,把外面已經蔫了的葉子揪掉,試圖讓它們看上去更精神些。

真正的農家菜就這樣,不噴水,不摻假,外表看去有些醜,不好看,但只要你買回家炒了吃,馬上就知道味道有多好了。農村菜園裡自家種的菜,就像農村自然美的姑娘媳婦,美在心裡。

終於有客上門了,看好了擺在案上的一堆韭菜,英子的姐姐趕忙上前,幫她挑揀。

她們租的房,據說已經被規劃進需要拆遷的棚戶區範圍,其實後面已經被扒掉了一半,導致她的豆腐坊和一些其它的小生意,都停了下來,無法繼續做了。

“不知道還能做幾天了,實在不行就回農村。”英子笑笑,臉上是農村女人獨有的堅韌豁達。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這個已經四十多歲的農村媳婦,並未有太多的憂愁。其實也是,像這樣勤勞能幹的女人,走到哪裡,憑自己的一雙巧手和肯吃苦的性格,都能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祝福她,也祝福千千萬萬像英子一樣的農村女人們!

農村,農民,農業,關注阿兮隨筆,為您分享農村事,共同探討三農話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