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我國傳染病防治重大專項獲多方突破,包括艾滋、乙肝、結核病

近日, 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應急體系建設成果”新聞發佈會在科技部召開。 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自2008年啟動以來取得顯著成效。 “突破一批制約愛滋病、乙肝、結核病診防治的關鍵技術, 使我國突發急性傳染病應對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傳染病防治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司長秦懷金說, 這為保持愛滋病低流行水準、乙肝向中低流行水準轉變、肺結核新發感染率和病死率降至中等發達國家水準, 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比如我國鑒定發現了H7N9病毒、‘超級細菌’等一批有重要公共衛生意義的新病原體,

研發了中東呼吸綜合征等輸入性傳染病的病原感染檢測試劑。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防治專項技術副總師徐建國說, 國際先進水準的病原體篩查鑒定技術體系的建立, 在突發疫情處置病原確認中發揮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同時, 我國還形成了病原體分子分型監測核心技術體系, 建立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基於傳染病症候群的病原譜監測研究實驗室網路, 由12個核心實驗室、91個省市級區域重點實驗室和800多家醫院實驗室組成, 針對發熱呼吸道、腹瀉、發熱伴出疹、發熱伴出血、腦炎腦膜炎五大症候群多病原開展監測。

“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能力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重大突發疫情實現了從被動應付到主動應對的轉變。

”徐建國說, “十三五”期間, 專項將完善重大傳染病診防治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