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型職業農民牛大了

近年來, 廣東雲浮市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 全面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滲透融合和交叉重組。 記者在雲浮農村地區調研時感受到, 一批新型職業農民正在改變著農村的舊面貌。

新型家庭農場主

“一批能養1200頭豬,

只需一個人看著監控屏就行了”

3月初的上午, 40歲的鄭文帶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裡, 悠閒地喝著茶, 偶爾看一看掛在牆上的監控大屏。 在大螢幕中, 豬舍裡上千頭豬一邊聽著音樂, 一邊散步。

“現在非常輕鬆, 不用管豬吃喝拉撒, 只需盯著螢幕防止它們打架就可以了。 ”鄭文帶說,

以前夫妻兩人拼命幹, 一批只能養500頭豬, 還要請兩個幫工;新豬舍建成後, 現在一批能養1200頭豬, 只需一個人看著監控屏就行了。 “如有急事外出也不用怕, 用手機也可以遙控指揮。 ”眼下, 鄭文帶的第二批1200頭豬就快出欄了。 “豬全部由溫氏集團回收, 除去成本每頭豬純利潤可達210元。 按每年飼養兩批, 每批1200頭算, 年純收益超過50萬元。 ”鄭文帶笑著說。

鄭文帶是新興縣“公司+現代家庭農場”計畫的受益者。 近年來, 新興縣改變“公司+農戶”的舊發展模式, 大力推行“公司+家庭農場”的現代農業經營機制, 利用“互聯網+”完善發展物聯網技術, 為合作養戶與家庭農場提供小額貸款, 全縣培育家庭農場已經超過5100個、種養大戶超1.1萬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超500個。

現代青年農場主

“以前繞著果園轉, 現在先看手機再幹活”

29歲的謝傑輝現在每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 便是打開手機上的“農眼”智慧監測系統, 看看天氣和果園裡的生長狀況。 “以前是每天繞著果園到處轉, 現在先看手機再幹活。 ”謝傑輝說, 父親那一代果農是靠天吃飯, 盲目種植。 現在, 有了智慧監控系統, 就可以根據天氣、土壤墒情變化制定相應的生產措施。 “什麼時候打藥下肥, 下什麼肥, 都有科學依據。 ”

謝傑輝家有400畝無核黃皮果樹, 是該縣的黃皮種植大戶。 去年3月, 20個“農眼”被安裝到果園中。 有了這個好幫手, 謝傑輝家的果園當年就實現了增產增收。 “往年平均收成只有12萬斤左右, 去年一下達到了16萬斤。 ”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如今的雲浮,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勢頭迅猛, 催生出一些產業新業態。

“創造需求是第一位的, 我們堅持按訂單生產, 不盲目種植。 ”羅定市的種糧大戶——旺家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龍超榮說, 在品質保證下大力發展訂單農業, 近年來青洲米的名氣越來越響, 銷量呈幾何式增長。

新興縣委書記唐誼說, 作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 新興已劃定了三產融合“路線圖”, 即扶持農業企業向二三產業發展, 延伸產業鏈;引導骨幹企業從工業向一三產業拓展, 降低產業成本;發揮旅遊三產優勢, 為一二產增加文化魅力和產品知名度, 最終形成三產交叉融合、互促互融的現代產業體系。 (據新華社) 編輯: nkb00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