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資料帶你認識籃球場的上帝:邁克爾·傑佛瑞·喬丹

俗話說, “不怕不識貨, 就怕貨比貨”。 看完上面這張表, 對數字沒有感覺怎麼辦?不急, 先來看看普通人正常的垂直起跳高度。 一個像你我一樣平凡的普通人,

彈跳高度通常在40-60釐米之間, 即使是運動能力較出色的運動員, 一般也不超過80釐米。

提起“飛人”, 中國球迷多半會下意識想到被稱為“籃球飛人”的邁克爾-喬丹, 但今天的討論物件, 並不僅限於喬丹一人。 像喬丹一樣能夠超越地心引力,

用變態的彈跳高度和誇張的飛翔姿態完成“空中大灌籃”的超級扣將們, 都在我們所討論的“飛人”之列。

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 歷年扣籃大賽冠軍當然都配得上“飛人”名號, 此外像詹姆斯、麥蒂、法蘭西斯、韋德等等雖然沒能贏得“扣籃王”桂冠、但總能在比賽中頻繁上演神級扣籃的球員, 無疑也應該被貼上“飛人”標籤。

不管是扣籃冠軍這樣的“表演型”飛人, 還是詹姆斯、麥蒂這樣的“實戰型”飛人, 超強的彈跳能力都是他們完成暴扣的基礎。 下面, 就是騰訊體育根據“垂直起跳高度”這一項資料, 評選出的“NBA史上十大飛人”:

跟上述“十大飛人”的彈跳高度比起來, 即使是被公認為“灌籃高手”的一些NBA巨星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比方說科比和韋德, 他倆的縱跳高度分別有38英寸(約0.97米)和36英寸(約0.91米), 雖然都已經遠超常人, 但比起原地輕輕一躍就超越“1米”大關的“十大飛人”, 無疑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紀錄片《C羅:挑戰極限》曾進行過現場測試, 足壇巨星C羅在垂直起跳、無加速的情況下, 彈跳高度為44cm,

屬於正常水準。 即便加上助跑, C羅的彈跳高度也只有78cm, 與上表中的“NBA十大飛人”相比只能說是望塵莫及。 然而, C羅的彈跳效果是這樣的(見下圖)。

從C羅的彈跳高度簡單推算一下, 不難想像出“十大飛人”的彈跳能力究竟有多麼恐怖。

那麼問題來了, 除了令人咂舌的彈跳高度, “籃球飛人”們還有哪些超強的身體素質, 會讓我們這些“沙發土豆”們瞠目結舌、目瞪口呆?

手掌寬度:

對於只看球、不打球的這部分球迷來說, 他們很難想像一雙大手對打好籃球來說意味著什麼。 其實, 手掌寬度這項指標跟身高、力量、速度、彈跳等身體素質一樣, 都是NBA球員們夢寐以求的一種天賦。科比在談到自己與喬丹之間最大的差距時,就曾不無遺憾地說道:“邁克爾有一雙非常大的手,這使得他在突破到籃下時能夠更加自如地控制球,他能像拿起網球一樣輕鬆拿起籃球,這一點我自愧不如。”

一般來說,測量時會讓球員把手掌儘量攤開,然後對大拇指頂端到小指末端之間的寬度進行測量。喬丹的左手長23.7釐米,右手長24.6釐米,而科比兩隻手的長度都只有21釐米,主要受困於手指比較短,能抓住籃球只是因為虎口比較寬,但做起動作來還是比喬丹要顯得刻意、用力許多。“飛人”中手長度最理想的是韋德,他只有1.93米的身高,手掌長度卻達到25.3釐米,比喬丹、詹姆斯(23釐米)等人都要出色。

臂展:

在達-芬奇的名作《維特魯威人》中,一個“完美”的人體應該臂展等同於身高,而絕大多數普通人的臂展確實與身高相差無幾。據統計,成年美國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78米,平均臂展為1.78-1.83米,大致相當。但這一“定律”放在NBA聯盟卻不再適用,NBA球員的臂展普遍要比身高長上那麼一點兒,比例通常會達到“1.04:1”以上。

具體到“籃球飛人”們身上,這個比例還會進一步提高。比方說“魔獸”霍華德,他的身高只有2.11米,但臂展達到了2.24米,比例為1.06。喬丹身高1.98米,臂展2.16米,比例達到1.09。“濃眉哥”安東尼-大衛斯身高2.08米,臂展2.27米,比例達到1.10……

滯空時間:

關於滯空時間,按照萬有引力定律,完全漂浮在空中不存在任何可能。所謂的滯空,即從起跳(單腳或雙腳離開地面)到落地(單腳或雙腳重新接觸地面)的一個過程。理論上來說,按照自由落體公式,喬丹的起飛高度至少要達到1.23米,理論上才能在空中“停留”1秒。

至於球迷定義的“滯空”,是指球員跳躍到達最高點後,憑藉著超強的腰腹力量,在空中進行身體的調整,以便於使自己的肩部在下落過程中看起來仍處於彈跳的最高點。

當年喬丹曾在扣籃大賽上完成一記“罰球線扣籃”,其滯空時間接近1秒(0.92秒)。這幾乎就是人類所能做到的極限。至於普通人,在空中“停留”的時間,一般在0.5秒左右。從起跳到落地的時間,大約為喬丹的一半。

0.92秒意味著什麼?相當於自由落地從3樓(9米)的高空墜落所需的時間。而全球範圍內,每1秒就有5位新生命誕生。

體脂含量:

男女體脂率相對應體型圖

一個理想體型的正常人,體脂含量通常在10%-18%之間,而“飛人”的體脂含量卻通常都低於5%。比如去年一扣成名的紮克-拉文,體脂含量為4.7%,喬丹是駭人聽聞的3.4%,韋德則是同樣驚人的3.5%。曾有傳聞稱,科比的體脂含量為3%,雖然該資料從未得到權威體檢機構認證,可信度不大,不過同樣可以窺見一斑。

詹姆斯在選秀時的體脂含量為6.7%,進入NBA後逐漸下降到6%。格裡芬的體脂含量達到8.2%,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彈跳。事實上,格裡芬90釐米的垂直起跳高度是“籃球飛人”中相對最差的。當然,即便如此,格裡芬的體脂含量也比正常人低了不少。

速度:

NBA的飛人幾乎都是速度高手,其中喬丹的百米速度達到10.7秒,可以達到中國國家健將級別。詹姆斯更加誇張,可以達到百米10.4秒。科比與卡特相對慢一些,為11.2秒,韋德10.8秒,拉文稍快一些,10.7秒。

由此可見,但凡屬於“飛人”,百米速度必定驚人,短距離的衝刺更為可怕。事實上,有足夠的初速度,才能確保飛人們充分起跳。

至於有運動天賦的正常成年男子,在沒有專業訓練的情況下跑出12秒左右的成績,就已經堪稱是普通人裡的佼佼者。但相比飛人們,這樣的成績只能說相去甚遠。

肌肉爆發力:

決定飛人起飛高度的關鍵因素在於腿部爆發力,為此《ESPN》曾做過一次科學實驗,邀請到霍華德測試起跳高度。結果顯示,魔獸在助跑起跳後的高度能達到1米,瞬間蹬地力量超過了1200磅(544公斤),釋放出1500瓦的能量。

普通的壯漢全力出拳,可以打出80-90公斤的力量;著名武打巨星李小龍一拳的力量,能夠達到180公斤;而拳王泰森戴上拳套後,能夠打出500磅(接近230公斤)的重拳。至於人體骨骼所能承受的極限,約為300公斤,即一旦遭到300公斤的外力,便有很大可能性骨折。2014年的世界盃上,奈及利亞後腰奧納齊的一腳重炮遠射,便轟斷了隊友的右手手臂,衝擊力超過了300公斤。

這些飛人瞬間蹬地的衝擊力,無一例外都超過了300公斤以上。其中卡特與詹姆斯瞬間蹬地所產生的衝擊力超過了450公斤。相當於戴上拳套後的泰森重拳的兩倍。

1500瓦意味著什麼?意味可以釋放出接近2匹馬力,足以將一位體重65公斤的普通人,在1秒之內原地騰空送到2米的高度!

謠言粉碎機:

當然,關於“籃球飛人”們令人感到恐怖的身體素質,也有不少以訛傳訛的說法,需要一一澄清。

比方說,傳說中的籃板上沿,到底有沒有人能夠摸到?答案是否定的。籃板上沿高度達到3米95,有史以來摸高最高的球員是昔日火箭雙塔之一的拉爾夫-桑普森,身高2米21的他運動能力接近“小霸王”斯塔德邁爾,能助跑摸到3米93的高度,但距離籃筐上沿,還差那麼一點兒。加內特試訓時反復摸籃板上沿的故事,其實只是一個傳說。後來有人據此採訪過他,他的回答是自己距離籃板上沿至少還差15釐米。至於卡特能往籃板上沿放硬幣的傳言,更加是無中生有、謬種流傳。

還有一種傳聞:“科比跟腱長30釐米,喬丹長28.3釐米”,這也是一種道聼塗説。其實,無論是普通人還是飛人,跟腱的長度都相對一致,均為15釐米上下,沒有例外。跟腱長度受比目魚肌與腓腸肌位置所限,無法受訓練或外力手段將其拉長,同時由於包裹在人體體內,也無法用正常的方式測量(唯一的測量方式便是通過外科手術解剖,將跟腱拉出後測量),你會這麼做?

最後,綜合上述各項指標,騰訊體育給出一條“籃球飛人”俱樂部的准入資格線,如下:

垂直起跳高度超過1米,臂展超過2.1米,手掌長度超過23釐米,體脂含量低於5%,滯空時間超過0.9秒,百米速度低於10.5秒,肌肉瞬間爆發力超過300公斤。

怎麼樣,你的偶像距離這條資格線,還差多少?

都是NBA球員們夢寐以求的一種天賦。科比在談到自己與喬丹之間最大的差距時,就曾不無遺憾地說道:“邁克爾有一雙非常大的手,這使得他在突破到籃下時能夠更加自如地控制球,他能像拿起網球一樣輕鬆拿起籃球,這一點我自愧不如。”

一般來說,測量時會讓球員把手掌儘量攤開,然後對大拇指頂端到小指末端之間的寬度進行測量。喬丹的左手長23.7釐米,右手長24.6釐米,而科比兩隻手的長度都只有21釐米,主要受困於手指比較短,能抓住籃球只是因為虎口比較寬,但做起動作來還是比喬丹要顯得刻意、用力許多。“飛人”中手長度最理想的是韋德,他只有1.93米的身高,手掌長度卻達到25.3釐米,比喬丹、詹姆斯(23釐米)等人都要出色。

臂展:

在達-芬奇的名作《維特魯威人》中,一個“完美”的人體應該臂展等同於身高,而絕大多數普通人的臂展確實與身高相差無幾。據統計,成年美國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78米,平均臂展為1.78-1.83米,大致相當。但這一“定律”放在NBA聯盟卻不再適用,NBA球員的臂展普遍要比身高長上那麼一點兒,比例通常會達到“1.04:1”以上。

具體到“籃球飛人”們身上,這個比例還會進一步提高。比方說“魔獸”霍華德,他的身高只有2.11米,但臂展達到了2.24米,比例為1.06。喬丹身高1.98米,臂展2.16米,比例達到1.09。“濃眉哥”安東尼-大衛斯身高2.08米,臂展2.27米,比例達到1.10……

滯空時間:

關於滯空時間,按照萬有引力定律,完全漂浮在空中不存在任何可能。所謂的滯空,即從起跳(單腳或雙腳離開地面)到落地(單腳或雙腳重新接觸地面)的一個過程。理論上來說,按照自由落體公式,喬丹的起飛高度至少要達到1.23米,理論上才能在空中“停留”1秒。

至於球迷定義的“滯空”,是指球員跳躍到達最高點後,憑藉著超強的腰腹力量,在空中進行身體的調整,以便於使自己的肩部在下落過程中看起來仍處於彈跳的最高點。

當年喬丹曾在扣籃大賽上完成一記“罰球線扣籃”,其滯空時間接近1秒(0.92秒)。這幾乎就是人類所能做到的極限。至於普通人,在空中“停留”的時間,一般在0.5秒左右。從起跳到落地的時間,大約為喬丹的一半。

0.92秒意味著什麼?相當於自由落地從3樓(9米)的高空墜落所需的時間。而全球範圍內,每1秒就有5位新生命誕生。

體脂含量:

男女體脂率相對應體型圖

一個理想體型的正常人,體脂含量通常在10%-18%之間,而“飛人”的體脂含量卻通常都低於5%。比如去年一扣成名的紮克-拉文,體脂含量為4.7%,喬丹是駭人聽聞的3.4%,韋德則是同樣驚人的3.5%。曾有傳聞稱,科比的體脂含量為3%,雖然該資料從未得到權威體檢機構認證,可信度不大,不過同樣可以窺見一斑。

詹姆斯在選秀時的體脂含量為6.7%,進入NBA後逐漸下降到6%。格裡芬的體脂含量達到8.2%,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彈跳。事實上,格裡芬90釐米的垂直起跳高度是“籃球飛人”中相對最差的。當然,即便如此,格裡芬的體脂含量也比正常人低了不少。

速度:

NBA的飛人幾乎都是速度高手,其中喬丹的百米速度達到10.7秒,可以達到中國國家健將級別。詹姆斯更加誇張,可以達到百米10.4秒。科比與卡特相對慢一些,為11.2秒,韋德10.8秒,拉文稍快一些,10.7秒。

由此可見,但凡屬於“飛人”,百米速度必定驚人,短距離的衝刺更為可怕。事實上,有足夠的初速度,才能確保飛人們充分起跳。

至於有運動天賦的正常成年男子,在沒有專業訓練的情況下跑出12秒左右的成績,就已經堪稱是普通人裡的佼佼者。但相比飛人們,這樣的成績只能說相去甚遠。

肌肉爆發力:

決定飛人起飛高度的關鍵因素在於腿部爆發力,為此《ESPN》曾做過一次科學實驗,邀請到霍華德測試起跳高度。結果顯示,魔獸在助跑起跳後的高度能達到1米,瞬間蹬地力量超過了1200磅(544公斤),釋放出1500瓦的能量。

普通的壯漢全力出拳,可以打出80-90公斤的力量;著名武打巨星李小龍一拳的力量,能夠達到180公斤;而拳王泰森戴上拳套後,能夠打出500磅(接近230公斤)的重拳。至於人體骨骼所能承受的極限,約為300公斤,即一旦遭到300公斤的外力,便有很大可能性骨折。2014年的世界盃上,奈及利亞後腰奧納齊的一腳重炮遠射,便轟斷了隊友的右手手臂,衝擊力超過了300公斤。

這些飛人瞬間蹬地的衝擊力,無一例外都超過了300公斤以上。其中卡特與詹姆斯瞬間蹬地所產生的衝擊力超過了450公斤。相當於戴上拳套後的泰森重拳的兩倍。

1500瓦意味著什麼?意味可以釋放出接近2匹馬力,足以將一位體重65公斤的普通人,在1秒之內原地騰空送到2米的高度!

謠言粉碎機:

當然,關於“籃球飛人”們令人感到恐怖的身體素質,也有不少以訛傳訛的說法,需要一一澄清。

比方說,傳說中的籃板上沿,到底有沒有人能夠摸到?答案是否定的。籃板上沿高度達到3米95,有史以來摸高最高的球員是昔日火箭雙塔之一的拉爾夫-桑普森,身高2米21的他運動能力接近“小霸王”斯塔德邁爾,能助跑摸到3米93的高度,但距離籃筐上沿,還差那麼一點兒。加內特試訓時反復摸籃板上沿的故事,其實只是一個傳說。後來有人據此採訪過他,他的回答是自己距離籃板上沿至少還差15釐米。至於卡特能往籃板上沿放硬幣的傳言,更加是無中生有、謬種流傳。

還有一種傳聞:“科比跟腱長30釐米,喬丹長28.3釐米”,這也是一種道聼塗説。其實,無論是普通人還是飛人,跟腱的長度都相對一致,均為15釐米上下,沒有例外。跟腱長度受比目魚肌與腓腸肌位置所限,無法受訓練或外力手段將其拉長,同時由於包裹在人體體內,也無法用正常的方式測量(唯一的測量方式便是通過外科手術解剖,將跟腱拉出後測量),你會這麼做?

最後,綜合上述各項指標,騰訊體育給出一條“籃球飛人”俱樂部的准入資格線,如下:

垂直起跳高度超過1米,臂展超過2.1米,手掌長度超過23釐米,體脂含量低於5%,滯空時間超過0.9秒,百米速度低於10.5秒,肌肉瞬間爆發力超過300公斤。

怎麼樣,你的偶像距離這條資格線,還差多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