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謝室友不殺之恩?南京大學根據學生的生活習慣安排宿舍

不怕神對手, 就怕豬隊友。 當然這裡要談的不是遊戲上隊友, 而是和你同在一間宿舍的室友, 一個小小空間裡, 僅僅幾個人聚在一起, 卻產生極大的“化學反應”, 甚至這反應會置人於死地。

相見容易, 相處難, 別以為這句話就用在情侶愛人上, 放在我們的室友身上, 是能用同理可得來證明——生活習慣和個人性格的差異性。

人與人相處難免有摩擦, 如果僅僅是偶爾見面發生爭執, 還可以在分開的時候, 稍微冷靜下來, 避免爭執升級, 但是, 室友是一種和我們早見面晚見面, 在宿舍一直見面的人, 上個廁所都可能直接碰面, 可想而知有多尷尬。

如果僅僅是尷尬, 那還是件小事, 最怕做出過激行為。 “謝室友不殺之恩”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 別以為“復旦投毒案”只是近年來一件較為嚴重的校園案件, 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案件發生在校園內, 就是因為一些生活瑣事就起了殺人念頭,

知道你的室友既是同伴又是隨時叛變的仇人, 心情既複雜又不安, 能夠安然度過大學生活真的是要感謝室友不殺之恩。

今年, 南京大學根據800名以上新生的生活習慣調查報告進行大資料分析, 包括作息時間、衛生習慣、學習特點、社交偏好及一些私人問題來安排住宿,

簡單來說就是人以群分, 諸如避免早起鳥和夜貓子、遊戲黨和學習党、常洗澡黨和少洗澡黨發生爭執等問題的發生。 這個舉措真的相當好, 自己的生活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但又會存在有些人無法接受或者容忍他人異於自己的生活習慣, 於是就會對室友做出各種行為評頭論足, 禍從口出, 矛盾升級也就是從口角到動手, 極端情況就是下毒手。

有人會感到奇怪, 不就是相處4,5年, 又不是一輩子, 就不能忍忍就過去了嗎?但是, 真的有人無法容忍別人做出一些自己“看似”無法接受的行為, 不要用自己的忍耐去度量別人的忍耐。 南大做出此舉從某個層面來說是一定程度上, 降低了生活習慣差異較大的學生, 因久住在一起發生矛盾的可能性, 但產生一些我們這些前輩認為一定會有的問題:大家都是夜貓子, 點名的時候那就隨時整個宿舍都會被掀起, 除非找“外援”。

類似的人群, 就可能來自相同的地域, 也許覺得“臭味相投”會過得好一些,

但缺少很多樂趣, 不需要瞭解對方有什麼特產和地域文化, 大家都是類似的人群, 仿佛對著鏡子過日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