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西藏往西,有個美麗的國度,那裡的女孩都嫁給自己

西藏往西,

有個小小國家,

318國道連接了中國與這個國家,

從上海到中尼友誼橋, 全長5476公里,

可能你曾聽聞, 可能你曾踏足,

但你也許不會知道

它有個古老的民族,

至今還保留著一項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記錄:

那裡的女孩子一生結三次婚, 第一次發生在7-9歲, 第二次嫁給太陽, 第三次嫁給夫君。

What?我讀書少, 你不要欺騙我......

事情是這樣的。

話說這個國家便是尼泊爾, 這個國度也許你並不陌生。

在尼泊爾有個古老的民族, 叫尼瓦爾族。

沒有寡婦一說, 並沒有忽悠。 原來尼瓦爾族的女孩們, 早在情竇初開前, 就結了一場至死不渝的婚姻。 第一任“丈夫”將伴隨她們之後的漫漫人生, 不離不棄。

愛自己是終身戀情的開始

有句話提到, “人生中至少要有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

但對尼瓦爾族的姑娘們來說, 人生中至少要有兩次婚姻。 無關愛情, 無關性, 卻關乎愛與成長。 (這個古老的民族, 將雞湯真正貫徹到她們的一生當中 )

在尼瓦爾女孩們, 還未明白“愛情”為何物時, 第一場婚禮就悄然而至。

她們將嫁給一顆果實。

從兩三歲到進入青春期之前, 女孩們會結一次“果實婚”, 而新郎則是一顆名為 “貝爾果”的堅果。

納尼?嫁給一顆堅果?

這聽起來兒戲得就像在過家家好不好!

事實上,這是一場正式而隆重的集體婚禮,被稱為“益喜”!

婚禮當天,情竇未開的未成年少女們,像所有的新娘子一樣,梳妝打扮,穿上最隆重的紅紗麗。

一張張稚氣的臉上,描眉畫唇,洋溢著天真的笑容。

婚禮結束後,父母會用一塊紅布將“新郎”裹好,讓女孩們珍藏在身邊。從此,貝爾果將成為她們最忠貞的“丈夫”。

本質上,她們嫁給了自己

在尼泊爾人眼中,世俗的婚姻是“短暫和虛妄的”,唯有“益喜”才是永恆的“婚姻”。

堅硬的貝爾果,其實就象徵著永恆不朽的婚姻。而女孩成年後與男人的結合,則被當做是“臨時的婚姻”。若她們想擺脫家庭,只要把貝爾果放在丈夫的枕邊,即可恢復自由。

所以,哪怕遭遇婚姻的不幸,女孩們也有了接受失敗婚姻的底氣。

因為早在年少時候,她們已經得到了神的祝福,把自己嫁給了一個貝爾果。

相親禮

尼泊爾傳統婚禮

寄託著“永恆婚姻祈願”的貝爾果,給了女孩們愛自己的一個依託。無論未來是否有人愛自己,最起碼,要學會珍視自己。

11天,從女孩向女人蛻變

女孩們的第二次婚姻,是嫁給“太陽”,也就是舉行“窯居”儀式。

這一次,與其說是“結婚”,倒不如說是一次喚醒自我,認識孤獨的 “成人禮”。

“窯居”舉行時間是在女孩子的月經初潮時。

女孩們必須在一間沒光的屋子裡待上11天,由家中年長的女性將食物遞送進來。其間不得外出,也不能與生人見面,尤其是男子。

女孩們必須獨自面對恐懼和寂寞,直到第12天的早上,走出“小黑屋”,穿上隆重的民族服飾,去向象頭神行禮拜。

在尼瓦爾人看來,這些從黑暗中走出的女子,完成了一次神聖的淨化之旅。

此後,她們將以成年女性的身份,去迎接人生中的第三次婚姻,與男子結為夫婦。

尼泊爾新娘

就像化繭成蝶一樣,女孩們經過“窯居”的洗禮,完成了從女孩到女人的轉變。但不同於蝴蝶的是,她們擁有了一顆堅果般的心。

通過11天黑暗時光的獨處,女孩們會明白人生路上,可能會有人陪伴,有人照顧,但一個女人的一生,獨自度過是常態。

無論是“果實婚”,還是“窯居”的習俗,都在告訴尼瓦爾女孩們: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價值,不是為了男人,也不是為了所謂的“社會”,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能夠活出燦爛的人生。

文章轉自:圓明全球反墮胎聯名功德藏

這聽起來兒戲得就像在過家家好不好!

事實上,這是一場正式而隆重的集體婚禮,被稱為“益喜”!

婚禮當天,情竇未開的未成年少女們,像所有的新娘子一樣,梳妝打扮,穿上最隆重的紅紗麗。

一張張稚氣的臉上,描眉畫唇,洋溢著天真的笑容。

婚禮結束後,父母會用一塊紅布將“新郎”裹好,讓女孩們珍藏在身邊。從此,貝爾果將成為她們最忠貞的“丈夫”。

本質上,她們嫁給了自己

在尼泊爾人眼中,世俗的婚姻是“短暫和虛妄的”,唯有“益喜”才是永恆的“婚姻”。

堅硬的貝爾果,其實就象徵著永恆不朽的婚姻。而女孩成年後與男人的結合,則被當做是“臨時的婚姻”。若她們想擺脫家庭,只要把貝爾果放在丈夫的枕邊,即可恢復自由。

所以,哪怕遭遇婚姻的不幸,女孩們也有了接受失敗婚姻的底氣。

因為早在年少時候,她們已經得到了神的祝福,把自己嫁給了一個貝爾果。

相親禮

尼泊爾傳統婚禮

寄託著“永恆婚姻祈願”的貝爾果,給了女孩們愛自己的一個依託。無論未來是否有人愛自己,最起碼,要學會珍視自己。

11天,從女孩向女人蛻變

女孩們的第二次婚姻,是嫁給“太陽”,也就是舉行“窯居”儀式。

這一次,與其說是“結婚”,倒不如說是一次喚醒自我,認識孤獨的 “成人禮”。

“窯居”舉行時間是在女孩子的月經初潮時。

女孩們必須在一間沒光的屋子裡待上11天,由家中年長的女性將食物遞送進來。其間不得外出,也不能與生人見面,尤其是男子。

女孩們必須獨自面對恐懼和寂寞,直到第12天的早上,走出“小黑屋”,穿上隆重的民族服飾,去向象頭神行禮拜。

在尼瓦爾人看來,這些從黑暗中走出的女子,完成了一次神聖的淨化之旅。

此後,她們將以成年女性的身份,去迎接人生中的第三次婚姻,與男子結為夫婦。

尼泊爾新娘

就像化繭成蝶一樣,女孩們經過“窯居”的洗禮,完成了從女孩到女人的轉變。但不同於蝴蝶的是,她們擁有了一顆堅果般的心。

通過11天黑暗時光的獨處,女孩們會明白人生路上,可能會有人陪伴,有人照顧,但一個女人的一生,獨自度過是常態。

無論是“果實婚”,還是“窯居”的習俗,都在告訴尼瓦爾女孩們: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價值,不是為了男人,也不是為了所謂的“社會”,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能夠活出燦爛的人生。

文章轉自:圓明全球反墮胎聯名功德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