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一次養龍蝦,畝產值就超過5000元,靠的是什麼?

安徽省望江縣中潤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第一次養龍蝦, 畝產值就突破了5000元, 靠的是什麼?

2017年望江中潤新14號塘, 面積39畝。 4月15日投放小龍蝦苗種1300多斤;5月21日開始捕撈, 至6月23日排水播秧, 共捕撈小龍蝦1.2萬斤;平均每斤銷售價格18元, 一共收入22萬元, 畝產值5555元。

通過對望江中潤的總結, 我們認為小龍蝦養殖需要掌握相關環節的著重點:

一、養殖地域的選擇

儘管小龍蝦的適應性很強, 但是我們還是應當選擇最適合它生長的環境。

土質以壤土、黏土為宜, 砂土、碎石土不宜。

要求有獨立的水系、充沛的(特別是冬季)水源保障, 稻田保水保肥, 周邊無污染。

二、稻田改造

稻田改造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切勿貪大求全。

總體要求:環溝寬6米、深1.2米, 稻田總寬不超過80米(太寬的要做隔斷處理), 而且, 改造的同時修建好進排水口及周邊防逃設施。

三、栽種水草

草好, 養蝦不一定會成功;但是, 草不種好, 養蝦一定不會成功!所以, 必須栽種好水草。 必須保證養殖水域一年四季都有水草(沉水植物)。

目前小龍蝦養殖主要栽種四種水草。 菹草, 也稱蝦草;伊樂藻, 就是吃不敗;輪葉黑藻(節節草), 也叫燈籠泡子;水花生。

所謂的種草是指大田養殖區域栽種水草, 並不是圍溝栽點雜草就能養殖好小龍蝦的。 稻田養殖小龍蝦, 菹草是最適合在田面上種植, 因為它和小龍蝦養殖同步。

得水花生者得苗種。 某些區域缺乏小龍蝦苗種, 大部分是不願意種植水花生, 怕水花生影響水稻種植。

水花生一般栽在圍溝外埂,

每10米左右栽一束。 移栽水花生時, 要連根帶葉一起移栽, 並且要接土壤。

四、先除雜後解毒

環溝裡的野雜魚及其它有害生物要徹底清除, 清塘好壞直接影響到養蝦效益的高低。 因此, 放養前的解毒與除雜也至關重要。

除雜使用茶餅, 按每畝每1米水深使用50斤。 水深30cm左右的, 用量為每畝25~30斤;水深超過70cm左右的, 用量為每畝50斤。 食鹽按總畝數計算, 每畝添加1斤, 添加量不變。

用稻田新開的塘口沒有消毒一說。 在苗種放養之前必須使用“解毒淨水安”對稻田進行解毒, 減少農藥殘留對小龍蝦的危害。

另外, 新老塘口都不建議使用“生石灰”。

五、苗種投放

小龍蝦的成活率分三種:運輸成活率;投放成活率和起捕率。

苗種放養本著就近不就遠的原則,

兩個小時的苗種運輸成活率一般可以達到95%以上。 等溫投放成活率也能達到85%以上。 小龍蝦養殖的起捕率一般都在90%左右。

“草不長好, 不准放苗”。 投放苗種之前, 潑灑“銀玫瑰”+鈣可以提高成活率。

(1)將蝦苗投放到中間小埂或環溝內小埂邊的淺水區。

(2)蝦苗投放前先浸水5~6秒, 放到船上。 蝦苗浸水時, 不要把水弄渾。

(3)投放蝦苗時, 不要直接將蝦苗倒入水中。 把裝蝦苗的筐, 斜放在小埂邊, 一頭靠小埂, 一頭沉於水面10cm, 讓小龍蝦苗自行爬出。

苗種投放數量每次投放15公斤/畝左右;20天投放一次, 勤補苗種。

自繁自育模式要注重秋冬季的管理。

六、科學投喂

注意不同生長階段、不同季節和天氣下投餌的品質和數量,才可“事半功倍”。不可盲目照搬別人的所謂“經驗”,應在掌握小龍蝦習性的前提下,從自己生產實踐中探索並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養殖的經驗來。

(1)投放苗種之後,要注意觀察3~4天。

(2)蝦不夾草,不及投料;蝦要夾草,抓緊加料。

(3)先期每天每畝投喂2斤顆粒飼料,再根據小龍蝦生長情況慢慢加料,一直加到每天每畝投喂5斤顆粒飼料。

(4)超過5斤飼料的塘口要進行捕撈,減少小龍蝦的存塘量。

脫殼補鈣: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堅持每週補鈣一次。脫殼期補鈣有助於提高翻倍率。

金秋十月,是水稻開鐮收割的黃金時節。水稻收割後,利用收割稻穀後留下來高度30~40cm的稻梗,通過淹青技術將其轉換為餌料(浮游生物、碎屑等),為秋冬季幼蝦養殖提供最廉價、最環保、最生態的餌料。並通過加水增大蝦苗活動、生長空間,使蝦苗快速長大。

七、減少小龍蝦的死亡

小龍蝦的病害與防治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誤區。

小龍蝦的主要危害有三種:應激反應、農藥中毒、肥料中毒。可以說,都是人為的,因此,要牢記“以防為主,防重於治;穩定環境,防止中毒”的理念,不可濫用藥物,從而保持水環境穩定。

小龍蝦養殖不建議打除草劑。打過除草劑的塘口,蝦苗明顯要少很多;打過除草劑的塘口,一到下雨就會滲漏到圍溝,不脫殼的不死亡,脫殼的就死亡(會出現小龍蝦盤腿,慢慢死亡,這就是除草劑中毒)。

打過除草劑的塘口,要使用“解毒淨水安”或換水。

八、適時捕撈上市

“該撈不撈、錢掙不到”。必須利用春季的生長最佳時機和良好的價位“抓早”賺錢。

最後,做好養殖日記,便於今後總結提高和品質追溯。

六、科學投喂

注意不同生長階段、不同季節和天氣下投餌的品質和數量,才可“事半功倍”。不可盲目照搬別人的所謂“經驗”,應在掌握小龍蝦習性的前提下,從自己生產實踐中探索並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養殖的經驗來。

(1)投放苗種之後,要注意觀察3~4天。

(2)蝦不夾草,不及投料;蝦要夾草,抓緊加料。

(3)先期每天每畝投喂2斤顆粒飼料,再根據小龍蝦生長情況慢慢加料,一直加到每天每畝投喂5斤顆粒飼料。

(4)超過5斤飼料的塘口要進行捕撈,減少小龍蝦的存塘量。

脫殼補鈣: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堅持每週補鈣一次。脫殼期補鈣有助於提高翻倍率。

金秋十月,是水稻開鐮收割的黃金時節。水稻收割後,利用收割稻穀後留下來高度30~40cm的稻梗,通過淹青技術將其轉換為餌料(浮游生物、碎屑等),為秋冬季幼蝦養殖提供最廉價、最環保、最生態的餌料。並通過加水增大蝦苗活動、生長空間,使蝦苗快速長大。

七、減少小龍蝦的死亡

小龍蝦的病害與防治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誤區。

小龍蝦的主要危害有三種:應激反應、農藥中毒、肥料中毒。可以說,都是人為的,因此,要牢記“以防為主,防重於治;穩定環境,防止中毒”的理念,不可濫用藥物,從而保持水環境穩定。

小龍蝦養殖不建議打除草劑。打過除草劑的塘口,蝦苗明顯要少很多;打過除草劑的塘口,一到下雨就會滲漏到圍溝,不脫殼的不死亡,脫殼的就死亡(會出現小龍蝦盤腿,慢慢死亡,這就是除草劑中毒)。

打過除草劑的塘口,要使用“解毒淨水安”或換水。

八、適時捕撈上市

“該撈不撈、錢掙不到”。必須利用春季的生長最佳時機和良好的價位“抓早”賺錢。

最後,做好養殖日記,便於今後總結提高和品質追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