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我是美國人範大勇 看了一本東方“神書”來杭州學針灸

G20峰會的成功舉辦, 讓杭州成了世界新的焦點, 也讓城市國際化邁出了新步伐:國際及地區通航點達41個, 國際友城“朋友圈”有了29個夥伴;入選全球52個最值得到訪的旅遊目的地;成為全球首個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正在為建設世界名城而努力奮鬥的杭州, 靠山水、經濟、文化、教育……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

除了境外遊客外, 還有很多外國人選擇停留、居住在這裡, 在杭州工作、學習、探親、團聚, 枕錢江潮、看西湖月。

有關部門統計, 按照數量排序, 在杭外國人來自韓國、美國、日本、尚比亞、加拿大、辛巴威、印度、泰國、澳大利亞、巴基斯坦等國家,

其中, 留學生群體占了一半以上, 其他人主要從事投資創業類、經商貿易類等活動, 也有少量是涉外婚姻而住下來的。

他們在杭州是怎麼生活的, 為什麼愛上這個城市, 最想對杭州表白什麼?都市快報推出大型全媒體系列採訪——I love Hangzhou(我愛杭州)。

我的名字:Eric Vandenhouten 範大勇

年齡:34歲

來自哪裡:美國威斯康辛州

職業:中醫

在杭州待了多長時間:15年

最喜歡杭州什麼:西湖、聞濤路“櫻花大道”、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糖醋排骨

對杭州一句話表白:謝謝杭州, 給了我學習的機會

34歲的Eric Vandenhouten, 留著一頭及肩黃髮, 有雙好看的綠眼睛, 一張嘴卻是一口很溜的中文。

這位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外國人, 中文老師給他取了個“簡單粗暴”的中文名——範大勇, 在杭州已經待了差不多有15年, 完全不把自己當“外人”看。

上周, 選了一個不錯的天氣, 我們約在胡慶餘堂見面, 他穿著一件白大褂, 迎上來一句字正腔圓的“你好”, 聽著好親切。

目前, 他主要在胡慶餘堂做花旗參臨床科研, 也負責美國花旗參總會品牌在胡慶餘堂的現場工作。

看了一本來自東方的“神書”

“幹苦力”的男孩決定來杭州學針灸

說起來中國的原因, 大勇說是因為一本“神奇的書”。

2002年, 大勇在老家的圖書館看到一本英文版的《針灸治療》, “上面說, 針灸能治療很多疾病, 簡直太神奇了, 就是紮扎針啊。 ”

他把這本書借回家看完後, “就跟爸爸說拜拜, 不幹了。 ”

高中畢業後, 給從事建築的爸爸打工, “幹苦力”。

“在這之前, 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 也沒想過要上大學。 ”

為什麼來杭州, 理由有點哭笑不得, 除了杭州是個國際旅遊城市外, 還有一個原因——天氣和威斯康辛州很不一樣。

“我在網上也查過中國其他的城市, 北京、天津一些城市和老家氣候差不多, 都屬於溫帶城市, 對我來說,

那就不是出國啦。 ”

威斯康辛州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夏季在20℃上下, 而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下的杭州, 夏季溫度一般會在25℃-35℃之間。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不一樣的氣候, 成了他剛來杭州時面臨的一個大難題。

2002年8月, 杭州最熱的時候, 大勇來了, 他申請了中醫藥大學的針灸推拿專業。

“太熱了。 我知道杭州夏天會很熱, 沒想到會這麼熱, 我們那兒可不會這麼熱。 ”

學中文

“天哪, 每個字都是好難的圖畫”

學針灸

“給自己紮第一針時痛到快過世了”

來杭州之前, 大勇在老家學了一個月的拼音, 但真正開始學中文, 還是覺得太難了, “天哪, 每一個字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很難的圖畫。 ”

能學成現在一口地道的中文, 大勇下了不少功夫。

上午背詞語、做聽寫練習,

下午找中國學生說話, 晚上就在寢室裡看86版《西遊記》和《新聞聯播》。

“《西遊記》是因為喜歡看, 每天都要看上一個小時。 看《新聞聯播》是因為能學到最標準的中文, 我不想以後講出來的中文, 是帶著什麼地方口音的。 ”

就這樣學了一年, 日常溝通問題勉強能解決了。

“學中文真的太痛苦了, 別人都能開開心心地在外面玩, 而我要在教室裡背書。 ”

但是, 讓大勇沒想到的是, 還有比中文更難學的, 那就是針灸。

“因為人體的穴位太多了, 根本記不住。 而醫生是要非常嚴謹的, 一點都不能馬虎。 ”大勇說, 給自己紮第一針的時候, 痛到好像自己都要“過世”了。

面對中文和針灸兩件這麼難學的事情, 大勇也打過退堂鼓。

“我有幾次想過放棄, 但一有這個想法, 我就跟自己說,我不能這樣回老家,這樣回去的話,他們就會說我是失敗者,我不想做失敗者,我要做成功者。就這樣堅持下來了。”

大勇覺得,針灸是很實用的一門技術。“現在的人都在用電腦玩手機,很多人都有腰椎病、頸椎病,我又是一個喜歡實際操作的人,所以針灸還是很適合我的。”

而且學針灸,“收穫非常快,上個星期看的病人,這個星期碰到,他就會跟你說,我已經好很多啦。這樣,我就覺得我的學習有了一個結果,很開心。”

為了更好地掌握針灸這門技術,除了認真學習,大勇也很注重保護自己的手指,一些劇烈運動儘量都不會去參加,比如打籃球等。“如果手指受傷了,就會影響針灸的撚轉,這是不可以的。”

2012年,大勇從浙江中醫藥大學畢業,拿到了碩士學位。

努力留在胡慶餘堂當個“洋中醫”

說起胡慶餘堂,2003年,大勇第一次來到這裡,就喜歡上了。

“這裡的建築很好看,中藥博物館太完美了。”大學期間,大勇就在胡慶餘堂實習,給老中醫做助手,10多年下來,手法練得很專業。

當天,他給我做了三分鐘的頸椎推拿,很舒服。這門手藝,他也帶到了老家,在當地的診療所給人做針灸推拿,“很受歡迎”。

威斯康辛州是美國花旗參的主要產地,大勇現在的工作,是把當地的花旗參介紹到中國來。

不過,在他心裡,還是有一個做中醫的想法。

去年,大勇考出了醫師資格證,上個月,威斯康辛州的一家醫院通知他,可以去那裡做職業醫生了。

“我想在杭州也做一個醫生。”大勇說,他現在的小目標,就是能在胡慶餘堂裡坐診。

杭州的交通很國際化 最期待地鐵4號線開通

說到杭州的生活,大勇講出了很多方面,建築、支付寶、交通……都很國際化。

“最讓我驚訝的是手機付錢,絕對國際一流。”雖然他去年才掌握了這門“技術”,但已經完全享受到了移動支付帶來的便利:“可以打車,買東西也可以用。”

還有交通,大勇在浙江中醫藥大學讀了9年,畢業後,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休息時,除了喜歡去健身房外,最大的愛好就是去濱江聞濤路“櫻花大道”上跑跑步,或者約上朋友去西湖邊走走。

“剛到杭州時,從濱江區去西湖邊玩,坐的是822路公車,晚上6:30就停止運營了。2006年,杭州開出了194路公車,晚上9:30才停;現在去西湖,到江陵路坐地鐵。”

“我對杭州的印象非常好,所以畢業後會留在這裡,即使在美國那邊有工作,也會兩邊跑。”每年的9月到12月,大勇會回一趟美國,因為這段時間,是花旗參收穫的時候。其他的時間,他幾乎都待在杭州。所以這樣算下來,一年當中,他待在杭州的時間比待在老家的時間要多得多。

“雖然我住在杭州,但出門走一走,馬上就能變成一個旅遊者,因為杭州好看的風景太多了,去西湖邊走一圈,就能看到。”

請他給杭州國際化建設提提建議,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提升?

“再多幾條地鐵線就好了。”他說。

如他所希望的,杭州的地鐵,正在多起來。

今年是地鐵年,除了年內就要開通運營的2號線一期工程西北段、2號線二期工程、4號線一期工程南段,還有9號線一期、1號線三期、2號線三期、3號線一期、5號線二期、6號線二期、7號線一期也要開工。

不過大勇最期待的是地鐵4號線,因為一期南段其中就有中醫藥大學站,這對他來說,去市區去西湖,地鐵可以直達了。

是杭州給了我學習的機會

在杭州生活了15年,大勇已經從那個“實在難以接受一天三頓吃米飯”的老外,變成了一個對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糖醋排骨情有獨鍾的老外了。

“我很喜歡這個城市,有不少當地的朋友,謝謝杭州。”大勇說,杭州給了他學習的機會,讓他在這裡學會了針灸等中醫技術。“有技術就好過,沒技術就不好過。”

和他再見後,已經過了17:30,大勇準備去西湖邊走走,“有段時間沒去了,去看看夕陽。”

我就跟自己說,我不能這樣回老家,這樣回去的話,他們就會說我是失敗者,我不想做失敗者,我要做成功者。就這樣堅持下來了。”

大勇覺得,針灸是很實用的一門技術。“現在的人都在用電腦玩手機,很多人都有腰椎病、頸椎病,我又是一個喜歡實際操作的人,所以針灸還是很適合我的。”

而且學針灸,“收穫非常快,上個星期看的病人,這個星期碰到,他就會跟你說,我已經好很多啦。這樣,我就覺得我的學習有了一個結果,很開心。”

為了更好地掌握針灸這門技術,除了認真學習,大勇也很注重保護自己的手指,一些劇烈運動儘量都不會去參加,比如打籃球等。“如果手指受傷了,就會影響針灸的撚轉,這是不可以的。”

2012年,大勇從浙江中醫藥大學畢業,拿到了碩士學位。

努力留在胡慶餘堂當個“洋中醫”

說起胡慶餘堂,2003年,大勇第一次來到這裡,就喜歡上了。

“這裡的建築很好看,中藥博物館太完美了。”大學期間,大勇就在胡慶餘堂實習,給老中醫做助手,10多年下來,手法練得很專業。

當天,他給我做了三分鐘的頸椎推拿,很舒服。這門手藝,他也帶到了老家,在當地的診療所給人做針灸推拿,“很受歡迎”。

威斯康辛州是美國花旗參的主要產地,大勇現在的工作,是把當地的花旗參介紹到中國來。

不過,在他心裡,還是有一個做中醫的想法。

去年,大勇考出了醫師資格證,上個月,威斯康辛州的一家醫院通知他,可以去那裡做職業醫生了。

“我想在杭州也做一個醫生。”大勇說,他現在的小目標,就是能在胡慶餘堂裡坐診。

杭州的交通很國際化 最期待地鐵4號線開通

說到杭州的生活,大勇講出了很多方面,建築、支付寶、交通……都很國際化。

“最讓我驚訝的是手機付錢,絕對國際一流。”雖然他去年才掌握了這門“技術”,但已經完全享受到了移動支付帶來的便利:“可以打車,買東西也可以用。”

還有交通,大勇在浙江中醫藥大學讀了9年,畢業後,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休息時,除了喜歡去健身房外,最大的愛好就是去濱江聞濤路“櫻花大道”上跑跑步,或者約上朋友去西湖邊走走。

“剛到杭州時,從濱江區去西湖邊玩,坐的是822路公車,晚上6:30就停止運營了。2006年,杭州開出了194路公車,晚上9:30才停;現在去西湖,到江陵路坐地鐵。”

“我對杭州的印象非常好,所以畢業後會留在這裡,即使在美國那邊有工作,也會兩邊跑。”每年的9月到12月,大勇會回一趟美國,因為這段時間,是花旗參收穫的時候。其他的時間,他幾乎都待在杭州。所以這樣算下來,一年當中,他待在杭州的時間比待在老家的時間要多得多。

“雖然我住在杭州,但出門走一走,馬上就能變成一個旅遊者,因為杭州好看的風景太多了,去西湖邊走一圈,就能看到。”

請他給杭州國際化建設提提建議,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提升?

“再多幾條地鐵線就好了。”他說。

如他所希望的,杭州的地鐵,正在多起來。

今年是地鐵年,除了年內就要開通運營的2號線一期工程西北段、2號線二期工程、4號線一期工程南段,還有9號線一期、1號線三期、2號線三期、3號線一期、5號線二期、6號線二期、7號線一期也要開工。

不過大勇最期待的是地鐵4號線,因為一期南段其中就有中醫藥大學站,這對他來說,去市區去西湖,地鐵可以直達了。

是杭州給了我學習的機會

在杭州生活了15年,大勇已經從那個“實在難以接受一天三頓吃米飯”的老外,變成了一個對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糖醋排骨情有獨鍾的老外了。

“我很喜歡這個城市,有不少當地的朋友,謝謝杭州。”大勇說,杭州給了他學習的機會,讓他在這裡學會了針灸等中醫技術。“有技術就好過,沒技術就不好過。”

和他再見後,已經過了17:30,大勇準備去西湖邊走走,“有段時間沒去了,去看看夕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