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速食麵,要吃嗎?很安全咯!(偷笑)

春運期間, 一碗冒著騰騰熱氣的紅燒牛肉速食麵, 曾經溫暖過無數中國人的返家之路。 只是現在, 中國最大的速食麵製造商康師傅正在面臨著各種傳言的困擾, 而這樣的經歷, 也曾發生在肯德基和娃哈哈這樣的食品巨頭身上。

2017年1月5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工業和資訊化部共同發佈《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明確提出要增強監管能力, 提高安全水準, 營造食品工業衛生安全環境, 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維權成本, 形成有利於企業、行業和產業良性發展格局。

速食麵在日本是安全性很高的食品

被傳言停產

到底是垃圾食品還是速食之王?是美味好吃還是單調乏味?圍繞著速食麵的爭議, 似乎永遠都有說不完的話題, 而一直擎著中國速食麵大旗的康師傅, 卻在這個冬天感受到了謠言帶來的寒意。

天津濱海新區第十三大街, 一大片白色廠房之內,

排隊進出的貨運卡車上裝滿了一箱箱即將奔赴各地的速食麵, 種種跡象顯示這是一家運轉正常業務繁忙的企業。

廠區之外, 卻有康師傅停產的消息在坊間流傳, 暗流湧動之下, 謠言的味道在這個冬季越來越明顯。

然而還是有人將該事件與大陸聯繫到了一起。

為澄清事實, 1月3日, 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控股披露自願性公告強調, 公司始終聚焦主業, 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未因臺灣康師傅的清算解散而發生任何財務與業務上的不利影響。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區董事長賈先德表示, 臺灣康師傅經營範圍僅限臺灣地區, 2015年後其主營業務是生產設備的租賃和進口, 不涉及食品生產經營, 從公司治理方面考慮, 關停無可厚非。

聚焦大陸, 解散臺灣子公司, 對康師傅而言, 未必不是個痛苦決定, 但更是個明智選擇。 業內人士認為, 解散早已停產企業, 撇下包袱輕裝前進, 此番臺灣康師傅結算, 對康師傅控股公司來說, 屬於利好。

康師傅相關人士介紹,

目前在大陸地區的生產基地均正常生產, 以滿足春節市場的需要。 無論是速食麵、礦泉水、飲料還是糕餅, 都是“歌照唱舞照跳”。

“傳言康師傅停產, 根本就是空穴來風, 去任何一個大超市或是街邊小店看看都可以找到康師傅的產品。 ”

中國方便上市場, 康師傅不是最早進入者, 但今天的地位卻無人可以撼動, 從1992年進入速食麵行業, 康師傅見證了整個市場的興起和發展。 在行業快速發展時期, 800多家競爭對手在該領域爭奪, 經過多年的優勝劣汰, 現在依然可以見到的品牌不到1/10。

經過20餘年的快速發展, 中國速食麵產業已經建立起穩定的市場格局。 憑藉著早期建立的市場優勢、龐大的生產能力、銷售網路, 康師傅速食麵一直穩居大陸市場佔有率第一。

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 康師傅速食麵一直佔據著大陸市場的半壁江山, 到2016年第三季度, 銷量及銷售額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2.5%、50.0%。

食品安全需要“看得見”

康師傅認為, 要讓所有消費者瞭解食品安全知識, 食安科普必須走在謠言前面。

在康師傅的成長史上,“香噴噴好吃看得見”的宣傳語使其拉開了與其他品牌的差距。而讓公眾擁有踏實消費的信心,食品安全同樣需要“看得見”。

多年前,康師傅就已在全國範圍內積極開展面向社會的“透明工廠”參觀活動,並把年產48億包速食麵的天津廠區建成了“科普基地”,實現了食品安全“看得見”,每年有超過8萬人次參觀康師傅速食麵印象館。

據新金融觀察記者瞭解,康師傅旗下全部工廠(新建在建廠除外)都已取得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並對原料、生產、產品進行嚴格把控。

“食品行業是一個良心事業,我們做出來的每一個產品是可以用我們的雙手供奉給父母親的,是給我們的親人食用的,要有這樣的良心觀念,才能夠把食品產業做好。”賈先德說。

在剛剛結束的“2016年度中國食品安全年會食品安全管理十強企業獎”評選中,康師傅第六次獲得該獎項,這也是康師傅踐行“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品質控制理念,投入鉅資嚴控源頭安全,牢牢掌握上游供應鏈,對原料和供應商實施嚴苛管理的體現。

此外,康師傅已陸續投資5億元人民幣設立了聯合創新研發中心,建立3000人的食品安全與品質管控團隊,每年350萬次、多達1500項指標的檢驗檢測,用全產業鏈嚴格監控來追求食安零風險。

對“康師傅”們來說,面對謠言,好消息是,國家層面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加強,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工業和資訊化部發佈《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增強監管能力,提高安全水準,營造食品工業良好發展環境,降低企業維權成本,形成有利於企業、行業、產業良性發展格局。

在康師傅的成長史上,“香噴噴好吃看得見”的宣傳語使其拉開了與其他品牌的差距。而讓公眾擁有踏實消費的信心,食品安全同樣需要“看得見”。

多年前,康師傅就已在全國範圍內積極開展面向社會的“透明工廠”參觀活動,並把年產48億包速食麵的天津廠區建成了“科普基地”,實現了食品安全“看得見”,每年有超過8萬人次參觀康師傅速食麵印象館。

據新金融觀察記者瞭解,康師傅旗下全部工廠(新建在建廠除外)都已取得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並對原料、生產、產品進行嚴格把控。

“食品行業是一個良心事業,我們做出來的每一個產品是可以用我們的雙手供奉給父母親的,是給我們的親人食用的,要有這樣的良心觀念,才能夠把食品產業做好。”賈先德說。

在剛剛結束的“2016年度中國食品安全年會食品安全管理十強企業獎”評選中,康師傅第六次獲得該獎項,這也是康師傅踐行“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品質控制理念,投入鉅資嚴控源頭安全,牢牢掌握上游供應鏈,對原料和供應商實施嚴苛管理的體現。

此外,康師傅已陸續投資5億元人民幣設立了聯合創新研發中心,建立3000人的食品安全與品質管控團隊,每年350萬次、多達1500項指標的檢驗檢測,用全產業鏈嚴格監控來追求食安零風險。

對“康師傅”們來說,面對謠言,好消息是,國家層面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加強,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工業和資訊化部發佈《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增強監管能力,提高安全水準,營造食品工業良好發展環境,降低企業維權成本,形成有利於企業、行業、產業良性發展格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