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高校改革遇到頭條號等新媒體

近年來, 浙大不斷刷新歷史:誕生了第一套懸浮三維成像系統、第一條大型飛機數位化裝配生產線、第一次實現可見光波段的生物隱形、第一次實現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液驅動和控制系統是盾構隧道施工中出現“失穩、失准、失效”三大國際難題的關鍵所在。 在國家“863”和“973”計畫的支援下, 浙江大學攻關團隊與企業的技術人員經過數年的攻關, 發明了密封艙壓力動態平衡控制系統, 首次提出盾構掘進系統載荷順應性設計方法等, 突破了盾構國產化的技術瓶頸。 能源清潔利用創新團隊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開發廢棄物和生物質等低碳能源、降低能源利用過程的污染物排放,

引領該領域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 是國內外公認的領先團隊。 人才帶來科學成就的同時, 也帶動學科建設, 浙江大學一些學科已形成較大國際影響, 被譽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鋒、發展的典範”。

9月15日, 浙江大學在官方頭條號發佈了一份通知, 引發網友熱議。 議論的焦點則是:作品在頭條號發佈, 且閱讀量超過40萬, 可認定為一級學術期刊發文。 這件事, 很多人起初將信將疑。 就在浙大官方頭條號的文章下, 也有表示不相信的。 浙大此舉無疑是創新的, 對自媒體也絕對是利好, 說明新媒體的價值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 今日頭條和雙微一直被業界公認為內容平臺第一梯隊, 現在也得到了學界的認可, 影響力毋庸置疑, 其他平臺無法比肩。

據傳, 截至2017年7月, 今日頭條用戶端日活已達到1.2億, 頭條號帳號總數超過80萬, 每天發佈內容 30 萬篇, 日均累計閱讀突破 30 億。

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浙江大學的做法值得肯定, 它使得大學教師和學生發表的文化成果的評價指標多了一個選擇。 傳統上憑職稱都是看你在核心期刊上發的文章, 發了多少, 可能看的都是這個小圈子裡的人在看。 假如說以網文的形式, 寫出品質比較高的, 又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表現出來,

作者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社會的價值也很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