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向幸福出發

——我市保障改善民生工作紀實

東北網雙鴨山9月18日訊(記者 楊軍)百姓利益無小事, 民生問題大於天。 民生是一個大課題,也是一篇大文章。 改善民生既是廣大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著力重點。

恪守為民情懷, 做好民生保障, 改善生活品質, 促進社會和諧。 近年來,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民生問題, 始終把改善民生放在各項工作首位, 盡最大努力讓老百姓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一項項為民謀福祉的民生工程如花綻放, 讓百姓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就業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

全市累計新增就業12.9萬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4.3%、7.9%, 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大關。 3.6萬人實現脫貧。 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兩基教育”獲國務院嘉獎。 社會保障提標擴面, 保障體系逐步健全。 市縣(區)博物館、文體中心、休閒廣場等一批大型公共服務設施投入使用。 拆除機關事業單位圍欄, 新增及改建城市道路190.4公里。 改造棚戶區7.6萬戶、農村泥草房4萬餘套。

民生, 猶如神經末梢, 豐富細微而又極為敏感, 時刻牽動著經濟發展的中樞。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 我市民生支出一路領跑。 據悉, 近年來全市用於民生支出441.1億元, 年均增長11.6%。

民生年考, 我市又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去年, 市委、市政府繼續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增加民生投入, 全市用於民生領域支出109億元。

投入2.2億元支持義務教育事業;新增省級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6所, 改造薄弱學校63所, 新建和續建學校、公辦幼稚園14所;寶清縣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督導評估驗收;四個區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省級建設達標驗收。

啟動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實行零差價銷售, 降低醫療服務價格, 有效緩解了群眾看病貴問題。 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化解歷史遺留問題, 啟動建設了市精神病防治院、傳染病醫院遺留工程;籌措資金, 新市人民醫院建成使用。 完善社會救助體系, 城鎮新增就業2.1萬人。

舉辦了“中國·雙鴨山黑土濕地”攝影大賽和深圳赴雙采風文化交流等活動, 開展大型群眾性文化演出活動90餘場;啟動了全民上冰雪活動, 舉辦了國際冬泳大賽, 冰上體育運動中心和青山滑雪場投入使用。

住有所居、安居樂業, 亦是民生所盼。 我市加快城鄉建設步伐, 著力改善人居環境。 以“一創兩建”為載體, 著力在設施配套、環境整治、老區改造、生態建設等方面補短板, 城鄉環境品質和公共服務水準持續提升。 采沉區棚改工程完成21325套建設任務, 貨幣化安置10301套;煤礦棚改工程竣工住宅5041套;改造農村泥草房6345戶。

通過搶抓機遇, 竭力爭取, 我市被列為牡佳客專主線路主要節點站, 七星峰隧道控制性工程全面開工, 標誌著我市將邁進高鐵時代。

加快重大交通設施建設, 依饒公路雙鴨山至集賢段、饒蓋公路方盛至夾信子段等國省道改造項目竣工通車。

西環路竣工通車;完成市政幹道改建和市政設施維修項目50個, 改造主城區背街巷道1280條;改造主城區老舊社區24個、老舊供熱管網34.6公里, 實施供熱分戶改造109棟, 受益群眾2萬餘戶;寒蔥溝水庫至淨水廠12公里管道複綫竣工, 實現了主城區24小時供水, 徹底結束了飲用礦井疏幹水和分時分片供水的歷史。

突出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治理, 全市空氣品質達標325天, 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成率100%;淘汰關閉污染企業141家、規範整頓企業356家;汙水處理二期投入使用。 我市被評為全省首個國家森林城市。

新常態下, 市委、市政府想方設法讓城鄉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一幅幅萬事民為先的圖景映照著雙鴨山大地, 一股濃濃的民生情懷溫暖著百姓心懷……

今年, 我市在保障改善民生上進一步尋求新突破。 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加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 提升社會保障水準, 推動教育公平優質發展。 在城市建設發展上尋求新突破, 以“一創兩建”為牽動, 以高標準規劃為引領, 以完善功能、便民利民、提升品位為方向, 推進實施“六大工程”, 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造良好基礎。

城區道橋建設工程。 打通主城區“瓶頸路”和“斷頭路”, 消除所有道路“瘡疤”, 主城區和各縣區在提高品質的前提下, 全面完成背街巷道綜合整治。 老舊社區修繕改造工程。 爭取把主城區剩餘的73個社區579棟住宅樓全部改造完畢, 讓近10萬名市民的生活品質得到重大改善。同時,改造主城區老舊供熱管網50公里以上。城市供排水工程。完成主城區58座供水二次加壓泵站改造,完成7.75公里老舊社區供水支線管網改造和4.14公里供水管網優化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把雲峰山公園和益壽山公園連成一個整體,為市民打造設施完備、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休閒鍛煉場所。同時,加快北秀公園維修改造,實施重點街道、廣場、節點的綠化美化亮化。公共服務工程。建設完成5所中小學校。爭取完成市精神病防治院、市傳染病醫院,加快建設市老年人精神病福利院、新市圖書館等。環境保護工程,對域內所有河流推行“河長制”,啟動保護母親河——安邦河行動。完成雙鴨山主峰山體修復一期工程。建設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北城區垃圾轉運站及配套設施。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公廁改造速度。

發展經濟是手段,保障民生是目的,一切都為改善民生。如今,在我市,民生實事一抓到底,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群眾後顧之憂越來越少了,幸福指數越來越高了。

讓近10萬名市民的生活品質得到重大改善。同時,改造主城區老舊供熱管網50公里以上。城市供排水工程。完成主城區58座供水二次加壓泵站改造,完成7.75公里老舊社區供水支線管網改造和4.14公里供水管網優化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把雲峰山公園和益壽山公園連成一個整體,為市民打造設施完備、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休閒鍛煉場所。同時,加快北秀公園維修改造,實施重點街道、廣場、節點的綠化美化亮化。公共服務工程。建設完成5所中小學校。爭取完成市精神病防治院、市傳染病醫院,加快建設市老年人精神病福利院、新市圖書館等。環境保護工程,對域內所有河流推行“河長制”,啟動保護母親河——安邦河行動。完成雙鴨山主峰山體修復一期工程。建設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北城區垃圾轉運站及配套設施。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公廁改造速度。

發展經濟是手段,保障民生是目的,一切都為改善民生。如今,在我市,民生實事一抓到底,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群眾後顧之憂越來越少了,幸福指數越來越高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