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密安全司考背後的“上海科技”

法制日報記者 余東明 實習生 黃浩棟

今天是國家司法考試最後一年的最後一天,經過昨天一天“戰鬥”,考生陳鋒反而感覺到一種輕鬆,這種輕鬆是往年考試所不曾有的。 “從報名到參考,滿滿的高科技。 ”陳鋒拿出手機給《法制日報》記者展示了“上海司法考試”微信公號,所有考試須知、資訊諮詢和成績查詢一樣不落,“進考場用的是人臉智慧識別技術,對著鏡頭微微一笑,身份識別即可完成,真是高大上!”

9月16日,記者來到了位於上海市司法行政大樓三樓的上海考區指揮中心和其中的幾個考點,感受這場特殊考試中的“上海科技”。

淩晨時分,天未亮,上海市司法局司法員警陳警官和工作人員就駕車來到華東政法大學取試卷,隨後又送到了位於上海第二輕工業學校的考點。

而在指揮中心的巨幅大屏上,陳警官的車就是電子地圖上相對應的一個紅點。

從早晨5點30分開始,擔任本次司考指揮長的上海市司法局司法考試處處長何祝輝就全神貫注地盯著這些紅點點,早晨6點30分,38個紅點沿著規定路線移動到了38個考點,一切有條不紊。

“本次司法考試試卷的運送採用的是‘一校一警車兩督考’的固定組合。 ”上海市司法局信息技術處處長馮鉉介紹說,為確保試卷運輸和保存萬無一失,今年採用了GPS定位加“鷹眼”即時監控的辦法,我們既能知道車輛的實際行駛位置,又能看到即時傳送過來的車輛內部畫面。

 

陳警官駕車到了考點,工作人員遂將試卷送入“保密室”,這裡同樣裝有鷹眼監控,畫面被24小時不間斷地傳輸到了指揮中心。

“這樣就確保了試卷時刻在我們眼皮底下。 ”馮鉉說。

上午8點30分,陳鋒沿考生通道進入考場。 邊上的老師提醒他面對鏡頭,只聽“嘀”的一聲,人臉智慧識別完成,陳鋒順利進入考場。

然而考生小劉卻沒這麼順利,刷臉後,系統提示“驗證失敗”,工作人員隨即點開自己手機上的“上海司法考試考務系統”APP,輸入考生身份資訊後,APP讀出了考生預留的比對資料。 經人工查驗後,糾正了這一“刷臉烏龍”。

此後人臉識別資料和考卷清點數據傳回指揮中心,實現即時監控。

後經統計,各考場人臉智慧識別率平均達98%。

“由於考生拍照時化妝或P圖的原因,機器就可能出現識別誤差。 為此我們又專門開發了考務APP來作為技術補充。 ”馮鉉說,APP的功能包括“准考證查詢”“人像資訊查詢”“上報查詢”等。

在考場周邊的牆上,記者看到了“上海司法考試”二維碼,用手機掃了一下,就訂閱了這個公眾號。 記者注意到,該公號裡有司法考試的各類注意事項,包括報名程式、司考政策調整等內容,供考生參考。

“通過這個公號,我們可以及時向考生推送各類注意事項,包括登錄報名網址、網上報名的具體步驟、本人身份資訊的填寫、准考證列印等內容。 公號的後臺是上海考區服務平臺,歷年的司法考試資訊均在裡面,資料庫非常完備。

”何祝輝告訴記者,今年上海又增加了成績查詢功能,考生只要輸入自己的身份資訊,就能查詢本次和以往任何一年的成績。

據統計,今年上海考區報名30066人,昨日第一場實際參考人數21430人,均創歷史最高。 上海考區共設立考點38個,考場1003個。 並為此組織、培訓了2833名工作人員參加監考、督考和巡查。

“在司法考試中廣泛應用高新技術,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嚴格考務和加強考場紀律的要求,也是更好服務考生的具體舉措。 ”在考點現場,前來巡查考務的上海市司法局局長陸衛東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