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秀山川河蓋景區下隱藏的絕美苗寨

川河蓋景區下隱藏的絕美苗寨

三岔溪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完整的地方, 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

苗寨依三岔溪河谷臨河及山而建, 有大小不一的木屋及吊腳樓數十幢, 全寨目前無一磚混建築, 是目前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保存較好完好的苗族聚居村落, 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遷涉與避亂歷史的一個縮影。

三岔溪苗寨苗族人多龍姓, 為廷公後裔。

據1986年重修宗譜記載:“伯高公第76世孫, 龍再舞, 生於康熙45年(農曆丙戌年、西元1706年)3月初4日, 往四川省成都府秀山縣三岔溪住。 ”

再舞公由貴州天柱縣高浪鎮小歸村遷來此地, 披荊嶄棘, 刀耕火種, 開基建業。

卒年及葬地未詳, 配吳氏, 生二子, 正璞、正寶。 本支現已發展到伯高公第86世“明”字派, 現有人口120多人。

竹林後面有一個完整的吊腳樓

三岔溪苗寨位於秀山縣國家級4A景區川河蓋風景區腳下,臨湖南省保靖縣野豬坪鎮太陽壩村,村民一直有上蓋趕場太陽壩的習慣。

是川河蓋景區經湧洞鄉去往石堤古鎮、裡耶古鎮、大溪酉水濕地公園的必經之路。

村落內竹林蒼翠欲滴、古樹林木參天、土牆木屋、蟲鳴鳥叫、溪水潺潺、環境優美;度夏只需蒲扇,過冬圍坐火塘;枕濤聲入眠、被蟲鳴喚醒。

和中國千萬個村莊一樣,三岔溪苗寨也面臨著消失的命運,目前全寨僅有幾戶人家老人在留守,木屋及吊腳樓被閒置開始破敗,庭院長滿雜草,苗寨成為年青人想回去又回不去的家。

寨子上全是木房子,之前實行土地複墾,拆了幾棟。

編後:這個寨子位於秀山縣湧洞鄉新農村,順到納沙河往裡仁方向走(納沙河發源于川河蓋,在宋農叫張壩溪),過了新農村岩納溪(村部)一公里到一個寬闊的河灣處,右轉上坡進溝。

圖文:秀山百姓網

現有人口120多人。

竹林後面有一個完整的吊腳樓

三岔溪苗寨位於秀山縣國家級4A景區川河蓋風景區腳下,臨湖南省保靖縣野豬坪鎮太陽壩村,村民一直有上蓋趕場太陽壩的習慣。

是川河蓋景區經湧洞鄉去往石堤古鎮、裡耶古鎮、大溪酉水濕地公園的必經之路。

村落內竹林蒼翠欲滴、古樹林木參天、土牆木屋、蟲鳴鳥叫、溪水潺潺、環境優美;度夏只需蒲扇,過冬圍坐火塘;枕濤聲入眠、被蟲鳴喚醒。

和中國千萬個村莊一樣,三岔溪苗寨也面臨著消失的命運,目前全寨僅有幾戶人家老人在留守,木屋及吊腳樓被閒置開始破敗,庭院長滿雜草,苗寨成為年青人想回去又回不去的家。

寨子上全是木房子,之前實行土地複墾,拆了幾棟。

編後:這個寨子位於秀山縣湧洞鄉新農村,順到納沙河往裡仁方向走(納沙河發源于川河蓋,在宋農叫張壩溪),過了新農村岩納溪(村部)一公里到一個寬闊的河灣處,右轉上坡進溝。

圖文:秀山百姓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