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喜訊捎給總書記|擁抱新生活的蘆山陳德英家:地震從未壓垮重建的信念

“地震發生後, 我非常牽掛大家。 今天屈指算來一個月了, 我來看望大家。 我們奪取了抗震救災第一階段勝利, 下一步要科學規劃、科學重建, 重建要盡可能快。 我們同舟共濟, 一起把安全、美麗、放心的美好家園重建起來。 ”

——習近平

這是2013年5月21日, 習近平在蘆山縣體育館安置點一帳篷內親撫一小孩。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 全國婦聯宣傳部、中國婦女報聯合推出“喜訊捎給總書記——回訪習近平看望慰問過的家庭”大型主題報導。 中國婦女報多路記者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走邊疆、進大山、入鄉村, 推開一扇扇家門, 全媒體呈現家庭的變化, 傳遞最真實的民生幸福。

今天, 我們推出第十三期, 走進擁抱新生活的蘆山陳德英家:地震從未壓垮重建的信念。

觀看《喜訊捎給總書記》系列視頻之第十三《擁抱新生活的蘆山陳德英家:地震從未壓垮重建的信念》

2013年5月21日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體育館群眾安置點

陳德英家

擁抱新生活的蘆山陳德英家:

地震從未壓垮重建的信念

一場不期而至的暴雨, 沒有擋住陳德英要“回老家切(去)看看”。

從蘆山縣城到龍門鄉興隆村, 不到20公里, 有些暈車的陳德英看著車窗外念叨:“有好些天沒回去嘍, 等娃娃開學, 回切(去)的時間更少了。 ”

村裡, 那幢“4·20”蘆山地震發生後, 1年多就完工的俄式鋼木結構兩層小樓, 在陳德英口中, 是“我們的新家, 也是能聚攏全家人的地方。 ”

4年多前的那場地動山搖, 讓陳德英家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磚瓦房受損嚴重。 很快, 她們和住在縣城的姐姐陳德瓊家一起, 一大家子八口人, 都搬到縣體育中心的帳篷安置點。

“不過, 要不是地震,

我們也不會見到總書記, 我家的娃娃也沒得機會被總書記親到。 ”對一大家人而言, 震後一個月, 習近平總書記就來到她們身邊, 讓大家樹立起重建的希望。

“我記得, 我記得!”聽著奶奶的介紹, 剛滿6歲的孫子駱俊成搶過話頭, 指著自己的左臉頰說:“習爺爺當時就親的我這裡。 ”

陳德英抱著孫子駱俊成訴說自家的重建故事。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許真學/攝

在蘆山, 駱俊成已是當仁不讓的“小童星”。 開學就要成為一年級“小豆包”的他, 已經能清晰地描述, 那幕在蘆山抗震救災中讓無數人動容的溫情定格——

“習爺爺過來時, 我就叫了聲‘爺爺’, 奶奶還讓我‘親親習爺爺’。 ”

“在我們這裡, 只有尊敬、喜歡的人, 才會讓小娃娃去親。 總書記來了, 我們很自然地喊成成去親他嘛。 ”聽著孫子帶著點驕傲在介紹, 陳德英笑著說, 當時, 她們家帳篷對面住著幾名消防戰士, 也常常被當時還不滿2歲的小成成“親得一臉口水”。

“當時也沒想到, 總書記會主動抱起他的臉, 親了一下, 大家一下子就都笑咯。

”眯著眼, 陳德英回憶起那天:“總書記很親切, 他那次來看我們, 就像一位親人回家來看看一樣。 ”

“當時, 總書記問我們吃飯喝水怎麼辦, 洗澡怎麼解決, 還問怎麼領補助、用電、衛生設施。 ”陳德英扳著手指, 邊數邊說總書記在帳篷裡和一大家子說的暖心話, “總書記當時就說, 以後的居住條件會越來越好。 你看, 不都兌現了!”

駱俊成9月即將就讀小學一年級, 陳德英正在幫著準備入學手續。 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震後, 她就帶著孫子住在縣城。 為了儘快還完建新房的貼息貸款, 新房建成後, 剛在新家過完年, 駱俊成的母親駱世平就再次前往青海打工, 一個月收入能有2000到3000元。 “現在, 我們一家四口人, 老伴和女兒在青海, 我就帶著孫子在蘆山, 隔得遠。只有過年可以聚一次。”陳德英說。

“我家女兒就是性子急,著急幫家裡還完貸款,雖然想在家陪娃娃,還是去外地打工了。”陳德英很心疼遠在西寧的女兒,“而且,我一個人帶著娃娃,確實有點力不從心。我覺得,娃娃還是應該多跟媽媽在一起。”

“你和女兒聯繫一下,她要願意回來,我來幫她找工作嘛!”蘆山縣婦聯主席崔夏拉著陳德英的手說:“總讓娃娃當留守兒童也不是長久之計呀。”

崔夏的信心,更來自於蘆山在災後蹚出的一條“ 重建新速度”——

震後1年,地震災區4482戶建房困難戶全部搬進新居;震後20個月,9.3萬戶農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後32個月,3.5萬戶城鎮重建住房進入分配階段……

我國重大自然災害恢復重建,開始由中央直接安排部署轉向地方負責制,“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重建新路,正是始於“4·20”之後。

統籌指導理念下,中央賦予四川制定重建專項規劃、審批重建具體專案的權力,並將確定的460億元中央財政重建補助交由地方包乾使用。有關專家認為,中央補助資金達到災損的70%,交由四川省包乾使用,這無疑給予了地方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的空間和條件,極大提高了重建效率和資金政策效率。

龍門鄉是“4·20”蘆山地震震中,如今已完成重建,成為當地新的旅遊景點。

地方的主體作用也很快凸顯——

震後1個月,四川成立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委員會,下設重建辦和規劃實施、城鄉規劃重建、產業重建、扶貧濟困、生態環境、社會管理服務、監督檢查7個工作組。

震後3個月,四川制定出臺11個專項規劃,涉及城鄉住房建設、城鎮體系建設、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產業重建、文化旅遊、生態環境修復、防災減災、土地利用、地質災害防治等多方面。

……

重建過程中,當地婦聯組織一直主動參與其中。4年來,蘆山縣婦聯將巾幗脫貧行動和促進婦女就業創業結合起來,已經開展了農家旅遊接待等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創業培訓、“搭建供需平臺,促進轉移就業”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等系列專案。

“告訴你家女兒,婦聯就是她‘娘家’,有什麼困難就該想起來找我們嘛。”崔夏這番“拍著胸脯”的話,讓陳德英高興起來,“能回來工作,陪在娃娃身邊,當然好嘛。”

一直記得自己“被習爺爺親過”的駱俊成,也有自己的“悄悄話”想告訴總書記:“什麼時候,媽媽能像其他小朋友的媽媽一樣,接我放學、晚上給我講故事呢?”

已走出地動山搖、完成重建的陳德英一家人,有理由對未來更期待,站在新家裡,陳德英堅定地說,無論如何,“新房子已經給全家人帶來新希望。”

這是中國婦女報2017年9月18日《喜訊捎給總書記》特別報導版面。

總策劃:張小媛、孫錢斌

策劃:金勇、席淑君、綦淑娟

統籌:席淑君、王長路、謝威、代剛、周志飛

採訪組:王長路、許真學、任然

編輯組:吳瑛、袁夢佳、劉昱卓、吳蘇錦、肖婷、李淩霄、楊一帆、明小玉

隔得遠。只有過年可以聚一次。”陳德英說。

“我家女兒就是性子急,著急幫家裡還完貸款,雖然想在家陪娃娃,還是去外地打工了。”陳德英很心疼遠在西寧的女兒,“而且,我一個人帶著娃娃,確實有點力不從心。我覺得,娃娃還是應該多跟媽媽在一起。”

“你和女兒聯繫一下,她要願意回來,我來幫她找工作嘛!”蘆山縣婦聯主席崔夏拉著陳德英的手說:“總讓娃娃當留守兒童也不是長久之計呀。”

崔夏的信心,更來自於蘆山在災後蹚出的一條“ 重建新速度”——

震後1年,地震災區4482戶建房困難戶全部搬進新居;震後20個月,9.3萬戶農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後32個月,3.5萬戶城鎮重建住房進入分配階段……

我國重大自然災害恢復重建,開始由中央直接安排部署轉向地方負責制,“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重建新路,正是始於“4·20”之後。

統籌指導理念下,中央賦予四川制定重建專項規劃、審批重建具體專案的權力,並將確定的460億元中央財政重建補助交由地方包乾使用。有關專家認為,中央補助資金達到災損的70%,交由四川省包乾使用,這無疑給予了地方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的空間和條件,極大提高了重建效率和資金政策效率。

龍門鄉是“4·20”蘆山地震震中,如今已完成重建,成為當地新的旅遊景點。

地方的主體作用也很快凸顯——

震後1個月,四川成立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委員會,下設重建辦和規劃實施、城鄉規劃重建、產業重建、扶貧濟困、生態環境、社會管理服務、監督檢查7個工作組。

震後3個月,四川制定出臺11個專項規劃,涉及城鄉住房建設、城鎮體系建設、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產業重建、文化旅遊、生態環境修復、防災減災、土地利用、地質災害防治等多方面。

……

重建過程中,當地婦聯組織一直主動參與其中。4年來,蘆山縣婦聯將巾幗脫貧行動和促進婦女就業創業結合起來,已經開展了農家旅遊接待等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創業培訓、“搭建供需平臺,促進轉移就業”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等系列專案。

“告訴你家女兒,婦聯就是她‘娘家’,有什麼困難就該想起來找我們嘛。”崔夏這番“拍著胸脯”的話,讓陳德英高興起來,“能回來工作,陪在娃娃身邊,當然好嘛。”

一直記得自己“被習爺爺親過”的駱俊成,也有自己的“悄悄話”想告訴總書記:“什麼時候,媽媽能像其他小朋友的媽媽一樣,接我放學、晚上給我講故事呢?”

已走出地動山搖、完成重建的陳德英一家人,有理由對未來更期待,站在新家裡,陳德英堅定地說,無論如何,“新房子已經給全家人帶來新希望。”

這是中國婦女報2017年9月18日《喜訊捎給總書記》特別報導版面。

總策劃:張小媛、孫錢斌

策劃:金勇、席淑君、綦淑娟

統籌:席淑君、王長路、謝威、代剛、周志飛

採訪組:王長路、許真學、任然

編輯組:吳瑛、袁夢佳、劉昱卓、吳蘇錦、肖婷、李淩霄、楊一帆、明小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