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唐縣匯鑫街道辦事處,部分村莊建村史、姓氏、村名由來簡介

聊城老鄉點右上角關注我們, 聊城人自己的頭條圈子!

匯鑫位於山東省高唐縣城西區, 是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駐地, 轄區總面積58平方公里, 轄42個行政村, 總人口4.3萬, 耕地4.2萬畝, 已發展成為高唐縣的經濟中心和商務中心, 先後獲“聊城市生態示範鄉(鎮)”、“聊城市招商引資明星鄉鎮”、“聊城市招商引資、民營經濟工作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辦事處”、“高唐縣主要黨務和經濟工作綜合評比一等獎”等榮譽稱號。

編者注: 以下按2002 年11 月劃定的街道辦、鄉鎮所屬自然村排列, 各村村碑內容根據民政局地名辦辦公室提供的1987 年地名卡片資料整理

匯鑫街道辦事處

張 唐

本村張氏、唐氐二姓先祖于明朝由山西省洪洞縣遷來, 立村張唐莊。 現唐姓已絕, 莊南尚有唐家墳為證。

南王莊

本村原名“獨立王莊“, 傳說約在明初全村患紅經鬧毒蟲, 凡是熄燈夜眠的人全部死去,

唯一王氏夫婦婦因忙於做豆腐, 一夜燈火通明而倖免, 故取名 “獨立王莊”清朝康熙年間, 南氏先祖由邱家廟遷來定居, 故改稱為南王莊。

岳李莊

本村姚、李氏於明末由山西省洪洞縣遷來, 立村姚李莊, 現姚姓雖絕, 但莊東有姚家墳為據.。 後沿變為岳李莊。

穀官屯

本村穀氏官人奉皇命督遷民來此墾荒定居, 故名穀官屯。 穀姓已絕。 現張姓始祖于明末由山兩省洪洞縣遷來定居, 仍沿用原名 “谷官屯”。

西 鋪

本村處貫通南北的大官道上, 距高唐縣城十裡, 古設有驛站, 故名十裡鋪。 因村分東西兩端, 故西段被簡稱"西鋪”。 居民趙氏始祖趙龍、趙虎于明萬曆年間由山西省洪洞縣遷來。 定居後沿用原名。

東 鋪

本村處貫通南北的大官道上,

距高唐縣城十裡, 古設有驛站, 故名十裡鋪。 因村分東西兩端, 故將東段簡稱為“東鋪“。 本村居民趙, 劉氏先祖於清康熙年間由西鋪遷到官道東邊來居住, 即今之東鋪。

齊 莊

明初齊氏先祖齊忠由山西洪洞縣遷來, 立村“齊莊”。

三殿廟

本村東原有古廟(十鄉合修), 內有三個大殿( 天齊殿, 太安殿、玉皇殿), 故村名為 “三殿廟“。 居民趙氏于明末從姜店鄉趙莊遷來, 仍沿用原名。

邵 莊

本村系邵姓所建, 故名邵莊, 但邵姓已絕, 來歷無考。

太和莊

明末, 靳氏先祖靳信由泰安縣遷居今梁村鎮小范莊, 二世遷居於此, 後相繼又遷來王、李、於姓, 因四姓和眭相處, 故取名”太和莊“。

顏辛莊

本村顏、辛二姓之始租于明初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 立村 ”顏辛莊“。

太平莊

本村系百戶人家十四姓的雜姓莊, 握傳, 明初有十多姓由多處遷居於此, 此處原為廢村舊址, 遷民們挖一口井時, 發現一大銅錢, 上有“太平”二字, 故定名 ”太平莊”

楊 莊

楊氏先祖會廣于明初由青州府臨淄縣遷居楊老莊, 七世楊德玲分支居此, 立村“楊莊”, 清朝王氐、趙氏、崔氏.、潘氏遷來, 建國後史姓、滕氏居此。 清末至解放前夕, 人們為抗雜稅曾分為楊莊, 楊樓, 信和三村, 但分村不分心, 解放後自然合為一村, 仍稱楊莊, 1982 年元月更名西北楊, 1988 年3 月復原名。

于 莊

本村於氏之先祖于明初從山西洪洞縣遷來, 立村 “于莊”。

房 廟

本村房氏先祖房勝於明初從山西洪洞縣遷此, 原村名無考。 後房勝宣導捐款修了一座廟, 年節香火會頗頗盛, 故人們慣稱此村為 “房廟”,

孫 屯

本村孫氏先祖于明初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 立村孫屯。

韓 屯

韓姓先祖于明初由山西洪洞縣遷來, 立村韓屯。 王姓先祖貫一于清初山西洪洞縣遷來, 韓姓絕後, 仍沿用原村名, 居民有王、宋、胡、趙.、張、田、劉等姓

趙 莊

趙氏先祖趙望東、趙望西於明末由登州府諸城縣遷來, 立村趙莊, 之後相繼遷來的有魏.、董、許.、楊、劉、康、陳、李、張、王、杜、朱等姓。

袁 莊

本村袁氏先祖于明朝正德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遷來, 立村“袁莊”,

陳 莊

本村陳氏先祖陳友立于明朝從河南省陳州遷居茌平縣陳寨子, 七世陳邦基又分支遷居高唐城西十裡鋪, 後因陳氏興旺發家, 靠近十裡鋪另立一村 ‘陳莊”。

十裡鋪(西十裡鋪)

本村為古驛站所在地, 踞高唐縣城十裡,故名十裡鋪,居民劉氏先祖劉彥成于明朝景泰年間從山東省青州府益都縣四槐樹劉家胡同遷來定居,仍沿用原名 “十裡鋪”,1982 年元月更名為 “西十裡鋪”,1988年3月恢復原名。

安莊

本村安氏先祖于明初由山西省洪洞縣遷來,立村安莊。1982年元月更名西安莊,1988年3月複故。居民有安、宋、牟、張、穆、楊、何七姓。

南 邱

本村為邱分立村,邱姓已絕,建村歷史無考。1971 年為區別于北邱,加方位詞為“南邱”。

田 樓

本村田氏先祖于明初從青州府益都縣遷來,立村“田莊”,至正德年間,田氏三世祖田金又由田莊分支遷到王家樓(今田樓),因王姓絕後,又改為 “田樓”。

許 樓

本村許氏先祖于明朝正德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立村,因修有擴宅土樓,故名“許樓”。

倪官屯

本村系倪氏官人奉旨督遷民墾荒,屯居於此,故名 “倪官屯”,現倪姓已絕,居民以張、袁二姓為主。

辛 莊

本村系辛氏立村,但辛氏已絕,建村歷史無考。1982平元月更名為 “辛家在“,1988年3 月恢復原名。

李 樓

本村李氏先祖系本縣蔣官屯人。明末,先祖在此買了很多土地,並建了一座樓房,分遷一支於此,取名“李樓”。

西 孫

本村孫氏先祖于明初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來時兄弟二人分居兩處,相距半裡,因西支發展慢,村小,故稱 “小孫莊”,1971年改為 “西孫”。

東 孫

本村孫氏先祖于明初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來時兄弟二人分居兩處,相距半裡,因東支發展較快,村大,故稱 “大孫莊”1971年改為 “東孫”。

竇官屯

竇氏先祖於明洪武年間奉旨督遷民由山西省洪洞縣來此墾荒,定居於此,取名竇官屯。

王簽莊

本村王氏先祖王志興於明永樂年間,從青州府益都縣四槐樹遷來,立村“大王莊”,到清朝中期本村王榮先被封任北京宛平縣簽事. 從此改為“王簽事莊”,後沿變為 “王簽莊”。

鄒 閣

鄒氏于明朝中期由青州府遷來,立村鄒莊。明末,鄒氏修岱廟百餘間,兼修一閣,從此改稱鄒閣。

小張莊

本村張氏先祖于明朝洪武年間由山西省洪洞縣遷來,立村張莊,因世代單傳,人丁不旺,村小人少,故慣稱小張莊。

王 楊

據考證,清朝時期,工氏先祖由本縣石門遷來定居,立村王莊,楊氏先祖由本縣三裡岔遷來定居,立村楊莊。解放後合併為一個村,取名王楊莊,簡稱王楊。

馬 莊

本村馬氏先祖于明初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立村“馬莊”,1955 年與田莊合為一個高級社,曾稱”田馬莊”,現仍名 “馬莊”。

小田莊

本村田氏先祖于明初從青州府益都縣矮槐樹遷來,立村“田莊”,1955年與馬莊合為一個高級社,曾稱 “田馬莊”,現名 “小田莊”。

西杜莊

本村杜氏先祖杜平於明末由本縣三十裡鋪遷來,立村杜莊。 1982 年元月隨大隊更名為’西杜莊”,1988年3 月恢復原名。

三裡岔

本村田氏先祖于明朝正德年間從本社田莊分支於此,因位於高唐縣城西三裡地又置三岔路口,故得名“三裡岔”。

本文內容由高唐村村通據高唐地方書籍、互聯網、民間綜合整理!由於信息量過大,難免有疏漏和不正之處,還望老鄉們多多傳閱、指正補充!謝謝!

聊城村村通,掘民俗風情,記錄城鎮。老鄉們對我們的關注是最大的鼓勵!謝謝!有獎徵稿:聊城本地民俗、傳說故事均可,如果您有素材歡迎投稿! 踞高唐縣城十裡,故名十裡鋪,居民劉氏先祖劉彥成于明朝景泰年間從山東省青州府益都縣四槐樹劉家胡同遷來定居,仍沿用原名 “十裡鋪”,1982 年元月更名為 “西十裡鋪”,1988年3月恢復原名。

安莊

本村安氏先祖于明初由山西省洪洞縣遷來,立村安莊。1982年元月更名西安莊,1988年3月複故。居民有安、宋、牟、張、穆、楊、何七姓。

南 邱

本村為邱分立村,邱姓已絕,建村歷史無考。1971 年為區別于北邱,加方位詞為“南邱”。

田 樓

本村田氏先祖于明初從青州府益都縣遷來,立村“田莊”,至正德年間,田氏三世祖田金又由田莊分支遷到王家樓(今田樓),因王姓絕後,又改為 “田樓”。

許 樓

本村許氏先祖于明朝正德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立村,因修有擴宅土樓,故名“許樓”。

倪官屯

本村系倪氏官人奉旨督遷民墾荒,屯居於此,故名 “倪官屯”,現倪姓已絕,居民以張、袁二姓為主。

辛 莊

本村系辛氏立村,但辛氏已絕,建村歷史無考。1982平元月更名為 “辛家在“,1988年3 月恢復原名。

李 樓

本村李氏先祖系本縣蔣官屯人。明末,先祖在此買了很多土地,並建了一座樓房,分遷一支於此,取名“李樓”。

西 孫

本村孫氏先祖于明初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來時兄弟二人分居兩處,相距半裡,因西支發展慢,村小,故稱 “小孫莊”,1971年改為 “西孫”。

東 孫

本村孫氏先祖于明初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來時兄弟二人分居兩處,相距半裡,因東支發展較快,村大,故稱 “大孫莊”1971年改為 “東孫”。

竇官屯

竇氏先祖於明洪武年間奉旨督遷民由山西省洪洞縣來此墾荒,定居於此,取名竇官屯。

王簽莊

本村王氏先祖王志興於明永樂年間,從青州府益都縣四槐樹遷來,立村“大王莊”,到清朝中期本村王榮先被封任北京宛平縣簽事. 從此改為“王簽事莊”,後沿變為 “王簽莊”。

鄒 閣

鄒氏于明朝中期由青州府遷來,立村鄒莊。明末,鄒氏修岱廟百餘間,兼修一閣,從此改稱鄒閣。

小張莊

本村張氏先祖于明朝洪武年間由山西省洪洞縣遷來,立村張莊,因世代單傳,人丁不旺,村小人少,故慣稱小張莊。

王 楊

據考證,清朝時期,工氏先祖由本縣石門遷來定居,立村王莊,楊氏先祖由本縣三裡岔遷來定居,立村楊莊。解放後合併為一個村,取名王楊莊,簡稱王楊。

馬 莊

本村馬氏先祖于明初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立村“馬莊”,1955 年與田莊合為一個高級社,曾稱”田馬莊”,現仍名 “馬莊”。

小田莊

本村田氏先祖于明初從青州府益都縣矮槐樹遷來,立村“田莊”,1955年與馬莊合為一個高級社,曾稱 “田馬莊”,現名 “小田莊”。

西杜莊

本村杜氏先祖杜平於明末由本縣三十裡鋪遷來,立村杜莊。 1982 年元月隨大隊更名為’西杜莊”,1988年3 月恢復原名。

三裡岔

本村田氏先祖于明朝正德年間從本社田莊分支於此,因位於高唐縣城西三裡地又置三岔路口,故得名“三裡岔”。

本文內容由高唐村村通據高唐地方書籍、互聯網、民間綜合整理!由於信息量過大,難免有疏漏和不正之處,還望老鄉們多多傳閱、指正補充!謝謝!

聊城村村通,掘民俗風情,記錄城鎮。老鄉們對我們的關注是最大的鼓勵!謝謝!有獎徵稿:聊城本地民俗、傳說故事均可,如果您有素材歡迎投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