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河谷福地——中華福壽山

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霍城縣大西溝作為西天山千山萬壑中最為知名的一條, 便是借了中華福壽山的仙氣與福氣。

沿著大西溝, 走進霍城縣中華福壽山景區, 這裡生長著各類野果60餘種, 共有野果樹近40萬株。 果樹以野蘋果、野酸梅、杏、山楂為主, 而野酸梅林是亞洲獨有的、唯一的分佈在新疆霍城縣大西溝境內逆溫帶山區的罕見物種, 霍城縣也因此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野生櫻桃李之鄉”。 另外, 景區內的大西溝廟又稱福壽山廟, 是清代新疆最大的道教活動場所。

乘坐景區區間車, 旁邊的大西溝河蜿蜒曲折, 夾岸重巒疊峰。 景區講解員告訴記者, 景區遊覽環線像一個長方形, 將中華福壽山最美的景點全部包括在其中, 而這四個方向正好對應著中國神話中四方神靈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 而在中國民俗文化中,

四神有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中華福壽山的前山, 也被稱為“青龍道”。 與青龍道相對應的, 便是中華福壽山的後山, 又稱作白虎坡, 它們與朱雀路、玄武徑共同構成了中華福壽山景區的大環線。 站在玄武徑的最高點, 便可見眾峰拱翠, 青龍道旁大西溝河宛若游龍奔流而去;白虎坡隨山勢而走, 景色百米之內無雷同, 每個停靠的站口都有一處絕佳的觀景平臺, 讓遊人盡情領略到大自然的奇特雄拔。

在去往中華福壽山廟的路上, 要途經華南站和文始站。

區間車到達目的地後, 記者隨講解員沿著景區木棧道一路向山頂前行, 望盡亭是木棧道的第一個休息亭, 遊人登山到此, 便可以領略到福壽山的壯美;第二個休息亭之所以叫不悔亭,

是因為只要能經受住爬山的考驗, 到達此地後就能看見更美的景色, 不會後悔, 所以稱之“不悔亭”;到達第三個休息亭闌珊亭時, 會有一種“會當淩絕頂, 一覽眾山小”的體驗, 沐浴在陽光與山風中, 眼前福壽山的秋色會讓人暫時忘記此前的疲憊。

講解員告訴記者, 在登山過程中, 有不少亮點值得遊客停留。 在不悔亭處的山谷叫花千穀, 這個山谷每年從四月下旬至五月下旬, 會被一場場相繼出現的花海所覆蓋, 首先開放的是如霞的野杏花, 接下來是肥嘟嘟的野蘋果花、清麗的野山楂花。 這裡山谷兩邊懸崖峭壁、林木蒼翠, 奇花異草、山泉清澈, 花香漫穀, 令人神往。 另外, 福壽山的玉瓊台與齊雲台是觀雪、觀雲的最佳地,

每年冬雪初落, 從玉瓊台與齊雲台四下望去, 山巒間雲海滔滔, 雪山在陽光的照射下如夢如幻, 人行走其間, 騰雲駕霧, 宛如仙境一般。

經過花千穀的“洗禮”後, 駐足在迎佛台眺望近山。 對面的山崖像極了一尊寶相莊嚴的佛頭。 再往下一看, 崖壁上開鑿出一個大約深15米、寬20米、高15米的巨型石窟。 據介紹, 這個洞窟曾是新疆最早的道教活動場所之一。

穿過迎佛台, 可在玄武徑與白虎坡的相交之處——雲水台與松風台, 欣賞中華福壽山前山和後山的美景。 如果說青龍道是負陰之地, 綠木蔥蘢、泉水潺潺, 一派江南秀色;那麼白虎坡則是抱陽而生, 地勢開闊, 林木漸少, 起伏的草原溫柔地鋪展在低緩的山坡上。 看雲卷雲舒, 聽清風徐來,

這是西天山深處最美好的饋贈。

在中華福壽山景區大環線最後一個停靠點三官站, 講解員告訴記者, 三官站即是大環線的終點又是大環線的起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