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來海底撈、呷哺呷哺吃的牛肉來自這家新三板公司

終於知道, 在海底撈、呷哺呷哺吃到的牛肉來自於西門塔爾牛和夏洛萊牛, 而牛肉的供應商正是新三板掛牌公司伊賽牛肉(832910)。

據其2016年年報, 呷哺呷哺和海底撈分別是伊賽牛肉2016年度第一、第四大客戶, 成交金額分別為8238.77萬元、2458.89萬元, 分別占年度銷售總額的6.83%、2.04%。

挖貝網瞭解到, 呷哺呷哺向伊賽牛肉採購的均為肥牛三號, 根據當前價格每斤40元計算, 呷哺呷哺2016年向伊賽牛肉購買了206萬斤;海底撈則不同, 據公轉書顯示, 海底撈不僅從伊賽牛肉處購買牛前肉、1號肥牛, 還購買了黃瓜條。

甚至山西境內出名的平遙牛肉也從伊賽牛肉處購買生牛肉、三扒一霖等。 2013年-2014年兩年時間, 就購買了不低於1209萬元的牛肉。

獲得市場青睞的伊賽牛肉目前已實現從肉牛養殖、屠宰到加工一條龍, 並且在環節上也已擁有不少優勢。

據悉, 公司採購的肉牛品種為西門塔爾牛和夏洛萊牛,

牛肉等級高於普通牛肉, 口感和肉質上也有明顯的優勢。 並且對部分育肥牛不符合公司清真、品質標準要求的, 直接銷售給其他屠宰及加工企業。

在冰鮮和熟食的加工方面, 伊賽牛肉均依據歐盟牛肉加工衛生標準體系, 同時擁有儲存冷庫9座, 庫容量達3450噸, 切實保證牛肉的品質。

甚至連飼料也是自行生產供應的, 而且採用法國進口的組裝的控制系統和設備來保證飼料的品質, 同時擁有獨立的飼料化驗室、研發中心。

不僅如此, 伊賽牛肉董事長買銀胖還帶領技術團隊取得了種牛胴體的 排酸工藝的發明專利, 公司生產的牛肉均選用經過嚴格排酸工藝的牛肉, 始終保持牛肉鮮純、綠色、衛生且有營養。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資料顯示,

伊賽牛肉於2015年7月29日正式在新三板正式上市, 雖然登錄新三板僅短短一年多時間, 業績確實處於持續增長狀態。 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6.3億元、9.47億元、12.07億元;淨利潤為4272.79萬元、7002.82萬元、7864.67萬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