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培養未來創新人才,微軟為教育創新開拓新思路

文/鄭凱

兩年以前, 華盛頓大學與清華大學在微軟總部聯合舉辦了, 全球創新學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 簡稱GIX)的啟動儀式, 微軟方面為之提供4000萬美元啟動資金。

圖注:全球創新學院(GIX)於美國西雅圖舉行2周年慶典並宣佈新大樓的啟用

兩年之後, 位於西雅圖東部貝爾維尤的溫泉區的GIX新大樓正式啟用。 該樓以微軟前任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的名字命名, 使用面積約10萬平方英尺, 地面三層、地下二層, 配備最先進的教學和科研設施, 包括設計工作室、創業孵化中心、電子原型實驗室、演示空間以及西雅圖地區其中一個最大和最全面的製造工坊。

同時, GIX宣佈本次有八位新的學術聯盟成員加入, 包括: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印度科學理工學院、韓國科學技術院、臺灣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蒙特雷科技大學、以及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此外, 新加入GIX的行業聯盟成員包括:ARM、百度、波音HorizonX以及 T-Mobile。

新成員將共同為GIX學員提供指導, 以及項目、資源支援。

我們知道,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技術創新已經成為驅動企業和整個社會前進的原動力。 正如凱文·凱利在新書《必然》中寫道:“我們處在一個液態的世界, 所有的東西都在不斷地流動, 不斷升級。 ”這種流動和升級, 意味著一種危機感。 如果創新的速度和效率得不到保證, 那麼很容易順流而下, 被時代的潮流衝垮。 如何以正確的節奏走上創新之路, 也是GIX所要追尋的答案。

賦能教育, 微軟更關注創新的實踐性和實效性

多年來, 微軟始終站在全球科技創新的前沿。 客觀地說, 從資訊化時代, 到互聯網時代, 再到未來的數位化時代, 沒有幾家企業能夠做到在每一次的跨越中都屹立不倒,

而微軟的創新活力幫助它做到了這一點。

如今, 微軟希望把這種創新的能力賦予更多的人。 它正在打造與扶持各類科研專案及教育合作, 投入資源和打造平臺, 幫助培養創新人才, 孵化創新項目。 GIX就是一個典型的樣板。 在2015年成立之初, GIX就希望通過營造一個全方位、基於專案實踐的教學模式, 聯合優秀師生與領軍科技企業及非營利機構通過開放合作方式説明學生探索解決可持續發展、移動醫療解決方案等各類世界性難題。

圖注:出席全球創新學院慶典活動嘉賓合影

試問有什麼樣的教育, 是以解決世界性難題為己任, 將世界最前沿的創新項目作為課題的?這就是微軟想要營造的創新節奏:聚焦於教育的基礎層, 並以領先的技術和正確的價值觀作為引導, 形成一個可以自生長的創新生態鏈。

除了GIX之外, 微軟很早已投身于創新賦能教育。 比如, 微軟自2003年就開始推出青年學生科技競賽“創新杯”, 目前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學生科技大賽之一,

已有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超過175萬名學生參與過“創新杯”比賽。

圖注:2017微軟創新杯中國區總決賽頒獎典禮

助力中國, 創新路上多維度發力

賦能教育的本質還是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 最終的目的還是支援科技創新, 進而推動整個社會向創新型社會進行轉型。

這似乎與中國現階段的發展思路不謀而合,從“雙創”的提出,到建設創新型社會的倡議,中國也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和創新的項目,來推動向創新型社會的演進。

那麼,作為一家生產力與平臺公司,和以賦能個人和機構去成就更多為核心價值的公司,微軟始終致力於同中國共創新,成為中國創新路上的合夥人,通過以科技賦能個人、商業和社會,幫助中國重塑生產力、創新力和競爭力,以助力中國創新環境的構建與完善。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說,在過去將近20年裡,微軟亞洲研究院通過一系列面向學生和青年學者的合作專案、學術交流活動、高校科研合作以及課程建設大力支持區域當地語系化人才培養。如今,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全球院友已超過5000名,他們已經成為了各個創新領域的佼佼者,在不同的方面推動著中國科技的進步。

從幫助中國人才和中國企業走向海外來說,今天的競爭是國際的競爭,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不單單需要技術,還需要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注入企業之中。中國的許多新創企業有技術,但缺乏國際人才使得國際化之路步履維艱。微軟助力GIX以及多種形式的創教育,目的就是希望培養具備國際視域的人才為中國企業所用,幫助企業更好走向海外。

同時,創新形成合力也至關重要,微軟與合作夥伴一起,投身到中國的各個城市,讓每個區域都具備因地制宜的創新生態和產業集群的孵化和打造能力,不斷放大“萬眾創新”的勢能。例如,微軟和國開金融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在全國各地建立基於微軟技術平臺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科技創新生態聯盟。加上自身產品的當地語系化創新,如推出面向中國政府機構和關鍵基礎設施國有企業的電腦系統,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展開合作等,也是微軟更進一步實現創新的關鍵。

強強聯合,讓創新之力“1+1>2”

其實,評價今天真正的科技巨人,已經不能完全由營收和財報這些生澀的資料來進行判斷。對於微軟來說,微軟的產品已有了服務全球數以十億計用戶的積累,實現收入的最大化也不再是微軟現階段思考的重點。

眼下微軟的重心一方面是堅守自己的定位,保證對創新持續的投入;同時還應該尋求與合作夥伴的強強聯合,發揮技術、人才、產業鏈等資源的共用優勢,形成創新生態,打造良好的創新大環境。

總的來說,創新是一條無止境的路,走好這條路,不僅要有實現自我突破的價值觀,更需要有推動創新生態成長的態度,而微軟能夠做到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公司成長的驅動力,並輸出這種價值觀,為推動創新型社會的實現表達了自己的價值。

這似乎與中國現階段的發展思路不謀而合,從“雙創”的提出,到建設創新型社會的倡議,中國也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和創新的項目,來推動向創新型社會的演進。

那麼,作為一家生產力與平臺公司,和以賦能個人和機構去成就更多為核心價值的公司,微軟始終致力於同中國共創新,成為中國創新路上的合夥人,通過以科技賦能個人、商業和社會,幫助中國重塑生產力、創新力和競爭力,以助力中國創新環境的構建與完善。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說,在過去將近20年裡,微軟亞洲研究院通過一系列面向學生和青年學者的合作專案、學術交流活動、高校科研合作以及課程建設大力支持區域當地語系化人才培養。如今,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全球院友已超過5000名,他們已經成為了各個創新領域的佼佼者,在不同的方面推動著中國科技的進步。

從幫助中國人才和中國企業走向海外來說,今天的競爭是國際的競爭,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不單單需要技術,還需要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注入企業之中。中國的許多新創企業有技術,但缺乏國際人才使得國際化之路步履維艱。微軟助力GIX以及多種形式的創教育,目的就是希望培養具備國際視域的人才為中國企業所用,幫助企業更好走向海外。

同時,創新形成合力也至關重要,微軟與合作夥伴一起,投身到中國的各個城市,讓每個區域都具備因地制宜的創新生態和產業集群的孵化和打造能力,不斷放大“萬眾創新”的勢能。例如,微軟和國開金融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在全國各地建立基於微軟技術平臺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科技創新生態聯盟。加上自身產品的當地語系化創新,如推出面向中國政府機構和關鍵基礎設施國有企業的電腦系統,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展開合作等,也是微軟更進一步實現創新的關鍵。

強強聯合,讓創新之力“1+1>2”

其實,評價今天真正的科技巨人,已經不能完全由營收和財報這些生澀的資料來進行判斷。對於微軟來說,微軟的產品已有了服務全球數以十億計用戶的積累,實現收入的最大化也不再是微軟現階段思考的重點。

眼下微軟的重心一方面是堅守自己的定位,保證對創新持續的投入;同時還應該尋求與合作夥伴的強強聯合,發揮技術、人才、產業鏈等資源的共用優勢,形成創新生態,打造良好的創新大環境。

總的來說,創新是一條無止境的路,走好這條路,不僅要有實現自我突破的價值觀,更需要有推動創新生態成長的態度,而微軟能夠做到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公司成長的驅動力,並輸出這種價值觀,為推動創新型社會的實現表達了自己的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