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環保高壓政策要繼續!散戶將被淘汰,養殖大戶迎來春天

有人直指:養殖業是農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最大的農業污染源和主要溫室氣體排放來源。

So!養殖業將會成為農業環保改革的重點!

農業君從國務院公佈的規定看, 2017年年底之前要關停、關閉、搬遷全部的養殖場或養殖社區, 有利的淨化水質以及大氣環境, 支援進行規模化改造以及規模化建設。

我國《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也是如此進行要求的, 並且結合《全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來講, 全國範圍內的養殖場進行關閉搬遷勢在必行, 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全面推進污染源治理。

開展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專項行動。 並明確排放不達標企業最後達標時限, 到期不達標的堅決依法關停。

因此, 對於違法或不達標的企業採用2個方式:關停或罰款。

據統計, 2016各級環保部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12.4萬餘份, 罰款66.3億元, 比2015年分別增長28%和56%.

近日, 在回答記者問題時, 環保部部長陳吉甯表示, 下一步,我們希望通過抓幾項工作,繼續保持執法的高壓態勢。 繼續開展環境保護法的實施年活動,堅持問題導向和多方協同,督政和查企並重,嚴懲違法和規範執法並行。

雖然, 2017年, 養殖業政策環境高壓, 但市場環境和經營情況一片大好。 尤其是養殖大戶或者龍頭企業。

比如:溫氏股份發佈2016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 預告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預計盈利103.86-113.19億元, 同期增長:115.57%-134.93%。 其中僅第三季度而言, 盈利預計為33.53-39.21億元。

另據瞭解, 2017年大北農再投20.5億元, 重金進養豬業。

未來養殖大戶面臨5個機會

政策高壓之下, 養殖也散戶將會被政策淘汰, 但對於養殖大戶來說機會永遠大於挑戰。

畢竟, 養殖大戶的符合國家相關政策及發展態勢, 同時, 擁有更多的底牌轉型。 接下來, 我們一起來看下, 養殖大戶將面臨一下5大發展機會。

1、肉類產品成國民消費大需求

我國是肉類生產大國, 同時也是肉類消費大國, 是全球化肉類生產、加工和貿易體系的重要組成。

隨著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 整個肉類產業也在持續增長, 主要表現之一就是肉類產業的現代化進程加快和產業結構調整, 產品升級、科技創新正成為當下肉類企業轉型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可以預測, 在未來10年內, 肉類加工業將進入一個新的穩定成長期, 完成由老成熟行業向新朝陽行業的轉換和過渡。

隨著國民收入水準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轉變也對肉類市場, 統計局資料顯示, 牛羊肉製品占到全部肉製品的比重僅為8.3%, 而在發達國家牛羊肉通常能夠占到肉製品全部生產量的26.4%。 在整個肉類市場方面, 根據農業部預測, 2020年國內肉類食品的消費量是1億噸, 但國內整體生產量僅為9000萬噸, 因此還會出現1000萬噸的缺口。

2、高端養殖成主流

2016年, 網易丁磊的生態豬終於上市了, 價格也賣到10萬元, 而且還供不應求。

隨著我國消費升級, 消費者對肉類產品不在滿足吃到, 而且對營養、安全、多元化等需求強烈。

另外, 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推行, 中高端養殖產品將會成為未來主流。 比如:生態豬、生態雞等等。

3、補貼向養殖大戶傾斜

2017年養殖補貼已經開始申報, 為促進農業優勢產業快速發展,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將會加大補貼力度, 這次補貼方式以補助、補息等方式進行, 重點補貼物件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涉農企業等, 單個項目最大補貼將達到500萬元。

其中, 補貼標準:

1)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社區、重點戶) 補貼政策

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分年出欄500—999頭、1000—1999頭、2000-2999頭和3000頭以上四個檔次予以補助, 中央平均補助金額每個20-80萬不等(雲貴地區300-499頭可以補貼10萬)。有些地區會對生豬規模養殖場戶豬舍標準化改造、糞汙處理以及水、電、路、防疫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實施進行補貼,每個改建、擴建專案單位補助資金規模在50 -100萬元不等。

2)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社區(場)建設項目——畜牧局、發改委

申報條件:存欄奶牛300頭以上

補助標準:

300—499頭80萬元

500—999頭130萬元

1000頭以上170萬元

3)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社區(場)建設專案——畜牧局、發改局

肉羊:300—499頭15萬元;500—699頭25萬元;700—999頭35萬元;1000頭50萬元。

肉牛:100-299頭30萬元;300頭以上50萬元。

4)2017年的養雞補貼也比較大

A、標準化養雞場補貼,申報時間在3月份和8月份,規定是肉雞規模年出欄量10萬隻以上,單個雞舍飼養量子啊5000只以上,符合這個標準的可以領取35萬的補貼,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蛋雞規模在一萬隻以上,可以領取35萬的補貼。

B、關於雞糞污染資源化利用試點補貼,肉雞年出欄量1000萬隻以上可以領取300到1000萬的補貼,申報的時間在九月份和十月份。

從資料上也能看的出來,養雞規模大才能領取補貼,這也符合國家一直扶持的大中型養殖場的導向。

4、飼料價格將會下降

2017年2月份,按照國務院部署要求,為支持玉米購銷市場化改革實施,國家支持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統籌研究出臺飼料加工企業補貼政策,進一步擴大新產玉米就地加工轉化能力。

另據黑龍江省糧食局網站24日披露,省政府決定對省內規模以上飼料加工企業,在規定期限內收購加工省內2016年新產玉米給予補貼,每噸給予300元補貼。

之前吉林、遼寧已出臺類似補貼政策,補貼幅度分別為每噸200元和100元。2月初財政部印發通知,為支持玉米購銷市場化改革實施,國家支持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統籌研究出臺飼料加工企業補貼政策,進一步擴大新產玉米就地加工轉化能力。

有專家認為,在玉米加工補貼和下游養殖業盈利較好的支撐下,飼料企業淨利潤水準將提升。

飼料加工企業獲得補貼之後,同時2017年“糧改飼”進一步推行,飼料產業化增強,飼料價格將會隨之下降,這更有利於種植大戶們的開展規模化養殖。

5、農業保險更有利養殖大戶

眾所周知,養殖業是風險比較高的行業!但,養殖保險需求和基數一直保持較高的態勢。

這幾年,農業保險在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16中央財政提供保費補貼162.1億元,獲得的風險保障是2.1萬億元,是補貼金額的128倍。國家並積極推廣“農業保險+農業信貸”的合作模式,通過這種模式,使一些原來拿不到抵押貸款的種養殖大戶順利獲得了資金支援,對緩解農民朋友的貸款難、貸款貴問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當前,很多農業保險及農村金融產品用於支援中小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得增信融資、並逐步傾斜。

縱覽種種養殖與環保政策,我們發現養殖散戶們的日子將會越來越難過;但養殖大戶們在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將會獲得更多機會與空間。

中央平均補助金額每個20-80萬不等(雲貴地區300-499頭可以補貼10萬)。有些地區會對生豬規模養殖場戶豬舍標準化改造、糞汙處理以及水、電、路、防疫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實施進行補貼,每個改建、擴建專案單位補助資金規模在50 -100萬元不等。

2)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社區(場)建設項目——畜牧局、發改委

申報條件:存欄奶牛300頭以上

補助標準:

300—499頭80萬元

500—999頭130萬元

1000頭以上170萬元

3)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社區(場)建設專案——畜牧局、發改局

肉羊:300—499頭15萬元;500—699頭25萬元;700—999頭35萬元;1000頭50萬元。

肉牛:100-299頭30萬元;300頭以上50萬元。

4)2017年的養雞補貼也比較大

A、標準化養雞場補貼,申報時間在3月份和8月份,規定是肉雞規模年出欄量10萬隻以上,單個雞舍飼養量子啊5000只以上,符合這個標準的可以領取35萬的補貼,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蛋雞規模在一萬隻以上,可以領取35萬的補貼。

B、關於雞糞污染資源化利用試點補貼,肉雞年出欄量1000萬隻以上可以領取300到1000萬的補貼,申報的時間在九月份和十月份。

從資料上也能看的出來,養雞規模大才能領取補貼,這也符合國家一直扶持的大中型養殖場的導向。

4、飼料價格將會下降

2017年2月份,按照國務院部署要求,為支持玉米購銷市場化改革實施,國家支持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統籌研究出臺飼料加工企業補貼政策,進一步擴大新產玉米就地加工轉化能力。

另據黑龍江省糧食局網站24日披露,省政府決定對省內規模以上飼料加工企業,在規定期限內收購加工省內2016年新產玉米給予補貼,每噸給予300元補貼。

之前吉林、遼寧已出臺類似補貼政策,補貼幅度分別為每噸200元和100元。2月初財政部印發通知,為支持玉米購銷市場化改革實施,國家支持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統籌研究出臺飼料加工企業補貼政策,進一步擴大新產玉米就地加工轉化能力。

有專家認為,在玉米加工補貼和下游養殖業盈利較好的支撐下,飼料企業淨利潤水準將提升。

飼料加工企業獲得補貼之後,同時2017年“糧改飼”進一步推行,飼料產業化增強,飼料價格將會隨之下降,這更有利於種植大戶們的開展規模化養殖。

5、農業保險更有利養殖大戶

眾所周知,養殖業是風險比較高的行業!但,養殖保險需求和基數一直保持較高的態勢。

這幾年,農業保險在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16中央財政提供保費補貼162.1億元,獲得的風險保障是2.1萬億元,是補貼金額的128倍。國家並積極推廣“農業保險+農業信貸”的合作模式,通過這種模式,使一些原來拿不到抵押貸款的種養殖大戶順利獲得了資金支援,對緩解農民朋友的貸款難、貸款貴問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當前,很多農業保險及農村金融產品用於支援中小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得增信融資、並逐步傾斜。

縱覽種種養殖與環保政策,我們發現養殖散戶們的日子將會越來越難過;但養殖大戶們在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將會獲得更多機會與空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